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373023)

作品数:9 被引量:29H指数:3
相关作者:刘炳华沈俭一张惠良上官荣昌朱海燕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淮阴师范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防化指挥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理学
  • 2篇化学工程

主题

  • 6篇XRD
  • 5篇吸附量热
  • 5篇量热
  • 3篇微量吸附量热
  • 3篇TPR
  • 2篇制氢
  • 2篇水滑石
  • 2篇酸性
  • 2篇介孔
  • 2篇介孔材料
  • 2篇孔材料
  • 2篇类水滑石
  • 2篇TG-DSC
  • 2篇表面酸性
  • 2篇催化
  • 1篇氧化还原性
  • 1篇氧化物
  • 1篇异丙醇
  • 1篇水蒸气重整
  • 1篇酸催化

机构

  • 9篇南京大学
  • 6篇淮阴师范学院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8篇刘炳华
  • 7篇沈俭一
  • 4篇张惠良
  • 3篇上官荣昌
  • 2篇傅玉川
  • 2篇朱海燕
  • 1篇陈界平
  • 1篇孙清
  • 1篇邢晓玲
  • 1篇韩承辉
  • 1篇薛明伟
  • 1篇刘兰香

传媒

  • 4篇淮阴师范学院...
  • 2篇分子催化
  • 2篇第十三届全国...
  • 1篇无机化学学报
  • 1篇物理化学学报
  • 1篇石油化工

年份

  • 1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7
  • 6篇2006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TiO_2-ZrO_2的表征及其异丙醇催化转化性能被引量:8
2006年
用共沉淀法制备了TiO2-ZrO2复合氧化物.采用N2吸附、XRD、TEM、NH3和CO2吸附量热、NH3吸附红外对TiO2-ZrO2体系的结构及酸碱性等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与单纯的氧化物相比,形成的复合氧化物为无定形物相,有介孔结构,表面积明显提高,可达218m2·g-1;初始吸附热差别不大,但具有更多的表面B酸位;随着TiO2掺入量的增大,复合氧化物表面碱位减少.异丙醇催化转化,在无氧条件下,ZrO2、TiO2和TiO2-ZrO2复合氧化物上丙烯的选择性大于90%,说明这些氧化物具有强的表面酸性;在有氧条件下,ZrO2和TiO2丙酮的选择性达到70%~85%,主要体现为氧化还原性;而在复合氧化物上丙烯选择性增大到70%左右,丙酮的选择性下降为30%左右,表明生成的复合氧化物表面上的氧化还原性削弱,酸性增强.
韩承辉刘炳华张惠良沈俭一
关键词:TIO2-ZRO2表面酸碱性氧化还原性
掺杂铜锌铝介孔材料的合成、表征及其在甲醇重整制氢中的应用
2007年
分别以正硅酸乙酯(TEOS)和Na2SiO3为硅源,室温合成了Cu∶Zn∶Al∶Si摩尔比为6∶3∶5∶100的类MCM-41催化剂,以XRD、N2吸附、氨吸附量热及异丙醇脱水/脱氢反应等表征了催化剂的性质.结果表明,两种催化剂均具有较好的介孔结构,以Na2SiO3为硅源的催化剂具有较强的酸性.甲醇水蒸气重整反应表明,以TEOS为硅源的催化剂对甲醇转化率和H2选择性均高于以Na2SiO3为硅源的催化剂.
朱海燕刘炳华傅玉川
关键词:XRD吸附量热甲醇水蒸气重整制氢
Cu-MCM-41介孔分子筛中不同价态铜上的吸附性能研究被引量:10
2006年
合成了不同铜含量的Cu-MCM-41,高温还原后仍具有良好的介孔结构。孔壁中的铜容易被H2还原为Cu(0)。通过在氦气流中加热,可以导致孔壁中的Cu!还原为Cu"。MCM-41中不同价态的铜具有不同的吸附性能:Cu(0)强烈吸附O2,吸附热高达427kJ·mol-1;Cu"在室温下几乎不吸附O2,表明Cu"在室温下较稳定;而Cu"在对CO与C2H4的吸附中,除了CO的吸附热与Cu(0)的相近外,所生成的吸附热与吸附量均较高。红外光谱也表明,Cu"比Cu(0)更容易吸附CO与C2H4。C2H4仅仅以π-键键合在Cu(0)表面,而在Cu"表面上却是以di-σ和π-键键合,由于di-σ键较强,使得C2H4在Cu"上具有较高的吸附热。
朱海燕刘炳华张惠良沈俭一
关键词:介孔材料CO吸附吸附量热红外光谱
Ni-Cu-Mg-Al-Cr五元类水滑石的合成与表征被引量:1
2007年
采用共沉淀法合成了含Ni、Cu、Mg、Al、Cr五种元素不同量的4个样品,采用TG-DSC和XRD测试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除Ni/Cu/2Mg/Al/Cr外,含Cu、Ni、Cr较少的0.5Ni/0.5Cu/3Mg/2Al、0.5Ni/0.5Cu/3Mg/1.5Al/0.5Cr和0.5Ni/0.5Cu/3Mg/Al/Cr的3个样品均为类水滑石(HTLcs).
刘炳华上官荣昌
关键词:XRDTG-DSC
Co-Cu/SiO2催化剂的表征被引量:1
2009年
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Co-Cu/SiO2系列的担载型催化剂,采用SBET、TPR、XRD、O2滴定等技术对该催化剂进行了研究,并考察了催化剂在F-T合成反应中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样品的SBET较大,Co和Cu组分均很好分散;Cu2+的加入使得Co更易于被氢气还原,Co是经由Co3+→Co2+→Co0的还原过程,Cu的还原为Cu2+→Cu0;Cu2+的引入使得样品中钴的还原度增大,对F-T合成的催化性能有了一定的改善.
刘炳华上官荣昌沈俭一
关键词:TPRXRDF-T合成
Co/SiO_2催化剂的表征和吸附量热研究被引量:3
2006年
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Co/S iO2系列的担载型催化剂,采用SBET、TPR、XRD、O2滴定及室温H2、O2、CO和C2H4微量吸附量热等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Co很好分散,S iO2的含量越高,样品的SBET越大;Co是经由Co3+→Co2+→Co0的还原过程;Co/S iO2系列催化剂上,CO、H2、O2和C2H4的初始吸附热数值均比较接近、饱和覆盖度以50Co/50S iO2最高,O2为多层吸附而H2、CO和C2H4为单层吸附,CO为线式吸附并发生歧化反应生成了C和CO2,C2H4吸附解离生成了H2、乙川(C2H3)和C2H6.
刘炳华陈界平张惠良沈俭一
关键词:微量吸附量热TPRXRD
V-Zr-O复合氧化物的表面酸性与氧化-还原性及甲苯选择氧化反应性能的研究
<正>苯甲醛、苯甲酸和苯甲醇是医药、染料、香料等生产中的重要原料,可以采用甲苯液相氧化法生产,甲苯气相选择氧化法具有一定的优越性,钒基复合氧化物体系表现出良好的催化性能。ZrO2 担载V2O5的研究已有报道,但是有关锆、...
戈加震薛明伟张惠良沈俭一
关键词:TPRXRD微量吸附量热
文献传递
氨微量吸附量热和异丙醇探针反应研究碳纤维的磺化
2008年
有关碳纤维的研究和应用研究是近年来材料科学的热点领域之一.通过对碳纤维磺化,运用氨吸附量热技术和异丙醇探针催化反应进行表征,寻求合适的反应条件,同时探讨适宜的对碳纤维表面进行磺化的方法.
刘炳华上官荣昌
关键词:碳纤维磺化
碳纳米纤维表面酸性修饰及其在甲缩醛重整制氢中的应用
<正>通过液体含碳化合物催化重整制氢,是为移动燃料电池装置提供氢源的较好选择。其中尤以甲醇催化重整制氢最为成熟,但甲醇的毒性不容忽视。本文报道一种环境友好的化合物:甲缩醛(DMM) 的水蒸气催化重整反应,发现在含有酸性催...
傅玉川洪涛沈俭一
关键词:甲缩醛重整制氢碳纳米纤维表面酸性
文献传递
Co-Cu-Mg-Al四元类水滑石的合成与表征被引量:3
2006年
以共沉淀法合成了1.5Co/0.5Cu/Al,1.25Co/0.25Cu/0.5Mg/Al,Co/0.5Cu/0.5Mg/Al和Co/Cu/Al等样品,采用TG-DSC和XRD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1.5Co/0.5Cu/Al,1.25Co/0.25Cu/0.5Mg/Al和Co/0.5Cu/0.5Mg/Al样品都形成类水滑石(HTLcs),而Co/Cu/Al样品因Jahn-Teller效应未能形成HTLcs.
刘炳华
关键词:XRDTG-DSC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