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苏省重点医学人才基金(RC2007115)

作品数:19 被引量:114H指数:6
相关作者:夏正坤高远赋樊忠民何旭李静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南京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重点医学人才基金南京军区医药卫生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肾病
  • 7篇儿童
  • 6篇肾病综合征
  • 6篇综合征
  • 4篇细胞
  • 4篇静脉
  • 4篇并发
  • 3篇蛋白
  • 3篇肾小管
  • 3篇肾炎
  • 3篇他克莫司
  • 3篇小管
  • 3篇颅内
  • 3篇颅内静脉
  • 3篇颅内静脉窦
  • 3篇颅内静脉窦血...
  • 3篇内静脉
  • 3篇静脉窦
  • 3篇静脉窦血栓
  • 3篇狼疮

机构

  • 12篇南京军区南京...
  • 8篇南京大学

作者

  • 17篇夏正坤
  • 7篇樊忠民
  • 7篇高远赋
  • 6篇何旭
  • 5篇李静
  • 4篇蔡晓懿
  • 4篇高春林
  • 3篇任献国
  • 3篇黄倩
  • 3篇史卓
  • 3篇刘光陵
  • 2篇张莹
  • 2篇刘梦原
  • 2篇茅松
  • 1篇傅元凤
  • 1篇刘梦圆
  • 1篇徐敏
  • 1篇顾圆圆
  • 1篇伏洁
  • 1篇张青

传媒

  • 4篇国际儿科学杂...
  • 3篇临床儿科杂志
  • 3篇医学研究生学...
  • 2篇中华肾脏病杂...
  • 2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中华儿科杂志
  • 1篇肾脏病与透析...
  • 1篇实用儿科临床...
  • 1篇现代医学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年份

  • 11篇2012
  • 4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儿童IgA肾病的治疗策略
2012年
在我国,IgA肾病(IgAN)发病率占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之首,并以青少年居多,病情呈进展性发展,约20%的患儿最终发展为终末期肾病。但目前IgAN的发病机制不清楚,临床表现多样化,病情轻重不一,治疗方案也不统一,主要以保护肾功能与延缓肾衰竭为治疗目标。现对儿童IgAN的治疗进行总结,为我国儿科肾脏病医师诊治IgAN提供参考。
夏正坤蔡晓懿
关键词:IGA肾病儿童
利妥昔单抗治疗儿童硬化性肾炎一例被引量:1
2010年
儿童难治性肾病使用经典的治疗方法如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效果不理想或无效的患者,可考虑B细胞清除治疗(B cell depletion therapy,BCDT)我们应用利妥昔单抗治疗儿童硬化性肾炎1例,报告如下。
夏正坤茅松何旭刘光陵高远赋樊忠民任献国史卓黄倩
关键词:单抗治疗硬化性利妥昔肾炎难治性肾病
他克莫司对清蛋白超载的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蛋白尿不仅是难治性肾病重要的临床表现,其主要成分清蛋白是引起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的重要原因。文中探讨他克莫司(tacrolimus,FK506)对去脂牛血清清蛋白(denatured bovine serum albumin,d-BSA)超载的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normal rat kidney cell line,NRK-52E)凋亡率的影响。方法将不同浓度FK506于不同时间作用于d-BSA超载的NRK-52E细胞,用流式细胞术检测NRK-52E细胞凋亡率的情况。结果①与对照组相比,终质量浓度为1 mg/ml的d-BSA对NRK-52E细胞无明显促进凋亡作用,且与d-BSA孵育时间无明显关系(P>0.05);终质量浓度为5、10、20、50 mg/ml d-BSA干预NRK-52E细胞24 h可上调NRK-52E细胞的凋亡率,凋亡率随着d-BSA浓度的增加呈上升期趋势(P<0.05)。②终质量浓度为0.1 ng/ml的FK506预处理NRK-52E细胞4 h后与不同浓度d-BSA共孵育引起的细胞凋亡率与对照组无异,且与共孵育时间无明显关系(P>0.05)。终质量浓度为1、10、20 ng/ml的FK506预处理4 h后与20 mg/ml d-BSA共孵育6 h,具有降低细胞凋亡率的作用,并呈现与FK506浓度与孵育时间的依赖关系(P<0.01)。结论 d-BSA超载NRK-52E细胞可以促进细胞凋亡;FK506具有抑制d-BSA促凋亡的作用。
李静夏正坤高远赋樊忠民刘梦原高春林何旭史卓
关键词:FK506NRK-52E
咪唑立宾在肾脏疾病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2年
咪唑立宾是一种免疫抑制剂,它作用于细胞合成过程中,选择性抑制淋巴细胞增殖,发挥免疫抑制作用。它在。肾移植后的抗排斥反应,减缓狼疮性肾炎病理加重,减少IgA肾病的蛋白尿及肾小球硬化风险,减少激素依赖型。肾病综合征蛋白尿及复发频次,降低过敏性紫癜性肾炎蛋白尿水平等方面均取得一定的疗效,且安全性较高,不良反应较少,但由于循证依据不多,仍需多中心大样本的观察。
黄倩夏正坤
关键词:咪唑立宾肾移植狼疮性肾炎IGA肾病肾病综合征
肾病综合征并发颅内静脉窦血栓五例被引量:10
2010年
目的 探讨肾病综合征患儿并发颅内静脉窦血栓的诊断,及应用尿激酶与低分子肝素等联合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尿激酶与低分子肝素等联合治疗.(1)尿激酶:初剂量2000~4000 U/(kg·d),首剂冲击量20 000~40 000 U在15~30 min内滴完,而后将余量用输液泵均匀地泵入,第2天起2000 U/(kg·d)用输液泵均匀地泵入,1个疗程3~7 d.治疗期间每周测定3次凝血酶时间(TT)、激活的部分凝血致活酶时间(APTT),应控制TT和APTT应小于2倍延长的范围内,特别注意有无出血情况.(2)低分子肝素:每次100~120 AXaIU/kg,每天1~2次,腹部皮下注射,2周1疗程.(3)抗血小板凝聚药物:长期口服双嘧达莫3~5 mg/(kg·d),每天2~3次,疗程3个月.结果 5例肾病综合征并发颅内静脉窦血栓,经过尿激酶、低分子肝素与双嘧达莫等联合治疗,1个月后患儿临床症状均消失;复查血浆黏度1个月恢复正常,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血浆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1~2个月后恢复至正常,头颅CT或MRI检查1~3个月后静脉血栓消失,示颅内静脉窦血栓完全再通;随访无复发病例.结论 早期应用尿激酶抗纤溶、低分子肝紊抗凝及抗血小板凝聚药物综合治疗,其溶栓疗效较好.对儿童肾病综合征并发颅内静脉窦血栓的早期诊断与防治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夏正坤何旭樊忠民刘光陵高远赋伏洁任献国茅松黄倩
关键词:肾病综合征静脉血栓形成尿纤溶酶原激活物儿童
利妥昔单抗在儿童硬化性肾炎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研究利妥昔单抗在儿童硬化性肾炎中的临床应用及意义。方法 1例硬化性肾炎患儿,使用利妥昔单抗前检查CD19、CD20、CD3、CD4、CD8、免疫球蛋白定量、补体、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指标,用药前半小时静脉推注非那根0.5~1 mg/kg,用药前5~10 min静脉推注地塞米松0.1~0.3 mg/kg;利妥昔单抗375 mg/m2稀释于5%葡萄糖溶液300 ml,静脉滴注。1个月后第2次应用,共2次。结果利妥昔单抗第1次静脉滴注后2周眼睑浮肿与双下肢浮肿减轻,1个月检查尿蛋白减少[尿蛋白2+,24 h尿蛋白定量0.68 g/L,尿NAG酶17.2 U/(g.cr)],血清白蛋白增加,血白细胞与肝肾功能无影响;第2次静脉滴注后1周眼睑浮肿与双下肢浮肿消失;3个月复查尿蛋白明显减少[尿蛋白1+,24 h尿蛋白定量0.32 g/L,尿NAG酶13.4 U/(g.cr)],血清白蛋白(35.2 g/L)、胆固醇(5.4 mmol/L)均恢复到正常,Th减少(CD4+CD3+25.0%),B淋巴细胞减少(CD8+CD3+36.0%,Th∶Ts 0.69;CD19+6个/μl,CD19+Gate 0.3%,CD20+6个/μl,CD20+Gate 0.3%),血白细胞与肝肾功能无影响。无任何不良反应。结论硬化性肾炎患儿经利妥昔单抗治疗后临床症状与体征减轻,B细胞数减少,Th细胞降低。利妥昔单抗对硬化性肾小球炎无理想治疗效果的患者提供一个新的方法。
夏正坤茅松何旭刘光陵高远赋樊忠民任献国史卓黄倩
关键词:利妥昔单抗儿童
血清微小RNA:一种新型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被引量:5
2012年
微小RNA(MicroRNA,miRNA)是一种约21—25个核苷酸小分子单链RNA,与靶基因的mRNA的3’非编码区域结合,在转录后水平调节靶基因的表达,几乎参与一切重要生命活动和多数疾病的发病过程。miRNA研究有助于揭示疾病发生发展的可能机制,目前发现miRNA不仅存在于细胞内,也存在于血液及其他体液中,如尿液、泪液、精液、羊水等,而这些分泌性miRNA已经成为一种新型的生物标志和疾病可能的治疗靶标,其中血清miRNA的研究尤其进展迅速。该文对目前有关血清miRNA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蔡晓懿夏正坤高春林
霉酚酸酯与间断性环磷酰胺静脉冲击疗法治疗弥漫增生型狼疮性肾炎的Meta分析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评价霉酚酸酯(MMF)与间断性环磷酰胺(CTX)静脉冲击疗法治疗弥漫增生型狼疮性肾炎(DPLN)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检索PubMed、MEDLINE和中国期刊网等数据库,收集MMF与间断性CTX静脉冲击疗法治疗DPLN的随机对照试验14篇。使用RevMan5.0软件分析评价临床总缓解率、复发率、病死率、疱疹的情况。结果患者临床总缓解率,MMF较间断性CTX静脉冲击疗法高(P〈0.05)。而复发率、病死率、疱疹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MF治疗DPLN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较间断性CTX静脉冲击疗法为优。
李静夏正坤高远赋樊忠民高春林任献国
关键词:霉酚酸酯环磷酰胺弥漫增生型狼疮性肾炎META分析
肾病综合征并发颅内静脉窦血栓的护理效果观察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应用尿激酶与低分子肝素等联合治疗肾病综合征患儿并发颅内静脉窦血栓后的护理效果。方法采用尿激酶与低分子肝素等联合治疗,观察血压、神志、尿量、肢体色泽、温度及有无皮下出血情况。结果观察发现肾病综合者患儿在激素治疗的过程中易合并高凝状态,肾病综合征的高凝状态是静脉血栓形成的基础,临床上一旦患儿血压升高并发头痛、头昏、嗜睡、呕吐等症状时,应尽早进行头颅CT或MRI检查以便了解有无头颅静脉血栓,并常规运用尿激酶与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结论早期应用尿激酶抗纤溶、低分子肝素抗凝及抗血小板凝聚药物综合治疗,其溶栓疗效较好。本文对儿童肾病综合征并发颅内静脉窦血栓的早期护理观察具有推广价值。
徐敏夏正坤王慧贾丽丽吴婷婷胡蝶杨红萍杨波滕彦张青
关键词:肾病综合征静脉窦血栓尿激酶
正确认识儿童系统性血管炎被引量:3
2012年
儿童系统性血管炎是一组以血管炎为共同病理变化、多器官受累为主的疾病,广泛累及多系统大、中、小血管。文章就儿童系统性血管炎分类、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以及分期治疗进行详述,同时介绍丙基硫氧嘧啶(PTU)相关性血管炎,提高临床医师对此类疾病的认识。
夏正坤樊忠民高远赋
关键词:血管炎发病机制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儿童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