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辽宁省科学技术基金(20022104)

作品数:6 被引量:52H指数:5
相关作者:贾传荧吴兆麟刘德新刘天庆程昉更多>>
相关机构:大连海事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牛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科学技术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生物学

主题

  • 6篇避碰
  • 6篇船舶
  • 6篇船舶避碰
  • 3篇智能避碰
  • 3篇船舶智能避碰
  • 2篇专家系统
  • 2篇决策系统
  • 2篇控制系统
  • 1篇多目标
  • 1篇元胞
  • 1篇元胞自动机
  • 1篇智能决策系统
  • 1篇神经干
  • 1篇神经干细胞
  • 1篇神经球
  • 1篇生物反应
  • 1篇生物反应器
  • 1篇自动机
  • 1篇总体结构
  • 1篇最近会遇距离

机构

  • 6篇大连海事大学
  • 1篇大连理工大学
  • 1篇牛津大学

作者

  • 6篇刘德新
  • 5篇吴兆麟
  • 5篇贾传荧
  • 1篇葛丹
  • 1篇崔占峰
  • 1篇张吉平
  • 1篇李香琴
  • 1篇马学虎
  • 1篇王凤武
  • 1篇程昉
  • 1篇刘天庆

传媒

  • 4篇大连海事大学...
  • 1篇生物医学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年份

  • 1篇2006
  • 2篇2005
  • 3篇2004
  • 1篇200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船舶智能避碰决策系统中会遇局面决策模型
会遇形势(encounter situations)是确定所适用的规则条文进而确定避让责任和应采取的避让行动的重要依据之一,也是船舶智能避碰决策与控制系统的组成部分。此文综合分析国内外现有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提出了更适合船...
刘德新张吉平王凤武
关键词:船舶避碰
文献传递
目标船运动参数及d_(CPA)、t_(CPA)决策模型被引量:9
2004年
介绍了根据目标船方位和距离变化信息或本船与目标船航向和航速信息确定目标船相对运动速度和方向的决策模型,目标船航向和航速决策模型,目标船初始dCPA和tCPA决策模型,本船转向后dCPA和tCPA决策模型,目标船转向后dCPA和tCPA决策模型及目标船方位和距离变化的决策模型,并给出了相应的计算实例.所给出的不同情况下的dCPA决策模型,不仅能确定两船的最小会遇距离,还可直接根据其符号判断相对运动关系(过船首或船尾).本船或目标船转向后的dCPA、tCPA决策模型,不受初始dCPA等于0的限制,可适用于任何会遇情况,是船舶智能避碰决策与控制系统中转向避碰决策子系统和复航决策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刘德新吴兆麟贾传荧
关键词:船舶避碰最近会遇距离
船舶智能避碰决策与控制系统研究综述被引量:13
2003年
在分析总结国内外船舶智能避碰决策与控制系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该系统中总体结构模型、船舶会遇形势的划分、碰撞危险度决策、避让时机决策、AIS系统在该系统中的运用、不同船舶间的协调避让和来船动态对避碰决策的影响等关键问题的研究思路和设想,明确了今后进一步完善船舶智能避碰决策与控制系统的研究方向.
刘德新吴兆麟贾传荧
关键词:船舶避碰智能决策系统控制系统专家系统航行安全
最小安全会遇距离决策模型被引量:10
2005年
概述了最小安全会遇距离的研究现状.系统分析了会遇形势、能见度、会遇双方船长、船速比、两船间距离和本船避让责任对最小安全会遇距离的影响,提出相应的决策模型.该模型的决策结果,不仅更加符合航海实际情况,同时也可有效地减少碰撞危险决策中的不确定性.
刘德新吴兆麟贾传荧
关键词:船舶避碰
多层次多目标重点避让船模糊优选模型被引量:12
2005年
为解决船舶避碰自动化领域的多船智能避碰决策问题,建立了多层次多目标重点避让船模糊优选模型。分析了碰撞危险度和避让难易程度对重点避让船决策的影响,通过划分相互关联的有序层次结构使问题条理化,利用多目标模糊优选理论,建立了相应的模糊优选模型,以低层次的输出作为高层次的输入,对每一层次的单元系统进行优化计算,利用相对优属度向量进行排序,确定重点避让船。模拟计算了一艘船同时和7艘目标船相遇时重点避让船相对优属度向量,按相对优属度越大排序越前的原则确定目标船3为重点避让船,决策结果正确,该模型可行。
刘德新吴兆麟贾传荧
关键词:交通安全船舶避碰多目标
神经干细胞球在生物反应器内培养的模拟计算
2006年
采用元胞自动机技术建立的模拟神经球生长的动态模型,结合反应器中培养的神经球内部养分的扩散传递模型,求解了神经干细胞球内出现坏死细胞核的临界神经球尺寸和坏死细胞核的扩大规律,以及反应器内养分浓度的变化情况。计算结果表明,坏死细胞核的出现与体外培养条件有一定关系:神经球培养密度、培养基养分浓度和培养基与神经球之间的传质情况等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但是坏死细胞核的出现主要取决于神经球的尺寸,过大的神经球内必定会出现坏死细胞核,即使在生物反应器中良好的外部培养条件下也不可能抑制它的出现。此外,神经球内由于氧缺乏而形成的坏死细胞核的出现要早于由于葡萄糖缺乏时的情况,并且坏死细胞核一旦出现,其增长速度就非常快,有可能很快使整个神经球成为坏死细胞球。本文所建立的元胞自动机(C e llu larau tom ata,CA)模型及各种生物反应器培养条件下神经球内的传质模型可以很好的模拟神经球的生长过程。
刘天庆葛丹程昉李香琴孙相马学虎崔占峰
关键词:神经干细胞生物反应器元胞自动机神经球
船舶智能避碰决策与控制系统总体结构被引量:16
2004年
针对目前国内外有关专家在船舶智能避碰决策与控制系统的整体设计和某些局部决策模型方面还没有达成相对统一的共识,距实际应用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的情况,分析总结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和不足,提出了更符合船舶驾驶员思维习惯的系统总体结构模型的设想,并给出了主要子系统的决策流程图.该系统结构有利于将专家系统、智能控制、模糊决策和神经网络等技术综合运用在避碰决策的各个过程中,从而在根本上解决现有研究成果中知识库的"瓶颈"问题.
吴兆麟刘德新贾传荧
关键词:船舶避碰控制系统总体结构专家系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