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12AA101105)

作品数:66 被引量:279H指数:9
相关作者:牛吉山李巧云李洪连袁虹霞邢小萍更多>>
相关机构:周口市农业科学院河南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6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6篇农业科学
  • 8篇生物学

主题

  • 53篇小麦
  • 17篇基因
  • 15篇小麦品种
  • 12篇抗性
  • 9篇普通小麦
  • 8篇性状
  • 8篇育种
  • 8篇高产
  • 8篇大麦
  • 7篇栽培
  • 7篇分子标记
  • 6篇线虫
  • 5篇种质
  • 5篇孢囊
  • 5篇孢囊线虫
  • 5篇禾谷
  • 5篇禾谷孢囊线虫
  • 5篇赤霉
  • 4篇选育
  • 4篇栽培技术

机构

  • 17篇河南农业大学
  • 17篇周口市农业科...
  • 11篇中国农业科学...
  • 6篇四川省农业科...
  • 5篇西北农林科技...
  • 5篇商丘市农林科...
  • 4篇周口师范学院
  • 4篇扬州大学
  • 4篇中国农业科学...
  • 4篇国际玉米小麦...
  • 3篇南京农业大学
  • 3篇山东省农业科...
  • 2篇浙江省农业科...
  • 2篇云南农业大学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安徽省农业科...
  • 1篇河北农业大学
  • 1篇甘肃省农业科...
  • 1篇江苏里下河地...
  • 1篇宁夏大学

作者

  • 8篇牛吉山
  • 7篇李洪连
  • 7篇李巧云
  • 5篇邢小萍
  • 5篇郑建敏
  • 5篇代君丽
  • 5篇袁虹霞
  • 4篇吕超
  • 4篇阎俊
  • 4篇张增艳
  • 4篇许如根
  • 4篇张新忠
  • 4篇郭宝健
  • 4篇伍玲
  • 4篇何中虎
  • 4篇李式昭
  • 4篇蒲宗君
  • 3篇朱华忠
  • 3篇刘爱峰
  • 3篇宋健民

传媒

  • 12篇麦类作物学报
  • 9篇作物学报
  • 6篇河南农业科学
  • 4篇作物杂志
  • 4篇植物遗传资源...
  • 3篇山东农业科学
  • 3篇河南农业大学...
  • 3篇西北植物学报
  • 3篇中国种业
  • 3篇分子植物育种
  • 3篇大麦与谷类科...
  • 2篇植物保护学报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核农学报
  • 2篇Journa...
  • 1篇农业科技通讯
  • 1篇河南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中国科技成果
  • 1篇The Cr...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7
  • 5篇2016
  • 21篇2015
  • 21篇2014
  • 17篇2013
  • 5篇2012
6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1BL/1RS易位对小麦贮藏蛋白组分含量和面团流变学特性的影响被引量:5
2015年
利用1BL/1RS易位系后代研究1BL/1RS易位对贮藏蛋白组分含量和面团流变学特性的影响有助于指导小麦品质改良工作。选用师栾02-1/周麦16组合14份F6品系,于2012—2013年度分别种植在河南安阳和焦作,采用反相超高效液相色谱(RP-UPLC)和凝胶排阻超高效液相色谱(SE-UPLC)方法分析贮藏蛋白组分含量,并研究它们与面团流变学特性的关系。结果表明,拉伸仪延展性和最大抗延阻力、不溶性谷蛋白聚合体含量和谷蛋白、醇溶蛋白等贮藏蛋白组分含量及其比例均受1BL/1RS易位有无类别和类内品系效应的显著影响,以类内品系效应较大;拉伸仪拉伸面积、谷蛋白含量及醇溶蛋白与谷蛋白含量比值的类内品系效应显著且较大。易位系和非易位系的贮藏蛋白组分含量和面团流变学特性的相关系数达显著水平,在易位系中,不溶性谷蛋白聚合体含量和拉伸面积(r=0.92,P<0.001)、延展性(r=0.92,P<0.001)、最大抗延阻力(r=0.80,P<0.01)呈显著正相关,面团流变学特性较好的品系不溶性谷蛋白聚合体含量均较高;在非易位系中,醇溶蛋白与谷蛋白含量比值和拉伸面积(r=?0.91,P<0.001)、最大抗延阻力(r=?0.88,P<0.001)呈显著负相关,面团流变学特性较好的品系醇溶蛋白与谷蛋白含量比值均较低。上述信息对以不溶性谷蛋白聚合体含量和醇溶蛋白与谷蛋白含量比值为指标改良1BL/1RS易位系的面筋品质有重要意义。
赵德辉阎俊黄玉莲夏先春张艳田宇兵何中虎张勇
关键词:普通小麦面团流变学特性
小麦dms突变体株高与赤霉素代谢的关系被引量:1
2016年
为探究小麦dms突变体矮化的原因,用HPLC测定了大田植株发育过程中dms突变体矮株(D)、中等株(M)、高株(T)的茎秆赤霉素含量的变化;测量了喷施赤霉素后大田dms突变体株高的变化,并通过测量赤霉素处理后dms突变体幼苗胚芽鞘和第1叶长的长度变化,研究了dms突变体对赤霉素的敏感性。结果显示,D、M、T株对赤霉素的敏感时期和敏感浓度不同,总体来讲,T株敏感性最大,M株和D株次之;周麦18和T株幼苗的第1叶长度在200μmol/L赤霉素处理下显著增加,M株的第1叶长对赤霉素响应不显著,周麦18幼苗的胚芽鞘长度在100μmol/L赤霉素处理下显著增加,而T株和M株的胚芽鞘长度在各浓度赤霉素处理下均与空白对照无显著差异,D株在相同培养条件下生长迟缓,多数种子腐烂或出现胚芽鞘畸形,证明其对赤霉素敏感性差或者不敏感;在不同的生长时期,dms突变体D、M、T株的内源赤霉素含量都有很大变化,结合大田试验发现,D株在内源赤霉素含量最低的时期对外源赤霉素敏感,在内源赤霉素含量较高的时期对外源赤霉素不敏感,不能简单界定D株属于赤霉素缺陷型突变体或赤霉素不敏感型突变体。
于东艳朱欣欣李巧云姜玉梅牛吉山
关键词:小麦矮秆赤霉素
高产矮秆抗倒广适小麦新品种中麦895的选育及栽培要点被引量:6
2013年
中麦895系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和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合作选育的高产、抗病、广适性小麦新品种,其主要特点是:产量高、穗数多、子粒大、适应性广,株高矮、较抗倒伏,后期灌浆速度快、叶功能持续时间长,子粒外观商品性好,适宜在黄淮南片的河南省中北部、江苏和安徽省北部、陕西省关中高水肥条件下种植。
何中虎阎俊张勇
关键词:小麦高产矮秆选育栽培技术
河南省小麦主推品种对2种禾谷孢囊线虫的抗性及其评价方法被引量:11
2014年
通过室内人工接种和田间自然病圃鉴定,以单株白雌虫数法、相对抗病指数法和繁殖系数法评价河南省47个主推的小麦品种对燕麦孢囊线虫Heterodera avenae荥阳群体和菲利普孢囊线虫H.filipjevi许昌群体的抗性。室内人工接种条件下,依据单株白雌虫数评价,所有小麦品种对两种孢囊线虫均表现感病或高度感病;但依据相对抗病指数评价,有4个品种(太空6号、新麦11、中育6号和新麦18)对H.avenae表现抗病,其余品种表现中度以上感病。田间病圃鉴定条件下,依据单株白雌虫数评价,太空6号和新麦18对H.avenae表现高抗,中育6号、新麦11等10个品种表现中抗,其余品种均表现为感病或高感;中育6号和太空6号对H.filipjevi表现高抗,偃展4110、濮麦9号和豫农201表现中抗,其余品种均表现感病。依据相对抗病指数评价,太空6号对H.avenae表现高抗,新麦18、中育6号和新麦11表现抗病;中育6号、太空6号对H.filipjevi表现高抗,偃展4110、濮麦9号、豫农201、豫农949表现抗病。依据繁殖系数Pf/Pi评价,太空6号、新麦11、中育6号和新麦18对H.avenae表现抗病,太空6号、中育6号、濮麦9号和濮优938对H.filipjevi表现抗病,其余品种表现感病。3种方法的抗性评价结果不完全相同,相对抗病指数法与单株白雌虫数法的评价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有一致性,可部分克服因感病程度悬殊而导致评价不一致的问题,因而可作为小麦品种抗禾谷孢囊线虫新的鉴定方法。
邢小萍袁虹霞孙君伟张洁孙炳剑李洪连
关键词:禾谷孢囊线虫
全粉SDS沉淀值评价小麦育种高代材料品质的研究被引量:6
2014年
对147个小麦高代育种材料的全粉SDS沉淀值及其与面团揉混特性参数和Zeleny沉淀值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SDS沉淀值与形成时间和峰值宽度均为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5和0.46,与衰落角为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62;SDS沉淀值与Zeleny沉淀值为显著的正相关,相关系数达0.77。这说明全粉SDS沉淀值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面团的耐揉性和弹性,且与Zeleny沉淀值反映的蛋白质特性在很大程度上是一致的。因此,全粉SDS沉淀值可以作为面粉品质快速评价的指标,特别是在种子量较少的小麦育种筛选世代。
刘爱峰程敦公李豪圣曹新有宋健民赵振东刘建军
关键词:SDS沉淀值小麦育种
河南省周口小麦遗传育种现状及发展趋势被引量:9
2015年
为了给小麦遗传育种工作提供理论和经验借鉴,总结了周口市农业科学院小麦育种团队2010年以来的科研成果及育种经验:(1)育成了11个小麦新品种(系),其中3个通过国家审定,3个通过河南省审定,4个正在参加国家和省级试验。育成的新品种(系)平均产量8 073.0 kg/hm2,较对照周麦18号增产6.80%,最高产量潜力12 000 kg/hm2;平均株高75.4 cm,抗倒性较好,抗寒,抗条锈、叶锈病和白粉病,感纹枯病和赤霉病,落黄好;63.6%的新品种(系)携带高分子麦谷蛋白亚基1、7+8,平均蛋白质含量15.46%,湿面筋含量32.4%,沉降值47.2 m L,稳定时间10.0 min,多酚氧化酶(PPO)活性降低,周麦系列品种的品质得以明显改善。(2)采取常规育种+有限回交+分子标记+品质和抗病性鉴定+就地加代技术,把高产矮秆周麦育种材料与国内外优异的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7Ag·7DL易位系、7OE优质亚基、对条锈病和白粉病表现慢病性的小麦材料进行杂交组配,创制出在产量、品质、抗性等方面有所突破的优异种质资源10份。并针对周麦系列品种目前存在的遗传基础狭窄、感纹枯和赤霉病、资源高效利用研究薄弱等问题,提出周麦系列育种工作重点应在创制新种质的基础上,通过完善常规育种+分子标记+品质测定+就地加代技术+DH技术+抗病性鉴定等育种体系,选育出高产、稳产、广适、抗倒、抗寒、抗病、耐旱、优质、适合机械化收获的小麦新品种,为中原经济区建设和国家粮食安全提供品种支撑。
殷贵鸿韩玉林黄峰唐建卫王丽娜高艳于海飞李楠楠张倩邹少奎杨光宇李新平
关键词:育种
啤酒大麦品种扬农啤8号的高产性与稳产性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为加快啤酒大麦新品种扬农啤8号的示范推广,本文以扬农啤8号2年江苏大麦区试和1年江苏大麦生产试验资料为依据,对扬农啤8号主要性状与对照91单2的差异、不同年份主要性状不同参试点的平均数及变异、增产幅度及增产比率、高产潜力及高产产量要素的构成进行了分析,明确扬农啤8号产量在6750~7500 kg/hm2之间的产量结构为:穗数825万/hm2左右、每穗实粒数在23粒左右、千粒重在45 g左右.
张新忠吕超许如根郭宝健鞠军华于新民苏建权
关键词:啤酒大麦高产稳产
EMS诱导国麦301小麦突变体库的建立与鉴定被引量:10
2015年
利用化学诱变剂甲基磺酸乙酯(EMS)诱变处理国麦301小麦种子,构建小麦EMS突变体库,旨在为小麦功能基因组学研究和分子育种准备基础材料。对M2代全生育期田间及收获后进行生物学性状及农艺性状鉴定。结果表明,突变群体的表型变异率为6.398%;获得了幼苗、叶、茎、穗、熟期等的突变体769个,变异类型丰富。
倪永静朱培培刘红杰胡新李巧云牛吉山
关键词:小麦生物学性状突变体库
基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抗赤霉病小麦种质创新
由禾谷镰刀菌引起的赤霉病是一种极具破坏性的小麦穗部病害,被病菌感染的麦粒内会产生对人畜有害的毒素。在其流行年份会大大降低小麦的产量和子粒品质,严重威胁粮食安全。由于缺乏免疫种质,小麦的赤霉病问题至今没有完全解决。对于生产...
黄丽英
关键词:小麦赤霉病基因聚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种质创新
文献传递
培养基对小麦单倍体胚成苗率的影响被引量:2
2015年
为筛选出适宜小麦单倍体幼胚生长的培养基,提高小麦单倍体胚成苗率,将小麦×玉米远缘杂交得到的小麦单倍体幼胚接种在8种培养基上,每种培养基上接种2个材料,平均值用于数据分析。8种培养基中幼苗平均产生率分别为:46.07%、45.90%、34.11%、41.15%、37.99%、36.91%、37.70%和52.51%。结果表明1/2MS+1.0 mg/L KT+3.0 mg/L多效唑+100 mg/L肌醇+5%蔗糖+0.6%琼脂,p H 5.8培养的幼胚成苗率最高,白化苗率低,且单倍体苗的长势较好,有利于培育壮苗。以1/2MS为基本培养基,加入微量的多效唑、KT、肌醇以及较高浓度的蔗糖可以有效促进幼胚生长。
高艳唐建卫殷贵鸿韩玉林黄峰王丽娜于海飞李楠楠吕永军张倩李顺成杨光宇李新平
关键词:小麦单倍体培养基激素成苗率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