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3CB114303)

作品数:7 被引量:56H指数:5
相关作者:梁国华顾铭洪王军赵祥强胡静更多>>
相关机构:扬州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主题

  • 4篇水稻
  • 3篇基因
  • 1篇氮肥
  • 1篇氮肥处理
  • 1篇蛋白
  • 1篇稻株
  • 1篇性状
  • 1篇英文
  • 1篇荧光
  • 1篇玉米
  • 1篇育种
  • 1篇栽培
  • 1篇栽培稻
  • 1篇早衰
  • 1篇水稻早衰
  • 1篇水稻株型
  • 1篇突变体
  • 1篇突变体基因
  • 1篇图位克隆
  • 1篇株型

机构

  • 4篇扬州大学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兰州大学
  • 1篇淮阴师范学院
  • 1篇江苏省农业科...
  • 1篇中国科学院上...

作者

  • 3篇顾铭洪
  • 3篇梁国华
  • 2篇赵祥强
  • 2篇王军
  • 1篇方云霞
  • 1篇梁建生
  • 1篇龚忠华
  • 1篇吕冰
  • 1篇罗继景
  • 1篇唐瑭
  • 1篇朱瑞良
  • 1篇周丽慧
  • 1篇徐洁芬
  • 1篇张宏根
  • 1篇曹小迎
  • 1篇杨学明
  • 1篇吴书俊
  • 1篇严长杰
  • 1篇周勇
  • 1篇林鸿宣

传媒

  • 1篇科学通报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Journa...
  • 1篇湖北农业科学
  • 1篇植物生理学通...
  • 1篇植物生理与分...
  • 1篇Cell R...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7
  • 1篇2006
  • 4篇200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水稻早衰叶突变体基因psll的遗传分析和精细定位被引量:12
2006年
植物叶片是最主要的光合作用器官.作物叶片生长、发育和衰老的分子机理研究与提高作物产量形成密切相关.利用水稻中花11号经Co60辐射产生的早衰叶突变体分别与南京6号和南京11号杂交的F1及其衍生的F2群体,对早衰叶突变体进行了遗传分析和基因定位.结果表明,该早衰叶突变体是由一隐性核基因psl1控制,利用SSR标记把psl1定位在水稻第2染色体上.利用已经公布的水稻基因组序列,在该基因附近区域发展了34对新的STS标记,对psl1进行了精细定位.以此为基础,构建了覆盖psl1区域的BAC重叠群,并把目标基因定位在一个约48kb的区段上,为最终克隆目标基因奠定了基础.
王军吴书俊周勇周丽慧徐洁芬胡静方云霞顾铭洪梁国华
关键词:SATIVA基因定位图位克隆
干旱和氮肥处理对灌浆期水稻茎鞘非结构性同化物积累的影响被引量:5
2010年
以4个不同源库类型的水稻品种为材料,研究了干旱和氮肥处理对水稻茎鞘贮藏性碳水化合物运转及其关键酶活性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干旱处理后水稻茎鞘非结构性糖含量变化在品种间存在显著差异,两优培九茎鞘中淀粉含量显著高于正常灌溉处理而新株型水稻淀粉含量显著降低。干旱处理诱导了水稻茎鞘中α-淀粉酶、β-淀粉酶活性的上升。水稻茎鞘中非结构性同化物的积累和输出因水稻品种而异,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活性的高低是影响同化物输出的决定因素,土壤干旱对其影响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影响相应酶的活性来实现的。
唐瑭
关键词:水稻子粒灌浆
矮泰引-3中半矮秆基因的分子定位被引量:11
2005年
矮泰引 3的矮生性状受两对独立遗传的半矮秆基因控制 ,利用SSR标记将这两个矮秆基因分别定位到第1和第 4染色体上。等位性测交的结果表明 ,位于第 1染色体上的矮秆基因与sd1是等位的 ,所以仍然称其为sd1 ;而位于第 4染色体上的矮秆基因是一个新基因 ,暂命名为sdt 2。利用SSR标记将sd1定位于RM 2 97、RM 30 2和RM 2 1 2的同一侧 ,而与OSR3共分离 ,它们之间的位置关系可能是RM2 97 RM 30 2 RM2 1 2 OSR3 sd1 ,遗传距离分别为 4 7cM、0cM、0 8cM和 0cM ,这与sd1在第 1染色体长臂上的确切位置是基本一致的。利用已有的SSR标记和拓展的SSR标记将sdt2定位于SSR332、RM1 30 5和RM 5 6 33、RM30 7、RM 4 0 1之间 ,它们的排列位置可能是SSR332 RM 1 30 5 sdt2 RM 5 6 33 RM 30 7 RM4 0 1 ,它们之间的遗传距离分别为 1 1 6cM、3 8cM、0 4cM、0cM和 0 .4cM。
赵祥强梁国华周劲松严长杰曹小迎顾铭洪
关键词:水稻半矮秆基因SSR标记分子定位
栽培稻抗旱性相关性状QTL的定位被引量:5
2005年
就分子标记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于栽培稻的抗旱性相关性状QTL定位的研究进展作了初步阐述。
罗继景黄巍朱瑞良林鸿宣
关键词:相关性状抗旱性栽培稻分子标记技术QTL定位
转基因技术改良水稻株型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05年
优良的水稻株型是水稻能够获得高产的骨架,塑造理想株型是超级稻育种的主要技术路线之一。水稻株型相关基因的克隆为利用转基因技术改良水稻株型提供了条件。目前,利用转基因技术创造水稻新矮源的工作已经取得很大进展,对分蘖和穗型进行转基因调控的研究也已展开。随着越来越多的株型基因被克隆,利用转基因技术改良水稻株型将大有可为,这对水稻超高产育种的发展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赵祥强杨学明王军张宏根梁国华顾铭洪
关键词:水稻株型转基因高产育种
玉米根细胞中类整合素蛋白与α-微管蛋白的共定位及其可能的相互作用(英文)被引量:4
2007年
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标记法对玉米根细胞中的类整合素蛋白和细胞骨架主要组分之一的α-微管蛋白进行了荧光定位。结果表明:类整合素蛋白主要分布在质膜上。与对照相比,用与类整合素蛋白特异结合的5肽GRGDS处理后,质膜上类整合素的分布更为均匀,微管的排列密度降低,而用不与类整合素蛋白特异结合的GRGDS类似物SDGRG处理则对类整合素蛋白分布和微管蛋白的排列均无明显影响。微管蛋白解聚剂或稳定剂处理改变类整合素在质膜上的分布。这些结果表明类整合素蛋白与微管蛋白间有复杂的相互作用。
吕冰陈枫龚忠华梁建生
关键词:共定位间接免疫荧光相互作用Α-微管蛋白玉米
Salt-responsive genes in rice revealed by cDNA microarray analysis被引量:17
2005年
We used cDNA microarrays containing ~9,000 unigenes to identify 486 salt responsive expressed sequence tags (ESTs) (representing ~450 unigenes) in shoots of the highly salt-tolerant rice variety, Nona Bokra (Oryza sativa L. Ssp.Indica pv. Nona). Some of the genes identified in this study had previously been associated with salt stress. Howeverthe majority were novel, indicating that there is a great number of genes that are induced by salt exposure. Analysis of the salt stress expression profile data of Nona provided clues regarding some putative cellular and molecular processes that are undertaken by this tolerant rice variety in response to salt stress. Namely, we found that multiple transcription factors were induced during the initial salt response of shoots. Many genes whose encoded proteins are implicated in detoxification, protectant and transport were rapidly induced. Genes supporting photosynthesis were repressed and those supporting carbohydrate metabolism were altered. Commonality among the genes induced by salt exposure with those induced during senescence and biotic stress responses suggests that there are shared signaling pathways among these processes. We further compared the transcriptome changes of the salt-sensitive cultivar, IR28, with that of Nona rice. Many genes that are salt responsive in Nona were found to be differentially regulated in IR28. This study identified a large number of candidate functional genes that appear to be involved in salt tolerance and further examination of these genes may enable the molecular basis of salt tolerance to be elucidated.
Dai Yin CHAOYong Hai LUOMin SHIDa LUOHong Xuan LIN
关键词:RICE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