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哈尔滨市科技创新人才研究专项资金(RC2012LX002018)

作品数:7 被引量:89H指数:4
相关作者:段文标陈立新魏全帅景鑫王丽霞更多>>
相关机构:东北林业大学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农业综合发展研究所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哈尔滨市科技创新人才研究专项资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篇林隙
  • 4篇阔叶
  • 3篇混交
  • 3篇混交林
  • 2篇凋落
  • 2篇凋落物
  • 2篇松林
  • 2篇土壤
  • 2篇阔叶红松
  • 2篇阔叶红松林
  • 2篇阔叶混交林
  • 2篇红松阔叶混交...
  • 2篇红松林
  • 1篇氮含量
  • 1篇多样性
  • 1篇养分
  • 1篇有机碳
  • 1篇云冷杉
  • 1篇云冷杉林
  • 1篇植物

机构

  • 7篇东北林业大学
  • 1篇北京市农林科...
  • 1篇中国农村技术...

作者

  • 7篇段文标
  • 6篇陈立新
  • 3篇魏全帅
  • 3篇景鑫
  • 2篇王丽霞
  • 2篇王婷
  • 1篇刘少冲
  • 1篇杜珊
  • 1篇赵健慧
  • 1篇王敬华
  • 1篇韩冬荟
  • 1篇冯静
  • 1篇钟春艳
  • 1篇王金铃

传媒

  • 3篇应用生态学报
  • 2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水土保持...

年份

  • 3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林隙与凋落物对天然红松混交林土壤水溶性有机碳的影响被引量:1
2014年
在天然红松混交林3种不同林型(椴树红松混交林(TP)、云冷杉红松混交林(PAP)、枫桦红松混交林(BP))内,各选取小、中、大3个代表性的林隙,将其作为试验样地,并分别以各自的郁闭林分作为对照。2012年6月,在TP林隙及郁闭林分内不同位置的土壤表层埋设3种不同树种的凋落物(红松、椴树、枫桦)分解袋。2012年6-9月测定各林型不同大小林隙及其郁闭林分0-10cm的土壤水溶性有机碳(WSOC)含量。结果表明:TP和BP林隙内及其对照的WSOC均表现为小林隙>大林隙>中林隙,而PAP表现为大林隙>中林隙>小林隙;TP和PAP林隙内WSOC>郁闭林分,BP则相反;除7月3种林型林隙大小对土壤WSOC影响均不显著(P>0.05)外,其他月份林隙大小的影响并不完全一致。PAP和BP林隙内土壤WSOC随月份的变化均为不对称的"V字型"曲线,6月达到峰值,前者7月而后者8月达到谷值。然而,TP林隙内土壤WSOC在生长季内呈持续上升的趋势,9月达到最高值;TP林隙内枫桦凋落物分解袋下的土壤WSOC明显高于红松和椴树凋落物分解袋下的。3种凋落物下土壤WSOC在林隙北部均为小林隙和中林隙的郁闭林分<林隙内,而大林隙则相反;TP和PAP林隙内及其对应的郁闭林分土壤WSOC和土壤含水量均为正相关,然而BP为负相关。
周美珩龚建美段文标陈立新景鑫李海
关键词:林隙凋落物水溶性有机碳
云冷杉林风倒区坑丘微立地特征及物种多样性被引量:2
2014年
2013年6—7月,在小兴安岭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谷地云冷杉林1.5 hm2的固定样地内,通过调查36株掘根倒木的树种、直径、倒向、腐烂等级、形成的坑丘复合体的微立地特征及样地内植物的种类、高度、多度、盖度,计算云冷杉林风倒区坑丘物种的丰富度和重要值。结果表明:1)掘根倒木的形成树种共有4种,出现频率大小依次为冷杉(54.1%)>云杉(27%)>白桦(13.5%)>红松(5.4%);2)36株掘根倒木中的29株倒向偏北方向;3)掘根倒木形成的坑丘的体积分别与坑宽、丘高呈显著正相关,坑深与丘厚呈显著正相关,丘和坑的体积分别与丘的表面积呈显著正相关;4)在3个微立地上,物种丰富度、均匀度指数、物种多样性指数均为完整立地>坑底>丘顶;5)库页悬钩子在丘上的重要值最大,坑底有利于荨麻、水金凤的生长;6)当掘根倒木腐烂等级为Ⅱ级时,丘顶上的物种丰富度最高,为Ⅴ级时,坑底的物种丰富度最大,植物平均总盖度和平均密度的大小顺序均为完整立地>丘顶>坑底。
王婷段文标王金铃景鑫魏全帅
关键词:云冷杉林丰富度
阔叶红松林不同大小林隙土壤温度、水分、养分及微生物动态变化被引量:29
2012年
对小兴安岭阔叶红松林不同大小林隙主要土壤性质和微生物数量进行测定,对其动态变化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林隙表层(0-10cm)土壤含水量比郁闭林分高。不同大小林隙土壤月平均温度呈现单峰变化。中林隙有机质平均含量(194.34g/kg)>大林隙(169.47g/kg)>小林隙(143.49g/kg)>郁闭林分(128.61g/kg)。各林隙土壤表层NH4+-N含量季节动态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大林隙中,土壤各月平均总有效氮(铵态氮+硝态氮)含量春季最高,夏季最低。林隙的有效磷含量呈现多峰变化。8月份是速效钾吸收和淋失的高峰期。林隙土壤微生物的数量秋季最多,生长季和雨季较少。不同大小林隙土壤因子的相关分析表明,pH值与有机质、速效钾呈显著负相关,与微生物和有效磷呈显著正相关。有机质与全氮、铵态氮、硝态氮、微生物和速效钾呈现显著或极显著相关。
刘少冲段文标钟春艳陈立新王丽霞
关键词:阔叶红松林林隙土壤养分微生物
阔叶红松混交林林隙大小和林隙内位置对小气候的影响被引量:31
2012年
在阔叶红松混交林的大、中、小林隙的中心和通过林隙中心的南、北、东、西冠空隙边缘共5个观测点安装HOBO自动气象站,测定2010年6—9月的气温、相对湿度、光量子通量密度(PPFD)以及林隙中心的总辐射和降水量,并在郁闭林分和空旷地设对照,分析了不同大小林隙之间以及林隙中心与林隙边缘之间小气候的差异及其随时间的动态变化,比较了晴天和阴天对林隙小气候因子日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PPFD依照大林隙、中林隙和小林隙的次序依次降低;对于同一林隙,林隙中心的PPFD大于边缘处;林隙中心的月均气温和月均总辐射均为7月>6月>8月>9月,并按照空旷地、大林隙、中林隙、小林隙和郁闭林分的次序依次递减;月均相对湿度为8月>7月>9月>6月,并按照郁闭林分、小林隙、中林隙、大林隙和空旷地的次序依次递减;不同大小林隙和空旷地观测期间降水总量和各月降水量基本上按照空旷地、大林隙、中林隙和小林隙的次序依次减少.晴天,大林隙PPFD、气温和相对湿度的变化幅度大于小林隙,阴天则相反.
冯静段文标陈立新
关键词:小气候
阔叶红松林林隙对凋落物碳和氮的影响被引量:1
2013年
为了解林隙大小及林隙内位置对凋落物组成的影响,在伊春市带岭区东北林业大学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原始阔叶红松林内,选取3个大小不同的林隙作为试验样地,并以郁闭林分为对照。在每个林隙的中心点、通过中心点的南北一东西方向到扩展林隙边缘的中点以及对应的郁闭林分取样,将2012年6—10月在采样点收集的凋落物及时带回室内,经风干、粉碎后测定其碳、氮含量,分析林隙大小、林隙内位置及采样时间对凋落物碳、氮的影响。结果表明:采样时间对凋落物碳、氮均有显著的影响,凋落物碳、氮含量分别在8月达到谷值和峰值;林隙大小及不同位置对凋落物碳、氮影响均不显著,凋落物氮含量表现出中林隙〉大林隙〉小林隙的趋势,凋落物碳含量在郁闭林分0点最高;凋落物氮含量在郁闭林分0点最低。
周美珩段文标陈立新景鑫龚建美
关键词:阔叶红松林林隙凋落物碳含量氮含量
红松阔叶混交林不同大小林隙内丘坑复合体微气候动态变化被引量:6
2014年
2012年5月,在小兴安岭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阔叶红松混交林2.55 hm2的固定样地内,调查了由掘根风倒形成的38对丘坑复合体所处的7个小林隙、5个中林隙和3个大林隙以及7个郁闭林分的基本状况.于2012年6—9月,每月选定6个典型晴天,测定处于大林隙、中林隙和小林隙以及郁闭林分内每个丘坑复合体不同微立地(坑底、坑壁、丘顶、丘面及完整立地)的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和空气相对湿度.结果表明:6—9月,丘顶的土壤温度平均值最大,坑底最小;坑底土壤含水量和空气相对湿度的平均值最大,丘顶最小.上述指标在大多数微立地之间差异显著.6—9月,位于不同大小林隙和郁闭林分的丘坑复合体土壤温度总平均值依次为:大林隙>中林隙>小林隙>郁闭林分;各月份土壤水分大小次序并不一致;6月、8月和9月丘坑复合体各个微立地月均空气相对湿度大小顺序均为郁闭林分>小林隙>中林隙>大林隙,7月的排列次序有所不同.上述指标在不同大小林隙及郁闭林分内丘坑复合体大多数微立地之间差异显著.不同大小林隙和郁闭林分内丘坑复合体各微立地月均土壤温度和空气相对湿度均为7月最大,9月最小;除完整立地6月月均土壤含水量最大以外,其余微立地均为7月最大,9月最小.丘坑复合体微气候的变化主要受林隙大小、微立地和时间等的影响.
魏全帅王敬华段文标陈立新王婷韩冬荟顾伟
关键词:红松阔叶混交林林隙微气候
红松阔叶混交林林隙大小及光照对草本植物的影响被引量:45
2013年
在小兴安岭红松阔叶混交林中选取的6个林隙内,以每个林隙中心为起点,沿东西和南北两个方向,每隔2m平行布置1个1m×1m的固定样方.2011年6月和9月利用估测法测定样方内不同高度等级草本植物的覆盖度和多度,记载样方内基质特征.6—9月每月选择阴天,利用冠层分析仪拍摄鱼眼照片,用Gap Light Analyzer2.0软件计算相对光强.分析不同林隙间相对光强、草本植物覆盖度和丰富度的差异,以及各物种覆盖度与直射光、漫射光和基质的关系.结果表明:开阔区和林冠下的大林隙相对光强均大于小林隙,而且从林隙中心到林隙边缘的漫射光、直射光变化范围也大于小林隙;不同区域大、小林隙到达地面的直射光大小顺序为北部大于南部;在Z1~Z4区域内,大林隙的草本植物覆盖度和丰富度均大于小林隙,其中大、小林隙物种丰富度之间的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另外,大多数草本植物覆盖度与漫射光和基质之间显著相关,只有少数草本植物覆盖度与直射光呈相关关系.
段文标王丽霞陈立新杜珊魏全帅赵健慧
关键词:红松阔叶混交林草本植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