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4AA223760)

作品数:2 被引量:14H指数:2
相关作者:李一石许莉高明明庞会敏樊朝美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地平
  • 2篇氨氯地平
  • 2篇贝那普利
  • 1篇代谢物
  • 1篇动态血压
  • 1篇动态血压监测
  • 1篇血压
  • 1篇血压监测
  • 1篇药动学
  • 1篇液相
  • 1篇液相色谱
  • 1篇液相色谱-质...
  • 1篇制剂
  • 1篇质谱
  • 1篇质谱法
  • 1篇色谱
  • 1篇相互作用
  • 1篇相色谱
  • 1篇高血压
  • 1篇高血压患者

机构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2篇李一石
  • 1篇蒋娟娟
  • 1篇王莉
  • 1篇刘红
  • 1篇陶永康
  • 1篇樊朝美
  • 1篇庞会敏
  • 1篇黄一玲
  • 1篇华潞
  • 1篇高明明
  • 1篇许莉
  • 1篇田蕾

传媒

  • 2篇中国新药杂志

年份

  • 1篇2008
  • 1篇2007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贝那普利/氨氯地平复方制剂与贝那普利单药对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的影响被引量:8
2008年
目的:应用动态血压监测(ABPM)技术评价贝那普利/氨氯地平复方制剂与贝那普利单剂对动态血压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双盲、平行对照研究。经2周洗脱期,口服贝那普利10 mg单药治疗后,平均坐位舒张压(SeDBP)≥90 mmHg、且经ABPM检查平均舒张压≥82 mmHg的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贝那普利(10 mg)/氨氯地平(5 mg)复方制剂组(qd)和贝那普利单剂组(20 mg·d^(-1))。治疗4周末,两组诊室SeDBP≥90 mmHg者剂量加倍,SeDBP<90 mmHg者维持原剂量继续治疗4周。结果:治疗8周末,两组24 h、日间及夜间平均血压均较给药前明显下降。复方制剂组与贝那普利单剂组DBP/SBP的谷/峰比率(T/P)为83.12%/75.98%和85.83%/79.47%。结论:贝那普利/氨氯地平复方制剂每日1次口服耐受性良好,并能24 h平稳降压。
樊朝美王莉高明明陶永康许莉庞会敏李一石
关键词:高血压贝那普利氨氯地平动态血压监测
氨氯地平对贝那普利及其代谢物药动学的影响被引量:6
2007年
目的:比较受试者口服复方贝那普利(含盐酸贝那普利10mg和苯磺酸氨氯地平5mg)和贝那普利(10mg)后体内的药动学特征,研究贝那普利和氨氯地平之间的相互作用。方法:采用两制剂、两周期交叉实验设计,12例健康受试者自身对照,口服复方贝那普利或贝那普利。应用LC/MS/MS方法测定贝那普利的血药浓度,并采用WinNonLin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①复方和单方制剂中贝那普利原型的平均药动学参数如下:C_(max) (150.3±68.4)和(154.1±79.9)μg·L^(-1),T_(max)(0.53±0.18)和(0.46±0.16)h,AUC_(0-10b)(138.9±61.9)和(132.5±59.4)μg·h·L^(-1),t_(1/2)(1.2±0.7)和(1.5±1.1)h。②复方和单方制剂中代谢物贝那普利拉的平均药动学参数如下:C_(max)(146.7±79.8)和(119.3±50.9)μg·L^(-1),T_(max)(2.0±0.9)和(1.6±0.5)h,AUC_(0~10h)(546.7±218.5)和(515.1±230.9)μg·h·L^(-1),各参数在两制剂间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氨氯地平对贝那普利在人体内的药动学过程没有显著影响。
黄一玲田蕾蒋娟娟华潞刘红李一石
关键词:贝那普利氨氯地平液相色谱-质谱法药动学相互作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