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14051184) 作品数:12 被引量:72 H指数:6 相关作者: 王重华 蒋明 宁平 王磊 覃扬颂 更多>> 相关机构: 昆明理工大学 云南农业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环境科学与工程 化学工程 理学 更多>>
改性活性炭吸附净化低浓度磷化氢 被引量:7 2012年 采用活性炭载体浸渍醋酸铜,并经热分解制备CuO为主要吸附成分的改性活性炭吸附剂,净化磷化工尾气中的低浓度PH3。研究并讨论了吸附剂制备时的焙烧温度和吸附过程中的氧含量对改性炭净化效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300℃为最佳焙烧温度;2%(vol)为最佳氧含量。经扫描电镜(SEM)、比表面分析(N2-BET)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结果表明:经醋酸铜改性,能显著提高活性炭对PH3的吸附能力;孔径为2~20的微孔对PH3的吸附起主导作用;经CuO催化生成的活性氧原子使PH3氧化为多种形式的磷氧化物,CuO因转变为Cu3P2或Cu3(PO4)2而失去活性。 蒋明 宁平 王重华 徐浩东 庙荣荣 王磊关键词:磷化氢 改性活性炭 醋酸铜 流化床燃烧黄磷尾气过程中Ca(OH)_2的固磷作用 被引量:4 2013年 通过流化床预混燃烧黄磷尾气,在燃烧过程中加入氢氧化钙,对黄磷尾气燃烧产生的五氧化二磷进行去除。改变空燃比考察反应温度对去除率的影响,对吸收剂进行XRD,SEM,EDS物相表征和微区元素分析,采用FactSage6.2热力学软件对生成的固体产物进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流化床预混燃烧黄磷尾气,最高温度1 060℃,在空燃比1.7~4.2的范围内炉内温度能稳定在870℃以上。吸收剂可同五氧化二磷反应,吸收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加,1 060℃时吸收率为86%,920℃时吸收率为50%,870℃时吸收率为30%;氢氧化钙同五氧化二磷首先形成碱式磷酸钙,之后变为磷酸钙,在高温下磷酸钙转变为焦磷酸钙。固体产物的预测结果与实验结果一致。 王磊 王重华 宁平 蒋明 覃扬颂关键词:预混燃烧 黄磷尾气 无氧及微氧下H_2S与PH_3在改性分子筛上的等温吸附 被引量:1 2013年 以经CuSO4溶液浸渍改性的13X分子筛作为吸附剂,在20~60℃的温度范围内,无氧或微氧(O2体积分数为1%)条件下,对H2S和PH3的混合气体的吸附特性进行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无氧条件下,H2S与PH3的吸附过程均以物理吸附为主;在微氧条件下,H2S的吸附过程与前者相同,而PH3的吸附过程则为化学吸附所主导,其等量吸附热随着吸附量的增加而减小,由Clausius-Clapeyron方程计算出的等量吸附热为33.33~51.01kJ/mol。 蒋明 宁平 王重华 徐浩东 周键 覃扬颂关键词:磷化氢 改性分子筛 等温线 吸附热 熔融态黄磷炉渣的综合利用现状 被引量:31 2012年 电炉法制备黄磷产生的工业固体废物——黄磷炉渣,属于化工废渣。黄磷熔融炉渣,根据冷却方式的不同,可分为水淬渣和自然冷却黄磷炉渣,我国主要是水淬渣。本文综述了黄磷炉渣用于微晶玻璃、水泥工业、硅钙肥、路基材料、陶瓷材料、白炭黑、玻璃材料、砖、稀土元素等领域,同时对熔融态黄磷炉渣出炉时温度高达1200~1300℃的热量充分利用进行了探讨,直接用来制造建筑装饰用微晶玻璃,达到保护环境和黄磷行业清洁生产的目的。 覃扬颂 王重华 黄小凤 马丽萍 蒋明 周涛关键词:熔融态 黄磷炉渣 综合利用 水淬 自然冷却 不同颗粒粒径灰渣中磷和硫的分布 被引量:2 2014年 为了解循环流化床运行时不同颗粒粒径灰渣的固硫固磷效果,从20 t/h循环流化床锅炉排渣口和循环放灰口分别采集炉内灰渣。对不同颗粒粒径灰渣进行XRF,XRD,SEM和EDS元素分析及物相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循环流化床内,随颗粒粒径的减小,单位质量CaO对SO2的固定量逐渐增加。颗粒较大的CaO颗粒,流化程度低,长时间处于高温缺氧的密相床层区,导致CaO对SO2固定量的降低。颗粒较小的CaO颗粒,固硫反应的活化能较低,因此,单位质量CaO的固硫量较大,但受除尘器除尘效率的影响,其在炉内煤灰中的质量比例较低,固硫总量有限。CaO对P2O5的固定量同颗粒尺度无关,温度越高,二者接触越充分,CaO的固磷量越大。 李嘉艳 王重华 宁平 王磊关键词:氧化钙 固硫 颗粒粒径 改性活性炭吸附脱除氰化氢 被引量:6 2012年 采用浸渍法制备铜金属氧化物改性活性炭吸附剂,采用同步热重差热分析(TG/DTA)、比表面分析(N2-BET)和X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考察吸附剂的净化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最佳焙烧温度为300℃,最优体积空速为600 h 1;铜金属氧化物改性能显著增加活性炭对HCN的吸附性能,孔径为0.74~1.98 nm的微孔对HCN的吸附贡献较大,改性活性炭在325℃以内保持较优的热稳定性,CuO是吸附剂的主要活性组分,吸附HCN后,HCN被催化氧化分解为NH3,吸附剂的失活可能是HCN在脱除过程中生成的CuCN填充和覆盖了活性炭的微孔。 蒋明 宁平 王重华 田森林 庙荣荣 周键 陈炜 王磊关键词:氰化氢 改性活性炭 醋酸铜 含氰化氢废气治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8 2012年 氰化氢(HCN)是一种危害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的剧毒污染物,任何含氮物质和含氮燃料的燃烧、化工生产、冶金、汽车尾气排放等都能释放含HCN的废气。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脱除HCN方面的研究进展,评述了各种脱氰方法包括吸收、吸附、燃烧、催化氧化、催化水解等技术的原理、适用对象及各种方法的优缺点。结果表明:吸收和燃烧法具有净化效率高、工艺简单等优点,对处理高浓度含氰废气有较大优势;其它方法的脱氰剂虽起活温度高、再生较为困难,但二次污染小,适用于气体的精细脱氰。今后各种技术的联合应用不仅能实现复杂气分下工业废气中HCN的逐级净化,而且能综合回收利用尾气中高浓度CO作为燃料和化工原料气。虽然各技术的联合应用在投资成本和工艺控制方面还有一定难度,但却具有较大的发展前景,是今后含氰化氢废气脱除的新趋势。 蒋明 宁平 王重华 陈炜 周键 王磊 覃扬颂关键词:氰化氢 废气 脱除技术 Cu/ZnO/Al_2O_3甲醇合成催化剂AsH_3中毒热力学分析 被引量:2 2016年 利用HSC热力学软件对Cu/Zn O/Al_2O_3甲醇合成催化剂As H_3中毒热力学进行了计算。分析了在150°C^300°C的合成温度下催化剂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并比较各自发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结果表明:合成原料气组分(CO、H_2O、N_2、O_2)能引起催化剂砷中毒。其中,O_2对催化剂砷中毒的影响最大,参与反应的热力学竞争力最强,产物Cu_3As、As_2O_5、As_2O_3和Cu_3(AsO_4)_2可能导致催化剂失活。为应对砷中毒,应在合成反应之前深度净化合成气。 蒋明 湛方栋 李博 何永美 梁伟关键词:甲醇合成催化剂 中毒 热力学 Ca(OH)_2黏土混合物的固磷固硫作用 被引量:1 2013年 为探索安全利用黄磷尾气所含热能的方法,防止气体产物对燃烧设备的腐蚀.采用小型流化床实验装置预混燃烧黄磷尾气.在温度为900~980℃的范围内,考察Ca(OH)2吸收剂中添加黏土对P2O5和SO2去除率的影响.使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能谱(EDS)对吸收剂进行物相表征及微区元素分析;运用FactSage6.2热力学软件分析添加黏土吸收剂烧结的原因.结果表明,添加黏土能够促进Ca(OH)2的分解,提高SO2的去除率和吸收剂利用率.P2O5的去除率由温度决定,温度升高有利于P2O5的去除.CaO、SiO2和Al2O3反应形成的玻璃态物质,会阻止颗粒间的相互传热,导致添加黏土吸收剂的烧结. 王磊 王重华 宁平 蒋明 覃扬颂关键词:黄磷尾气 预混燃烧 固硫 黄磷尾气中氰化氢的测定 被引量:6 2011年 采用硝酸银容量法测定黄磷尾气中HCN的含量。依照HJ 484—2009氰化物的AgNO3容量法为蓝本,进行方法的改进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改进后的硝酸银容量法较其他方法更优,能彻底消除黄磷尾气中大量H2S的干扰。该方法简单实用,重现性好,适用于工作场所空气中和黄磷尾气中HCN的测定。 蒋明 宁平 王重华 田森林 陈炜 周键 王磊关键词:黄磷尾气 氰化氢 容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