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基金(2009C03013-1)

作品数:4 被引量:9H指数:2
相关作者:金红峰陈建明沈法荣何浪王志军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室间隔
  • 3篇室间隔起搏
  • 3篇起搏
  • 2篇电图
  • 2篇心电
  • 2篇心电图
  • 1篇植入
  • 1篇起搏导线
  • 1篇起搏心电图
  • 1篇CT
  • 1篇CT定位
  • 1篇DSA
  • 1篇成角

机构

  • 4篇浙江医院

作者

  • 4篇陈建明
  • 4篇金红峰
  • 3篇刘元伟
  • 3篇王志军
  • 3篇何浪
  • 3篇沈法荣
  • 2篇孙国建
  • 1篇唐礼江
  • 1篇王丽娟
  • 1篇吴巧元

传媒

  • 2篇中华心律失常...
  • 1篇心电学杂志
  • 1篇浙江医学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2
  • 2篇2011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成角角度法指导下的室间隔起搏导线植入的研究
2017年
目的通过成角角度法指导室间隔起搏导线的植入,以期进一步提高起搏导线植入到室间隔的成功率。方法选取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或Ⅱ度、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102例,按照笔者前期研究的成角角度法将起搏导线植入至右心室室间隔,术后行双源CT检查,验证起搏导线的精确位置并分析起搏后的心电图特征。结果 102例患者植入起搏器后通过双源CT均清晰显示了心脏室间隔的解剖结构以及起搏导线位置。植入游离壁15例(14.7%),植入室间隔87例,成功率为85.3%,明显高于前期的研究74%(χ~2=2.85,P<0.05)。术后起搏心电图分析提示:游离壁起搏的QRS时间显著于高位间隔起搏的QRS时间(t=5.79,P<0.05),室间隔起搏心电图V4起始波均为向下的q波,游离壁起搏心电图V4的起始波向上。结论采用成角角度法来指导室间隔起搏导线植入的可靠性及实用性较强,可在常规植入技术上进一步提高起搏器导线植入到室间隔的比例,有临床推广价值。
金红峰陈建明刘元伟王丽娟唐礼江
关键词:室间隔起搏起搏心电图
室间隔起搏损伤电流的临床应用研究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损伤电流(COI)与主动固定导线稳定性关系,为I临床判断主动固定导线植入室间隔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提供依据。方法入选按常规方法将主动固定导线植入右心室间隔患者193例,在导线螺旋旋出即刻测试COI,同时进行起搏参数测试。结果按测得COI值分别为〈5mV、5~10mV、〉10mV3组,COI〈5mV组平均(3.85±1.01)mV,COI5~10mV组平均(7.74±1.63)mV,COI〉10mV组平均(10.63±0.55)mV。COI〈5mV组阈值为(0.83±0.16)V,高于COI〉10mV组阈值(O.69±0.15)V(P〈0.05),其余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OI〈5mV组发生心室导线脱位2例,COI表现为“顶天立地”的发生心室导线穿孔1例。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55%。结论在室间隔起搏主动固定导线植入术中应测试COI,测得COI应至少在5mV以上,但COI过大将增加导线穿孔的风险。
何浪沈法荣金红峰王志军陈建明刘元伟吴巧元
关键词:室间隔起搏
经CT定位不同部位间隔起搏的心电图特征分析
2011年
目的 探讨不同间隔部位起搏的体表心电图特征.方法 观察31例永久性心脏起搏器间隔起搏患者体表心电图特征,使用64排双源CT精确定位起搏导线在间隔部的具体位置,比较不同位置间隔起搏的心电图参数变化.结果 ①仅根据X线植入的起搏导线,起搏导线误置于前壁的占12.9%.②前壁起搏的QRS间期(148±19)ms,宽于高位间隔起搏QRS间期(118±24)ms(P<0.05).③中位间隔起搏QRS波群移行6.00±0.76,晚于高位间隔(4.13±1.56)和低位间隔(3.75±2.99)(均P<0.05).④高位间隔起搏RIII(1.11±0.70)mV,大于低位间隔起搏RⅢ(0.038±0.075)mV(P<0.05).⑤高位间隔起搏(46.7%)及中位间隔起搏(37.3%)I出现q波或QS的比例有多于前壁起搏的趋势.结论经CT定位不同部位间隔起搏的体表心电图存在明显不同,一些参数有助于判断导线位置.
刘元伟金红峰陈建明王志军孙国建何浪沈法荣
关键词:CT心电图
双源CT和DSA对右心室室间隔起搏精确定位的临床对比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通过对比分析起搏器导线植入位点的双源CT、DSA图像特点,探讨改进室间隔起搏器导线的植入方法。方法入选50例按照传统方法将起搏器导线植入至右心室间隔的病例,行双源CT检查,了解起搏器导线的精确位置,同时对照分析该患者的植入术中DSA图像。结果50例患者通过双源CT均清晰显示了心脏室间隔的解剖结构以及起搏器导线的位置,成功率达100%。植入游离壁13例,占26%;前间隔3l例,占62%;中间隔6例,占12%。根据双源CT显示的起搏器导线位置将患者分成两组:室间隔组和游离壁组。分析左前斜(LAO)45°时,右心室起搏器导线固定于心室的头端和导线跨瓣处的成角角度,室间隔组(26.8°±5.2°)比游离壁组(2.6°±2.6°)明显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双源CT可以成功地显示起搏器导线的精确位置,LAO45°时室间隔组成角角度比游离壁组更大。预测能植入到右心室间隔的临界(cutoff)角度为13.5°,该点的特异性为90%,敏感性为87.5%。
金红峰沈法荣何浪王志军陈建明孙国建
关键词:室间隔起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