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2008D)

作品数:1 被引量:5H指数:1
相关作者:李京波钱菊英韩蓓蓓魏盟王志华更多>>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功能
  • 1篇血管功能障碍
  • 1篇血管内介入
  • 1篇栓塞
  • 1篇微栓
  • 1篇微栓塞
  • 1篇微血管
  • 1篇微血管功能
  • 1篇微血管功能障...
  • 1篇微血管栓塞
  • 1篇介入
  • 1篇介入法

机构

  • 1篇复旦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1篇葛均波
  • 1篇张庆勇
  • 1篇王志华
  • 1篇魏盟
  • 1篇韩蓓蓓
  • 1篇钱菊英
  • 1篇李京波

传媒

  • 1篇复旦学报(医...

年份

  • 1篇2010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介入法冠状动脉微血管栓塞所致微血管功能障碍动物模型的建立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应用微导管介入技术建立由冠状动脉微栓塞所致的微血管功能障碍的动物模型。方法10只巴马系小型猪经导管选择性地于左前降支动脉(left anterior descending artery,LAD)内注入微栓塞球(Φ45μm),致使冠状动脉微血管栓塞。分别测量不同微球剂量(5×、10×、12×、15×、18×104)下的冠脉血流储备分数(coronary flow reserve,CFR),冠脉血流量(coronary blow flow,CBF),左室射血分数(ejection fraction,EF)及冠状窦内内皮素(endothelin-1,ET-1)的浓度。动物处死后心肌组织切片行HE染色。结果冠脉内(10~15)×104的微球量可导致CBF及血流储备的降低(CFR〈2.0)以及左室功能障碍的发生(EF〈50%)。冠状窦内ET-1的异常变化同组织切片HE染色均证实微血管完整性的破坏。结论应用微导管介入技术可建立创伤小、死亡率低的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障碍的动物模型。是临床研究冠脉微血管栓塞致微血管功能障碍发病机制的理想模型。
张庆勇韩蓓蓓王志华钱菊英葛均波李京波魏盟
关键词:微血管功能微栓塞血管内介入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