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09XJC751009)

作品数:7 被引量:8H指数:2
相关作者:徐建芳更多>>
相关机构:重庆工商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哲学宗教
  • 3篇文学

主题

  • 6篇周易
  • 6篇《周易》
  • 3篇哲学
  • 1篇代人
  • 1篇当代人
  • 1篇一阴一阳
  • 1篇阴阳
  • 1篇阴阳观
  • 1篇哲学思想
  • 1篇哲学依据
  • 1篇治学
  • 1篇审美
  • 1篇仕途
  • 1篇小人
  • 1篇科举
  • 1篇鉴赏
  • 1篇鉴赏论
  • 1篇功名

机构

  • 7篇重庆工商大学

作者

  • 7篇徐建芳

传媒

  • 3篇重庆工商大学...
  • 1篇山西师大学报...
  • 1篇兰州学刊
  • 1篇文艺评论
  • 1篇中国苏轼研究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周易》“时”观与苏轼的处困态度
2010年
《周易》"时"观认为:人生处世只有与时偕行才能前途光明,若失时而动就会招致凶险。当不遇时应潜隐退避、养精蓄锐、静以待时,同时要善于利用困厄时期成就盛德大业;对于大才德之人来说,越是艰险之时,越是成就非常大功之时。这些观念对自小就开始研读《周易》的苏轼的处困态度产生了重要影响,可以说是他始终保持乐观旷达态度的主要心理调节机制之一。
徐建芳
关键词:《周易》
苏轼与《周易》阴阳观被引量:1
2011年
阴阳观是《周易》中的重要哲学思想,学界对此已做过许多论述。要言之,阴阳观的核心精神就是"一阴一阳之谓道"(《易·系辞上》)。
徐建芳
关键词:《周易》阴阳观哲学思想一阴一阳
苏轼对待“小人”的态度及哲学依据
2011年
秉承儒家传统文化精神的陶铸,苏轼自小养成了刚直不阿、疾恶如仇的君子人格,对损人利己的小人深恶痛绝。但善于独立思考的苏轼在波谲云诡的宦海浮沉中也体悟到:小人是永远不可能消除的,若不妥善对待小人,自己也绝无安宁之日。因此,为了国家社会的安泰稳定,除了应以渐变的方式把那些罪大恶极的小人铲除外,其他那些有一善可取的小人则应予以教化、引导,争取使之走上正途。苏轼这些真知灼见的哲学依据主要来自《周易》的阴阳哲学。
徐建芳
关键词:小人《周易》
《周易》与苏轼的审美鉴赏论被引量:2
2016年
长期以来,关于苏轼文艺思想的理论根源,学界一般认为主要来自庄学,①但深入研读苏轼全部著作可以发现,除了庄学之外,《周易》哲学可说是一个更根源性的理论依据。②本研究拟先从兼容并包的审美态度、辩证的审美思维模式、鉴赏主体的审美素养等角度来考察《周易》哲学对苏轼审美鉴赏论的影响,以挖掘苏轼的文艺创作之所以能达到千古独步境界的根本原因,以便帮助当代人更好地把握文艺创作的本质规律。
徐建芳
关键词:当代人周易哲学审美
苏轼的得时幸遇被引量:4
2012年
苏轼一生尽管忧患连连,但就整个中国古代文学史来看,他实乃古往今来最得时幸遇的士人之一。自小不学"时文"的苏轼参加科举考试的当年,正赶上主考官欧阳修欲借这次考试改变五代以来浮靡雕琢的文风;苏轼的文章恰好符合欧阳修树立的新标准,便被录为第二。苏轼的仕途尽管受到过不少挫折,但那只是奸佞小人们的嫉恨作梗使然;他所遇到的四朝君主对他的忠心、才华则始终坚信不疑、赏识有加。就苏轼的个性来说,若生在别的朝代恐怕早已性命不保;但他却生在一个以"不杀大臣及言事官"为祖训的王朝里,使他不仅得以保全生命,而且充分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在苏轼的生前身后,他的文艺、学术、政事等才能均得到了古今中外人民的充分肯定与推崇。
徐建芳
关键词:仕途科举功名
《周易》谦德对苏轼的影响被引量:1
2011年
《周易》最推崇的道德品性是"谦",其内涵主要有两方面:一是谦恭下人,不自重大;二是裒多益寡,有而不居。在《周易》看来,持守谦德有三种功用,即谦则无不利;谦可避害;谦则万民归服。受《周易》谦德哲学启示,苏轼在立身处世中时刻谨守实践,具体体现在辞官、畏名、减财、节乐等方面。苏轼之所以能在险恶的政治环境中保全自己,可以说极大地得益于这种谦抑自损的处世哲学。
徐建芳
关键词:《周易》
《周易》在苏轼治学中的地位被引量:1
2010年
苏轼自小就开始在其父亲苏洵的指导下研读《周易》,中年被贬黄州时开始撰著《东坡易传》,晚年被贬海南时继续对《东坡易传》等学术著作进行修订,最终定稿。在苏轼看来,《周易》是古圣先贤们曲尽人情世态后总结出的一部指导人类成就盛德大业的教科书。苏轼在阐述自己的政治见解、人生态度等时常以易理为理论根据,以坚定自己的信心、增强说服力。苏轼是抱着传承圣人大道的目标撰写《东坡易传》的,他认为自己一生最大的价值就是撰写了《东坡易传》等学术著作。
徐建芳
关键词:《周易》治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