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自然科学基金(20112182)
- 作品数:3 被引量:29H指数:3
- 相关作者:林陶夏品华薛飞胡继伟李秋华更多>>
- 相关机构:贵州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贵州省自然科学基金贵州省社会发展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贵州百花湖水库水体透明度的时空变化及影响因子被引量:6
- 2013年
- 为给水库管理和富营养化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分析了百花湖水库水体透明度的时空分布,并对透明度与主要环境指标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监测期间百花湖水库水体透明度变化范围在0.5~2.3m,平均值为1.42m,各采样点透明度差异不明显且季节变化过程一致,透明度自春末夏初开始降至最低水平,夏末入秋持续升高,冬季维持在较高状态,入春后下降。对透明度和主要环境指标的相关性分析发现,叶绿素a是百花湖水库水体透明度的主要影响因子,溶解氧、水温、pH值和N/P对透明度的影响是间接的。
- 蒋瑶夏品华薛飞林陶
- 关键词:水体透明度叶绿素A
- 贵州百花湖水库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与季节变化被引量:5
- 2012年
- 为揭示水库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对放养鲢、鳙鱼控藻的响应特征,分四季对百花湖的水质及浮游植物进行了调查和分析。浮游植物种类较多,共检出浮游植物147种,绿藻在种类组成上占绝对优势,共计76种,其次为硅藻31种、蓝藻27种、隐藻、甲藻和裸藻各4种,金藻仅1种。浮游植物丰度在9.69×106~150.89×106 cells/L之间,生物量在3.57~16.80mg/L之间;蓝藻在丰度上占优势,其主要物种类群是假鱼腥藻属;硅藻则在生物量上占优势。浮游植物组成随季节变化而不同,冬季以蓝藻、硅藻和绿藻为优势类群;春季硅藻和绿藻减少而蓝藻增加;夏季以蓝藻、硅藻和隐藻为优势类群;秋季以蓝藻、硅藻、隐藻和绿藻为混合优势类群。百花湖浮游植物形成以假鱼腥藻占绝对优势的群落结构可能与放养鲢、鳙鱼有关。
- 夏品华刘燕薛飞龙胜兴杨卫城林陶
- 关键词:浮游植物群落
- 贵州高原百花湖水库湖沼学变量特征及环境效应被引量:20
- 2011年
- 为了揭示贵州高原百花湖水库湖沼学变量特征及其与突发性水质恶化的关系,对百花湖水库的水文、营养盐及相关理化因子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百花湖水库表层水温在10.2~27.0℃之间,4—9月形成分层,水体分层结构为单循环混合模式;总氮(TN)、总磷(TP)、叶绿素a(Chl.a)和透明度(SD)分别为1.60mg·L-1、0.067mg·L-1、18.9μg·L-1和1.4m,指示百花湖水库为中-富营养型水体;营养盐等理化因子在河流区高于过渡区和湖泊区,且在丰水期(5—9月)显著地高于其他月份,说明水库营养盐主要来自流域地表径流的输入;氮磷质量比(N/P)在2~120之间,底层溶解氧在0.3~8.0mg·L-1之间,表明百花湖水库是一个底层滞留带季节性缺氧的高氮、磷限制水库,较高的N/P比是由贵州高原土壤中营养盐组成特点所决定,底层季节性缺氧是水体分层的结果,富营养化加剧了底层的缺氧;突发性水质恶化与水体的分层及富营养化有关,水体分层阻碍了上下层水体的交换,导致了水化学的分层,气温突降使水体分层失稳,从而发生缺氧等水质恶化事件.
- 夏品华李秋华林陶胡继伟
- 关键词:湖沼学富营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