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甘肃省建设科技攻关项目(JK2012-20)

作品数:3 被引量:11H指数:3
相关作者:言志信史盛江平黄文贵徐甜更多>>
相关机构:兰州大学教育部更多>>
发文基金:甘肃省建设科技攻关项目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云南省交通厅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建筑科学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3篇隧道
  • 3篇隧洞
  • 2篇地震
  • 2篇地震作用
  • 2篇动力响应
  • 2篇隧道工
  • 2篇隧道工程
  • 2篇FLAC3D
  • 1篇砂岩
  • 1篇数值模拟
  • 1篇数值模拟研究
  • 1篇塑性
  • 1篇塑性变形
  • 1篇围岩
  • 1篇围岩变形
  • 1篇埋深
  • 1篇开挖
  • 1篇开挖过程
  • 1篇本构
  • 1篇本构模型

机构

  • 4篇兰州大学
  • 1篇教育部

作者

  • 4篇史盛
  • 4篇言志信
  • 2篇江平
  • 2篇黄文贵
  • 1篇刘灿
  • 1篇党冰
  • 1篇徐甜

传媒

  • 1篇山东科技大学...
  • 1篇防灾减灾工程...
  • 1篇地下空间与工...

年份

  • 4篇201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某砂岩隧道在开挖过程中变形的数值模拟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以某砂岩隧道为背景,首先应用弹塑性理论对隧道开挖后围岩的变形屈服和拱顶及边墙的应力状态进行了分析,继而采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3D模拟了隧道开挖过程中围岩的位移及塑性变形情况。计算结果表明:该研究段隧道发生塑性屈服的临界深度为78.2m;当隧道开挖31m后,由于开挖卸荷作用使得原先储存在围岩内的大部分应力得以释放,此后围岩变形基本趋于稳定;该隧道在开挖过程中,边墙变形量最大,达到1.94mm,由于隧道在开挖过程中围岩的自稳作用,当开挖到一定时间后,围岩变形将趋于稳定;该隧道在开挖过程中,拱顶和底部以拉张破坏为主,边墙则产生剪切破坏。
言志信史盛江平党冰刘灿徐甜
关键词:本构模型开挖围岩变形数值模拟
埋深与围岩质量对隧洞围岩稳定性的影响探究被引量:3
2013年
采用有限元方法,初步研究了隧洞在埋深为33,233,433 m时,在Ⅰ~Ⅴ级围岩的受力、塑性变形和位移变化.研究发现,在同一埋深下,随着围岩破碎程度的增加,围岩的受拉区和塑性变形区逐渐从拱顶、底向边墙转移,并可能在边墙处发生拉应力突增现象,突增幅度随埋深的增加而增大.隧洞的拱顶、边墙和拱底都会产生较大位移;随着埋深的增加和岩体的破碎,拱顶和拱肩的位移会超过其他部位.计算结果和已有的模型试验结果相比较,论证了研究方法和结论的合理性.
言志信黄文贵史盛
关键词:隧洞埋深塑性变形
地震作用下隧洞动力响应数值分析被引量:4
2013年
运用FLAC3D对某无衬砌土质隧洞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进行了研究,根据位移时程及剪应变增量的变化分析了其破坏机制和规律。计算结果表明:地震作用下由于隧洞临空面对地震波的放大效应,在离临空面一定距离的土体初始将产生一定的永久位移,之后随时间开始收敛,此处土体最终保持了稳定状态;而临空面附近的土体则完全处于屈服状态,位移不随时间收敛,一直向临空面滑移,直至破坏;最大剪应变增量首先出现在侧墙部位,随着地震的持续其范围迅速扩大并向拱顶延伸,同时在拱顶也出现最大剪应变区,当拱顶和侧墙最大剪应变区完全贯通时,隧洞就产生了整体破坏;剪应变增量随地震作用的时间而增大,但增长速率随着地震的持续而减小。研究结果为土质隧洞的抗震设计提供一定的借鉴。
言志信史盛江平黄文贵
关键词:隧道工程地震动力响应FLAC3D
地震作用下隧洞动力响应数值分析
运用FLAC对某无衬砌土质隧洞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进行了研究,根据位移时程及剪应变增量的变化分析了其破坏机制和规律。计算结果表明:地震作用下由于隧洞临空面对地震波的放大效应,在离临空面一定距离的土体初始将产生一定的永久...
言志信史盛江平黄文贵
关键词:隧道工程地震动力响应FLAC3D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