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8BFX081)
- 作品数:22 被引量:193H指数:12
- 相关作者:刘惠荣董跃陈奕彤杨凡李静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 北极环境治理的法律路径分析与展望被引量:13
- 2011年
- 北极国家的国内法不足以充分完成北极环境治理的任务,既存的国际法律、软法和相关机构在北极环境治理中所发挥的作用是有限的,不能实现对北极环境跨部门的、整体性的、生态系统为基础的治理。欧盟和美国将在北极环境治理中发挥与其他北极国家有所不同的作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也很难解决北极环境治理问题。在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北极理事会要实现对北极环境的综合治理需要改进其结构,促进环境法原则的实施,并最终形成稳定的,具有约束力的习惯法。
- 刘惠荣陈奕彤董跃
- 关键词:气候变化
- 西北航道的法律地位研究被引量:22
- 2009年
- 西北航道的法律地位问题逐渐成为北极地区乃至全世界关注的焦点,美国、加拿大等国提出了各自的官方主张,学者们也在理论上展开了激烈的争论。虽然西北航道不完全满足国际海洋法中国际海峡的成立标准,但基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较少的航行使用率也足以成就其国际海峡的地位,因此该航道应适用无害通过制和过境通行制。而未来解决西北航道的法律地位问题可以参考《斯匹次卑尔根群岛条约》所确立起的模式:即由加拿大行使主权,而各国享有实质等同于国家海峡的航行权利。
- 刘惠荣刘秀
- 关键词:西北航道国际海峡
- 保障我国北极考察及相关权益法律途径初探被引量:15
- 2010年
- 从目前北极国际事务的发展趋势来看,北冰洋沿岸国家以及其他北极考察大国越来越重视运用法律途径来确认、保障和拓展自身的北极权益,焦点领域主要集中在北极国际法地位、领土海域及大陆架划分、航道的归属与管辖、资源勘探与开发、环境保护等方面。我国近年来日益重视北极考察工作,但是从总体来看,相关研究及立法供给还无法满足保障我国北极权益的需要。探索我国北极考察及相关权益的法律途径,已经成为一项刻不容缓的重要工作。首先应当明确我国在北极法律秩序走向上的基本立场,之后从参与国际立法议程和拟定国内相关立法两个层面来开展有关的工作。
- 刘惠荣董跃侯一家
- 关键词:法律途径
- 美国北极政策研究被引量:23
- 2009年
- 随着气候变暖,北极冰层和冰川的融化,北极资源开采成本降低,北极圈的西北航道和北部海航道将连通大西洋与太平洋,成为航运贸易的"黄金"航线。美国作为北极国家之一,一直关注并努力维护其北极利益。自1983年第一部《美国北极政策指令》签发以来,美国在北极国家安全、能源开发、海上贸易、科学考察和环境保护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就。
- 白佳玉李静
- 北极群岛水域法律地位的历史性分析被引量:10
- 2010年
- 由于各国对西北航道的权属争议日趋激烈,加拿大北极群岛水域的法律地位也一再成为北极争端中的国际热点。在这样的国际背景之下,美加等国围绕北极群岛水域是否属于加国的历史性内水提出各自的官方主张。根据理论上对历史性水域法律地位和成立标准的界定,综合考虑美加两国立场,通过对历史性水域理论在北极群岛水域的适用分析可知,将北极群岛水域看作是加国的历史性内水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际意义。
- 刘惠荣刘秀
- 关键词:历史性水域西北航道
- 北极国家对北极考察管理制度之比较研究被引量:3
- 2010年
- 北极国家尤其是北冰洋沿岸国家对于北极考察都有较为完备的管理制度,并且通过立法加以保障。立法主旨主要是通过规范和推动北极考察达到提升对北极利用水平的目的。各国一般都设立了统筹各政府部门与北极考察有关工作的主管机构。管理制度的核心主要是对于考察活动的许可制度以及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我国在制定极地考察法规的过程中,一方面应当汲取这些制度中的先进经验,另一方面对于其中对外国考察活动的规制应当作出反应。
- 董跃许宁宁黄昇
- 关键词:北极考察法律规制
- 海洋法视角下的北极科考相关问题初探——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76条为例被引量:2
- 2010年
- 北极各国在北极进行海洋法相关数据的采集工作,是对UNCLOS第76规定的科考回应。科考技术在北极的应用虽然遭遇巨大挑战,但北极科考成果为大陆架权利的确认积累了科学依据,为潜在权利的发现和提出提供了新的路径,同时也引发了科考客观性、科考资源浪费、非北极国家权益如何保障等一系列问题。对此应充分发挥北极科考组织的作用;展开科考方面的国际合作;发挥非北极国家在北极组织中的作用以及加强非北极国家之间的合作;此外还需对海洋法公约进一步修订和完善。
- 刘玲赵颖张璐
- 关键词:科考海洋法
- 中国海洋权益法律保障视野中的极地问题研究被引量:6
- 2010年
- 近年来,对于中国海洋权益的法律保障日益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和重点问题。从研究现状来看,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对海洋权益的法律定义、我国管辖范围内海洋权益法律保障机制、我国和周边国家海域划界及岛屿归属相关法律问题等领域。但是从总体上讲,过于偏重于我国的既有权益和有争议权益,对于海洋事务新兴领域关注不够,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极地法律问题研究。在这些领域,很多理论问题有待明晰,各国相关权益均属待定状态,中国在法律及其他海洋事务上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因此,今后以极地问题为代表的国家管辖范围外海洋权益的界定与拓展应当成为我国海洋战略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
- 刘惠荣董跃
- 关键词:海洋权益法律保障
- 斯瓦尔巴群岛海域的法律适用问题研究——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为视角被引量:14
- 2009年
- 斯瓦尔巴群岛是北极地区的重要岛屿,1925年生效的《斯瓦尔巴群岛条约》在群岛上确立了"主权确定,共同开发"的原则,但是条约的适用范围并未涉及《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所确立的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制度。随着海洋法的发展,条约所建立的公平制度是否可以适用于群岛的上述区域,挪威与其他缔约国就此产生争议。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为视角,遵循《斯瓦尔巴群岛条约》的宗旨,对该条约作出目的性解释是解决群岛海域法律适用问题较为可行的方法。
- 刘惠荣张馨元
- 关键词: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 有关北极科学考察的国际海洋法制度研究被引量:12
- 2009年
- 海洋法作为适用于北极的国际法制度,为各国在北极开展科学考察规定了具体的权利和义务。主要集中在航行权、科学考察的许可程序和行为规范以及环境保护三个方面。其中《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构成了有关北极科学考察的海洋法制度的主体部分,并且奠定了其基本框架。此外,一些相关国际组织订立的"软法"性规范在规范北极科学考察行为上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总体上,在北极法律事务中科学考察是最容易开展国际合作和拟定统一规则的领域。
- 董跃宋欣
- 关键词:北极科学考察海洋法《联合国海洋法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