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12AA120902) 作品数:12 被引量:194 H指数:9 相关作者: 周毓荃 万蓉 付志康 徐桂荣 冯光柳 更多>> 相关机构: 中国气象局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天文地球 更多>>
风云卫星云结构特征参数反演及在人工影响天气中的应用 云的宏微观结构特性无论是对天气、气候以及人工影响天气等都是十分重要,特别是对于以播云催化为手段的人工影响天气更是至关重要。实时获取大范围云系宏微观结构物理特性参数。对于系统追踪把握不同动力条件下云系演变规律,开展精细天气... 周毓荃 陈英英 蔡淼 李琦 毛节泰关键词:反演 文献传递 北京“7.21”特大暴雨云降水结构及云雨转化特征 被引量:10 2015年 利用多普勒雷达资料、FY-2E静止卫星和MODIS极轨卫星反演产品,研究2012年7月21日北京特大暴雨的云降水结构及云雨转化特征。结果表明:降水过程三阶段的云降水垂直结构不同。1)在暖区对流降水阶段,降水以暖雨机制启动,雨滴在暖区存在深厚的碰并增长过程,暖雨过程对降水起主要贡献。随着云体的发展,冷雨过程加剧。T-Re分析表明,-10℃层以下云滴凝结碰并显著,-10℃层以上为深厚的冰相增长带,云顶以冰相大粒子为主,云水向雨水转化迅速。2)在锋面对流降水阶段,降水系统为高度组织化的"低质心"强降水液态MCC(Mesoscale Convective Complex)系统。回波强度在冰水混合层增长较快,冻结层是此阶段成雨微物理的关键层。降水粒子在暖云区碰并增长较快,而蒸发或破碎过程并不显著。3)在锋后降水阶段,0℃层附近冰晶粒子与云水的碰并增长较为明显。前期降水存在明显的雨滴蒸发过程。随着云体的发展,暖区云水含量较少,降水粒子不能有效碰并增长。 周毓荃 蒋元华 蔡淼关键词:特大暴雨 多普勒雷达 我国暴雨研究中新型探测资料反演技术及其应用 被引量:14 2014年 为提高暴雨预报准确度和精细度,暴雨研究从大尺度背景到中小尺度特征,从宏观结构到微观变化逐渐深入,暴雨野外科学试验在原有业务网观测模式上,逐步纳入不同新型探测系统以获取高时空分辨率、高精度、全方位的探测信息满足科研与业务的需求。综述了地基GNSS大气水汽观测,地基微波辐射计云水、温度和湿度观测,风廓线雷达测风,双偏振雷达云水粒子相态观测,毫米波雷达云观测获得的非常规探测资料在我国暴雨临近预报、暴雨机理分析、中尺度暴雨数值预报中的应用,简要回顾近年来这些新型探测遥感技术进展及其对暴雨野外科学试验的作用。思考新型探测资料在质量控制和精度描述规范化、二次产品开发提高业务应用效率、多源资料综合应用和深层次挖掘等方面亟待解决的问题,并初步探讨新型探测资料在暴雨预报研究应用中的未来发展趋势。 万蓉关键词:暴雨 微波辐射计 风廓线雷达 双偏振雷达 风廓线雷达资料同化在中尺度数值预报中的应用研究 本文分析了2012年11月30天风廓线雷达资料情况,并利用VAR‐LAPS系统作为资料同化系统,结合WRF模式,设计敏感性试验方案,从雷达观测资料分析、不同型号雷达资料同化后对初值场的作用、资料有效观测数目最多日和最少日... 李红莉 赖安伟 周志敏关键词:风廓线 资料同化 文献传递 云的垂直非均一性对卫星3.7μm通道反射率的影响 2013年 卫星3.7μm通道被广泛用于反演云粒子有效半径。为了解云的垂直非均一性对该通道反射率的影响,作者基于SBDART辐射传输模式,分别计算了有效粒子半径垂直连续变化分布下和垂直分层均一分布下的3.7μm反射率。结果表明对于有效粒子半径垂直连续变化分布的云,当云比较薄(光学厚度小于10)时,如果把有效粒子半径垂直非均一的云当作垂直均一的云进行反演,会出现一定的误差,该误差随着光学厚度的增大而减小。当云足够厚(光学厚度大于10)时,该误差小于10%,可以认为此处云粒子垂直结构的变化对3.7μm通道反射率没有影响。对于有效粒子半径垂直分层均一分布的云,当光学厚度比较大时,只有靠近云顶的"浅层"(即有效辐射层,其光学厚度约为3~10)的云参数变化才能对3.7μm反射率产生影响。有效辐射层的光学厚度与云上层有效粒子半径、太阳天顶角和卫星天顶角等因素呈反相关,与相对方位角无无明显的联系。 刘浩 周毓荃关键词:辐射传输模式 非均一性 利用雷达和卫星资料对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的云结构特征分析 被引量:40 2013年 利用FY-2D静止卫星、SWAN雷达产品和湖北随州CINRAD/SA雷达资料,结合局地分析预报系统LAPS、自动气象站资料和探空资料等,对2011年7月26日湖北随州一次强天气过程的云结构特征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对流云团的生长中心与雷达反射率因子大值区、云顶黑体亮温TBB低值区和陡变的温度梯度区相对应;云体的合并有助于对流云的发展和维持。单站雷达资料适用于局部回波的形态识别和动力场分析,在两次弓形回波过程个例中,第一次弓形回波产生了降雹,在发展强盛阶段,低层有弱回波区和较明显的入流缺口,出现速度模糊、风暴体倾斜的现象;而第二次则以强降水天气为主。与第二次相比,第一次弓形回波过程有更多、更快的能量聚集和更丰沛的垂直积分液态水含量,有利于冰雹的发生。FY-2D卫星反演的云顶温度和粒子有效半径之间的关系(T-Re)垂直分布显示,降雹的对流云中具有强烈的上升气流,使得粒子有效半径增长缓慢,晶化温度低,没有明显的碰并增长带和降水(雨胚增长)带。 陈英英 唐仁茂 李德俊 向玉春 袁正腾 王慧娟 蔡淼关键词:强对流云 弓形回波 对流有效位能 降水对地基微波辐射计反演误差的影响 被引量:37 2013年 利用武汉站高时间(3h)、高空间垂直(30m)分辨率探空资料和MP-3000A型地基微波辐射计资料,分析了降水对地基微波辐射计反演误差的影响,并对微波辐射计和探空的要素廓线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降水对两种设备的温度廓线和水汽密度廓线的相关性无明显影响,但对相对湿度廓线的相关性有较为明显的影响,其相关性在有降水时好于无降水时;整体上,微波辐射计的廓线误差在降水时大于无降水时,其温度、相对湿度和水汽密度廓线的平均偏差均值分别在1.0~2.5℃,6%~15%和0.08~1.75g.m-3之间,对应的均方差均值分别在1.3~1.6℃,14%~17%和1.28~1.85 g.m-3之间。另外,将不同高度上同时刻微波辐射计和探空的资料进行点对点对比发现,降水会严重破坏两种资料的正相关性,导致大部分高度上的廓线呈负相关,同时也明显增加了温度和水汽密度的平均偏差和均方差。 张文刚 徐桂荣 廖可文 卢洋 祝伟 冯光柳关键词:微波辐射计 探空 降水 误差分析 FY-3A三个通道资料反演水云有效粒子半径的研究 被引量:2 2013年 基于水汽吸收波段云的反射率主要依赖于云粒子大小的原理,利用SBDART辐射传输模式和FY-3A极轨气象卫星可见光红外扫描辐射计(VIRR)的通道3(3.7μm)、中分辨率光谱成像仪(MERSI)的通道6(1.64μm)和通道7(2.13μm)所提供的探测数据进行了水云有效粒子半径的反演和比较。发现,1.64、2.13和3.7μm三个通道均能定最反演有效粒子半径的大小,其中1.64和2.13μm通道对大粒子的敏感性较高,3.7μm通道在光学厚度较小时敏感性好。三个通道的有效粒子半径反演产品与MODIS有效粒子半径产品具有较好的相关性。 陈英英 熊守权 周毓荃 朱冰 毛节泰关键词:有效粒子半径 MODIS 受“碧利斯”影响的一次中尺度对流系统模拟研究 被引量:4 2012年 利用中尺度数值模式WRF(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 model)对2006年7月16—17日在我国华南沿海地区引发强降水的中尺度对流系统(mesoscale convective systems,MCS)活动进行了数值模拟,并结合观测资料对此次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此次MCS活动与0604号强热带风暴"碧利斯"减弱而成的热带低气压及西南季风密切相关。热低压为MCS的发生提供了动力抬升条件,西南季风则承担了输送水汽的角色,二者的持续结合,使华南大部地区中尺度对流系统不断发生和发展,形成强降水。2)该MCS具有明显的不对称结构,云体越向上越向南部伸展,云系主要分布在热低压的南部,呈东北—西南走向的带状。3)模式对此次MCS强降水过程的模拟效果较好,客观地反映了此次MCS的发展演变及雨带的分布状况。4)在广西境内的中尺度对流云团中云水含量较少,冰相粒子的比含水量值很大,主要的降水机制为冰晶降水机制。 闫非 李艳伟 周毓荃 王彦关键词:碧利斯 热低压 中尺度对流系统 暴雨 数值模拟 气压对GPS大气可降水量解算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21 2013年 基于香港卫星定位参考站网的实测气压及GPS观测数据,分析气压对天顶总延迟(ZTD)和天顶静力学延迟(ZHD)解算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GPS/MET的业务工作中,ZTD对GPS数据处理过程中所采用的气压参数的精度要求较低,甚至可以采用某些气压估计模型(如GPT模型)获得气压参数值;在对天顶静力学延迟参数进行估计时,则需采用精度较高的实测气压参数;对于气象台站和GPS测站位置不一致的情形,应根据两者之间的位置关系,作与高度相关的偏差改正,以便得到GPS测站上高精度的气压参数。 于胜杰 万蓉 付志康关键词:GPS气象学 气压 大气可降水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