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701016)

作品数:3 被引量:19H指数:2
相关作者:徐树建潘保田管清玉潘俊斌王涛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兰州大学临沂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天文地球

主题

  • 3篇粒度
  • 2篇沙尘
  • 2篇沙尘暴
  • 2篇尘暴
  • 1篇腾格里沙漠
  • 1篇剖面
  • 1篇自然降尘
  • 1篇粒度特征
  • 1篇粒径
  • 1篇黄土
  • 1篇黄土剖面
  • 1篇降尘
  • 1篇光释光
  • 1篇磁化率

机构

  • 2篇兰州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临沂师范学院
  • 1篇临沂大学

作者

  • 2篇潘俊斌
  • 2篇徐树建
  • 2篇管清玉
  • 2篇潘保田
  • 1篇李琼
  • 1篇邬光剑
  • 1篇王涛
  • 1篇李娜

传媒

  • 1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中国沙漠
  • 1篇自然科学进展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兰州市尘暴过程中降尘粒度特征探析被引量:1
2010年
通过对兰州市两次强度上有较大差异的尘暴样的采集、粒度分析及其与自然降尘样的对比研究,揭示出兰州市尘暴降尘粒度特性的一些细微特征。不论是自然降尘样还是尘暴样,皆以4~63μm的粉砂为主,说明粉砂粒级的颗粒是兰州地区自然降尘与沙尘暴所携带的主要组分;虽然含量甚微,但是尘暴样中存在近源低空气流所搬运的粒径(181.97~724.44μm)较大的粗颗粒物质。在粒径-体积百分含量曲线上,尘暴样基本上为三峰分布模式,区别于自然降尘样的双峰模式。同时,尘暴样具有向粗、细颗粒区间(尤其是细颗粒区间)延伸并富集的特点,尘暴强度越大,其延伸富集的程度也越明显,而且,随着尘暴强度的增大,其主峰的众数粒径呈减小趋势。
管清玉潘保田李琼帕提古丽.依明潘俊斌
关键词:沙尘暴自然降尘粒度
蓬莱黄土剖面光释光年代学及其沉积特征研究被引量:16
2011年
对山东半岛北部蓬莱林格庄黄土剖面进行了系统的野外考察,并进行了光释光测年以及粒度、磁化率指标分析。研究表明,磁化率的变化与不同粒级的百分含量具有一定的相关性,频率磁化率与粗颗粒含量基本呈一定的负相关。结合野外地层划分与光释光年代学测试可以将该剖面划分为3个黄土层和3个古土壤层,该剖面记录了末次间冰期以来该区气候和环境变化的历史。
徐树建王涛
关键词:光释光粒度磁化率黄土
腾格里沙漠南部(河西走廊东段)沙尘暴代用指标初探被引量:2
2009年
沙沟剖面蕴涵着上风向腾格里沙漠南部(河西走廊东段)沙尘暴形成与演化的丰富信息.文中通过对沙沟剖面3个样品组粒径—标准偏差的分析,发现各样品组都存在4个敏感粒组,由古土壤层向黄土层、砂层各敏感粒组呈现出变粗的趋势.在粒度分布模式上,沙沟剖面3个样品组存在分异,S1(平均)、L1(平均)均为双峰分布模式,L1(砂层)则为三峰分布模式,即多了一个较粗的第三峰(275.4—550μm),这与现代腾格里沙漠尘暴样的粒度分布模式相一致,而且古砂层第三峰所处的粒径范围恰好与其4个敏感粒度组分之一基本吻合.由于L1(砂层)是腾格里沙漠沙尘暴过程的直接产物,因此可以将沙沟剖面275.4—550μm的粒组含量作为腾格里沙漠南部(河西走廊东段)沙尘暴的敏感代用指标.
管清玉潘保田徐树建邬光剑李娜赵明徐先英潘俊斌
关键词:腾格里沙漠沙尘暴粒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