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701055)

作品数:18 被引量:305H指数:12
相关作者:杨秀春徐斌李金亚金云翔于海达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农业科学
  • 6篇天文地球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0篇草原
  • 6篇遥感
  • 4篇遥感监测
  • 4篇植被
  • 4篇植被指数
  • 4篇生物量
  • 3篇遥感估算
  • 2篇地上生物量
  • 2篇雪深
  • 2篇沙化
  • 2篇土地利用
  • 2篇气候
  • 2篇西部草原
  • 2篇牧区
  • 2篇荒漠化
  • 2篇积雪
  • 2篇积雪深度
  • 2篇归一化植被指...
  • 2篇草原沙化
  • 2篇长势

机构

  • 18篇中国农业科学...
  • 7篇中国科学院
  • 4篇西南交通大学
  • 2篇新疆农垦科学...
  • 2篇中国科学院研...
  • 2篇中国科学院植...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国家林业局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作者

  • 17篇杨秀春
  • 14篇徐斌
  • 11篇李金亚
  • 10篇金云翔
  • 7篇于海达
  • 6篇高添
  • 6篇马海龙
  • 5篇李亚云
  • 4篇朱晓华
  • 4篇曹云刚
  • 2篇王道龙
  • 2篇赵莉娜
  • 2篇张济
  • 1篇李润林
  • 1篇覃志豪
  • 1篇郭鹏
  • 1篇杨智
  • 1篇刘海启
  • 1篇宋冬梅
  • 1篇张茜

传媒

  • 6篇地理研究
  • 3篇地理科学进展
  • 1篇科技导报
  • 1篇中国沙漠
  • 1篇草业学报
  • 1篇地理科学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灾害学
  • 1篇中国科学:生...
  • 1篇地球信息科学...
  • 1篇Resear...

年份

  • 5篇2013
  • 3篇2012
  • 6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土地利用类型结构的多尺度转换特征被引量:25
2008年
尺度一直是LUCC到GLP研究所关注的重要问题。以不同比例尺的辽宁省土地利用数据为例,以贵州省土地利用数据进行验证,系统探讨了土地利用类型结构在不同尺度间可能存在的转换特征。结论如下:(1)辽宁省土地利用的分形结构跨1∶10万、1∶50万、1∶100万这3个比例尺客观存在;(2)对不同比例尺的同一区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而言,各土地利用类型分维在不同比例尺之间存在的响应关系并不一致,某些土地利用类型的分维随着比例尺由1∶10万向1∶50万再向1∶100万的变小,分维呈现变大趋势,而某些土地利用类型的分维随比例尺的变化并不如此,所以,对于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而言存在一定的差别,不可一概而论;(3)不同尺度间的土地利用类型结构只能够在两两连续间隔的两种比例尺土地分维之间建立起关系显著的定量关系模型。所得结论对科学认知土地结构空间配置的多尺度特征以及建立相应尺度转换模型具有积极的参考意义。
朱晓华李亚云
关键词:土地利用类型多尺度分形分维
锡林郭勒盟草原沙化动态变化及驱动力分析——以正蓝旗为例被引量:17
2011年
以地处浑善达克沙地腹地的正蓝旗为研究区,以TM/ETM+影像数据为基础,利用动态度、栅格运算等方法,对该区1980年代以来四个时期的草原沙化状况及其空间动态变化进行了监测分析,并探讨了正蓝旗草原沙化变化与降雨、温度、人口和牲畜等数据的关系。结果表明:(1)三级沙化草地及未沙化草地间的相互转换主导着草原沙化发展或是逆转的方向;(2)中度沙化草地的变化方向对草原沙化发展的方向及沙化结构影响作用突出;(3)沙化发展区主要分布在赛音呼都嘎苏木东南部以及桑根达来镇东部;(4)自然因素作为草原沙化的环境背景并无明显变化,畜牧、沙化治理政策等人为因素是草原沙化逆转或发展的主导因子。
李金亚徐斌杨秀春金云翔李亚云张济赵莉娜李润林
关键词:草原沙化遥感
青藏高原草地生态系统生物量碳库研究进展被引量:15
2012年
准确认识青藏高原草地生物量碳库及其变化规律对研究区域碳循环与合理利用草地资源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综述相关文献,将青藏高原草地生物量碳库的研究方法与结果概括如下:①当前草地生物量碳库的估算方法主要有4种:文献记录法、实地调查法、遥感—植被指数法和过程模型法等,而估算方法、采样标准与地下生物量估算是导致结果差异的主要因素;②文献结果显示,青藏高原草地生物量的平均碳密度为223 g/m2,碳库为277TgC(1Tg=1012g);③采用遥感的估算结果表明,近20年来青藏高原草地地上生物量碳库呈增加的趋势,总体处于碳汇状态;④影响青藏高原草地地上生物量的主要因子是降水量,温度对生物量的影响还存在不确定性,人为干扰也是影响草地生物量的重要因素。目前青藏高原草地生物量碳库的研究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应从基础观测数据、遥感模型算法与碳—氮—水耦合过程模拟等方面开展更为深入的研究。
高添徐斌杨秀春金云翔马海龙李金亚于海达
关键词:青藏高原高寒草地气候变化
辽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研究及其进展被引量:15
2008年
土地荒漠化是目前全球面临的重大生态环境问题之一,因此研究土地荒漠化问题就具有迫切的现实需求。通过系统概述辽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的相关研究进展,明确了辽西北地区生态屏障作用未受到足够地重视,并指出了该区域土地荒漠化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研究方向,得出应用景观生态学等理论、方法和3S等技术手段来研究土地荒漠化问题。
杨秀春朱晓华徐斌李亚云
关键词:生态环境土地荒漠化
内蒙古西部草原地上生物量的遥感估算被引量:10
2013年
利用2005—2011年内蒙古西部草原756个地面调查样方与2001—2011年MODIS-NDVI数据集,建立统计模型,估算了内蒙古西部草原地上生物量,并探索了地上生物量与气候因子的关系。结论如下:①内蒙古西部草原地上生物量2001—2011年均值为5.27Tg(1Tg=1012 g)。2001—2011年间,内蒙古西部草原地上生物量呈波动状态且略有下降趋势。②内蒙古西部草原地上生物量的空间差异显著,总体自东南向西北逐步降低。③内蒙古西部草原地上生物量年际波动的主要驱动因子是1—7月的降水量,而与同期气温无显著关系;降水量同样是决定地上生物量空间分布的重要因素,而气温的影响较弱。本研究的估值仍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主要来源于样方的采集标准差异、样方生物量的折算偏差、灌木生物量的低估与遥感数据集误差。
高添徐斌杨秀春金云翔马海龙李金亚于海达
关键词:草原归一化植被指数地上生物量气候因子
不同沙化程度草原地下生物量及其环境因素特征被引量:22
2013年
为探讨草原沙化演替过程中地下生物量的变化规律,以内蒙古正蓝旗温性草原区为例,采用样地调查方法,研究了不同沙化程度草地地下生物量的垂直分布格局及其土壤环境特征。结果表明,1)草地地下生物量由土壤表层向深层急剧下降,总体呈"T"形分布,0~30cm土层地下生物量占总地下生物量的80%以上;随着草原沙化程度的加剧,地下生物量呈显著下降趋势(P〈0.05),未沙化草地、轻度沙化草地、中度沙化草地、重度沙化草地的地下生物量平均密度分别为2 598.67,2 318.45,390.26,117.25g/m2。2)土壤温度随深度的增加而降低,30cm以下土壤温度基本保持稳定;沙化草地深层土壤含水量略高于表层含水量,未沙化草地土壤保水能力优于沙化草地。3)在草原沙化演替进程中,土壤理化性质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与未沙化草地相比砂粒含量显著增加(P〈0.05),沙化草地砂粒含量占90%以上;温性草原土壤pH值总体属于中性,各类型沙化草地间差异不显著(P〉0.05);随着沙化程度的加剧,土壤有机质、全氮和速效氮含量均值较未沙化草地显著下降(P〈0.05)。
金云翔徐斌杨秀春李金亚马海龙高添于海达
关键词:地下生物量草原沙化环境因素
三江源区MODIS植被指数时空分布特征被引量:16
2011年
利用16天合成的250m分辨率的MODIS数据,对三江源区NDVI和EVI植被指数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系统性的研究。结果表明:NDVI和EVI空间分布呈现出由东南向西北逐步下降的趋势。植被指数随季节呈现出规律变化,最高值出现在8月。不同海拔高度两种植被指数对植被覆盖情况的指示作用比较一致。植被类型的NDVI与EVI的差异随植被指数值的增大而增大,而EVI比NDVI对植被变化的表征更为稳定。对植被指数与气象要素的关系研究表明,月平均气温和月平均降水量与植被指数呈现明显的相关关系,植被指数对降水量存在滞后性而对月平均气温不存在滞后现象。降水量在植被生长中的作用要大于气温。
宋冬梅张茜杨秀春郭鹏温少妍
关键词:MODIS植被指数数字高程模型
The aboveground biomass of desert steppe and its spatiotemporal variation in western Inner Mongolia被引量:3
2013年
A precise understanding of the aboveground biomass of desert steppe and its spatio-temporal variation is important to understand how arid ecosystems respond to climate change and to ensure that scarce grassland resources are used rationally. On the basis of 756 ground survey quadrats sampled in western Inner Mongolia steppe in 2005-2011 and remote sensing data from the Moderate 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radiometer (MODIS)-the 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 (NDVI) dataset for the period of 2001-2011-we developed a statistical model to estimate the aboveground biomass of the desert steppe and further explored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aboveground biomass and climate factors. The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s: (1) the aboveground biomass of the steppe in the research area was 5.27 Tg (1 Tg=1012 g) on average over 11 years; between 2001 and 2011, the aboveground biomass of the western Inner Mongolia steppe exhibited fluctuations, with no significant trend over time; (2) the aboveground biomass of the steppe in the research area exhibits distinct spatial variation and generally decreases gradually from southeast to northwest; and (3) the important factor causing interannual variations in aboveground biomass is precipitation during the period from January to July, but we did not find a significant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boveground biomass and the corresponding temperature changes. The precipitation in this period is also an important factor influencing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aboveground biomass (R2 =0.39, P<0.001), while the temperature might be a minor factor (R2 =0.12, P<0.01). The uncertainties in our estimate are primarily due to uncertainty in converting the fresh grass yield estimates to dry weight, underestimates of the biomass of shrubs, and error in remote sensing dataset.
Tian GaoBin XuXiuChun YangYunXiang JinHaiLong MaJinYa LiHaiDa Yu
关键词:地上生物量荒漠草原归一化植被指数西部草原
基于AMSR-E数据的中国北方草原雪深遥感监测
:积雪深度是积雪监测中的一个重要参数,对于确定雪灾的范围和程度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AMSR-E数据,以中国北方九省区草原为监测区域,相关结论如下:(1)2008年10月上旬~2009年3月下旬,内蒙古、辽宁、吉林、黑...
杨秀春曹云刚徐斌李金亚
关键词:积雪深度
基于AMSR-E数据的中国北方草原雪深遥感监测
积雪深度是积雪监测中的一个重要参数,对于确定雪灾的范围和程度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AMSR-E数据,以中国北方九省区草原为监测区域,相关结论如下:(1)2008年10月上旬009年3月下旬,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
杨秀春曹云刚徐斌李金亚
关键词:积雪深度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