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201202266)

作品数:2 被引量:8H指数:2
相关作者:杨蕾张云飞马欣程颖李弘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卫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再灌注
  • 1篇早期护理
  • 1篇早期护理干预
  • 1篇造影
  • 1篇肾功能
  • 1篇肾功能衰竭
  • 1篇鼠肝
  • 1篇术后
  • 1篇天冬氨酸氨基...
  • 1篇缺血
  • 1篇缺血再灌注
  • 1篇外伤
  • 1篇外伤术后
  • 1篇护理
  • 1篇护理干预
  • 1篇急性肾功能
  • 1篇急性肾功能衰...
  • 1篇功能衰竭
  • 1篇灌注
  • 1篇腹部

机构

  • 2篇中国医科大学...

作者

  • 2篇杨蕾
  • 1篇王海燕
  • 1篇方莉
  • 1篇张娜
  • 1篇李弘
  • 1篇程颖
  • 1篇马欣
  • 1篇张云飞

传媒

  • 1篇中华器官移植...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3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大鼠肝缺血再灌注后超声造影峰值强度与肝脏损伤程度之间的关系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 探讨大鼠肝缺血再灌注后超声造影峰值强度与肝脏损伤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Pringle's法建立肝脏缺血15 min再灌注模型,应用超声造影观测再灌注后lh、6h、24 h各时间点肝脏造影剂的灌注状态,记录峰值强度(PI).并对PI与评价肝脏损伤程度的肝功能指标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及肝组织病理学评分(Suzuki标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肝再灌注后1h至24 h超声造影峰值强度均降低,以6h降低最显著;ALT在再灌注后1h最高,以后逐渐降低;AST在lh无变化,6h最高,24 h降低;肝脏组织病理学显示再灌注后1h肝组织发生轻度损伤,6h发生重度损伤,24 h损伤较6h减轻,表现为中重度损伤;超声造影峰值强度与AST及病理损伤程度具有较好负相关性,而与ALT负相关性较差.结论 超声造影峰值强度与肝脏的损伤程度有关,峰值强度越低,损伤程度越重,这些可能对肝移植术后早期评估有价值.
李弘程颖杨蕾张云飞
关键词:超声造影肝脏缺血再灌注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预防单纯腹部外伤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早期护理干预被引量:4
2013年
回顾我院收治的单纯腹部外伤急诊手术2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预防单纯腹部外伤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作用。术前做好病情观察,积极做好必要的手术准备。术后重点对腹腔感染和腹内高压进行护理干预,并做好心理护理,对预防单纯腹部外伤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至关重要。
王海燕马欣方莉张娜杨蕾
关键词:腹部损伤肾功能衰竭护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