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500133)
- 作品数:8 被引量:25H指数:3
- 相关作者:赵琳王栓科刘佳董平王军胜更多>>
- 相关机构: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兰州大学甘肃省中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组织工程骨膜异体体内成骨修复兔骨缺损的初步观察被引量:14
- 2008年
- 目的探讨以兔BMSCs和猪SIS复合构建的组织工程骨膜,在异体兔体内成骨的可行性。方法取新西兰大白兔BMSCs与SIS复合构建组织工程骨膜。选2月龄新西兰大白兔12只,制备双侧桡骨1.5~2.0cm缺损模型。随机选一侧植入组织工程骨膜,作为实验组;另一侧仅植入单纯SIS,作为对照组。术后观察动物一般情况,4周后摄X线片观察,取骨缺损中段标本行HE及Masson染色观察。结果两组动物术后饮食及日常活动基本正常;伤口无红肿、溢脓等;伤肢基本能负重行走。X线片观察:实验组骨缺损处有长条状新生骨形成,密度与正常骨相同,新生骨桥接骨缺损;对照组骨缺损无骨形成征象,骨缺损处密度与周围软组织影相近。组织学观察:实验组骨缺损处有新骨形成,骨组织中可见血管腔及不规则髓腔样结构;未见明显异物巨噬细胞及淋巴细胞浸润征象;对照组骨缺损处仅为胶原瘢痕组织,无骨组织形成。结论以SIS和BMSCs构建的组织工程骨膜在同种异体体内可以成骨,有修复骨缺损的可行性。
- 赵琳史志勇周晟贾有福刘佳王军胜
- 关键词:BMSCSSIS骨缺损
- 以小肠黏膜下层基质为支架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构建组织工程仿生骨膜:在兔体内的成骨及其血管化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探讨组织工程仿生骨膜同种异体内成骨修复骨缺损及其血管化的可能性。方法:以猪小肠黏膜下层基质为支架复合体外培养的新西兰大白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构建组织工程仿生骨膜。2个月龄新西兰大白兔12只,制备双侧桡骨临界骨缺损模型。随机选一侧植入组织工程仿生骨膜,作为实验组;另一侧仅植入单纯小肠黏膜下层基质,作为对照组。植入后观察动物一般情况;植入4周时,以四环素荧光标记法、甲醛-墨汁灌注法,观察工程骨组织的血管化情况,同时以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新骨组织形成。结果:术后动物饮食及日常行为基本正常;伤口无红肿、溢脓等。大体标本观察见实验侧骨缺损得到初步修复,而对照侧骨缺损未修复。四环素荧光标记及组织学染色均证明实验侧骨缺损处有新生骨组织;甲醛-墨汁灌注标本检测证明工程骨组织中有较丰富的血管形成。结论:所构建的组织工程仿生骨膜在同种异体体内可以成骨,并可血管化成活。
- 赵琳王栓科董平王军胜刘佳郝俊龙吴萌
- 关键词:骨膜血管化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异体移植免疫反应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07年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具有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其免疫抑制作用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兴趣。大量资料表明,MSC能在同种异基因,甚至异种基因的环境中长期存活,并且保持它的多向分化潜能。这一特性使MSC异体移植预防和治疗免疫性疾病成为可能。因此有必要从问充质干细胞的低免疫原性、灯免疫细胞及补体系统的调节和诱导抑制性免疫微环境等方面探讨BMSC避免同种异体移植排斥反应的可能机制。
- 王军胜
- 关键词:间充质干细胞异体移植免疫调节
- 间充质干细胞的细胞表型及免疫学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07年
- 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多分化潜能,参与构成骨髓的微环境,分泌大量细胞因子支持造血。最近的研究显示间充质干细胞免疫表型呈现动态的表达;同种异体细胞移植免疫排斥由于移植抗原差异而引起,但同种异体间充质干细胞却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综述了其可能的机制及作为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的间充质干细胞具有独特的生物学特性。
- 刘佳王栓科赵琳
- 关键词:间充质干细胞免疫表型免疫抑制
- 组织工程化生物活性骨膜应用于兔腰椎横突间的融合被引量:1
- 2010年
- 背景:脊柱后路融合是在特殊解剖、特殊生物学作用下的骨性融合过程,影响因素很多,对融合材料的选择考虑因素亦很多。近年随着骨组织工程学的发展,种子细胞复合支架材料体外构建组织工程化骨膜有望解决这一临床难题。目的:评价体外构建组织工程化生物活性骨膜为骨移植替代物应用于兔腰椎横突间融合的效果。方法:体外构建组织工程化生物活性骨膜植入24只健康成年新西兰大白兔腰椎横突间,每只兔子取3个横突间隙(Left L4,5,6,Right L4,5,6)植入3种材料。复合支架组Right L4,5植入诱导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猪小肠黏膜下层、单纯支架组Right L5,6植入无细胞支架即单纯小肠黏膜下层、自体髂骨组Left L5,6植入自体髂骨。术后12周处死动物进行大体标本、影像学、组织学观察。结果与结论:大体标本比较复合支架组、自体髂骨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与单纯支架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义,影像学观察复合支架组、自体髂骨组上下横突间可见明显有骨小梁通过,单纯支架组未见骨密度影。复合支架组Ⅰ型胶原、骨钙素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强阳性,与自体髂骨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单纯支架组未见阳性表达。实验提示利用猪小肠黏膜下层复合经诱导后向成骨细胞转化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构建组织工程化生物活性骨膜是横突间融合骨移植的良好替代物。
- 白登彦袁治国赵琳夏亚一
- 关键词:小肠黏膜下层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脊柱融合
- 冻存对组织工程骨膜生物活性的影响
- 2008年
- 目的观察冻存复苏过程对组织工程骨膜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新西兰大白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与猪小肠黏膜下层(SIS)构建组织工程骨膜。冻存后复苏培养,扫描电镜(SEM)观查复苏后种子细胞生长状况、噻唑蓝(MTT)比色法绘生长曲线、钙-钴法检测碱性磷酸酶(ALP)、生物化学法定量分析ALP的表达。结果冻存复苏后BMSCs仍能在SIS上保持良好的生长状况;组织工程骨膜复苏后成骨诱导培养5d时ALP含量达峰值,10~15d时稳定在较低的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组织工程骨膜冻存复苏后仍保持较稳定的生物活性。
- 赵晓非王栓科赵琳董平刘京升张海宏
- 关键词:骨髓冻存间充质干细胞小肠黏膜下层骨膜
- 组织工程化生物活性骨膜及种子细胞生物学特性研究被引量:1
- 2008年
- 我们应用猪小肠黏膜下层(SIS)作支架,分别复合不同的种子细胞体外构建组织工程化生物活性骨膜,进行生物学特性研究。
- 王昕夏亚一赵琳万麟董平
- 关键词:细胞生物学特性组织工程化种子细胞骨膜小肠黏膜下层体外构建
- 骨髓基质干细胞复合小肠黏膜下层体内异位成骨的研究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小肠黏膜下层构建组织工程骨膜的异位成骨能力。方法将常规方法培养的BMSCs与SIS复合(M1组)及进行成骨诱导培养BMSCs与SIS复合(M2组)植入兔(n=8)背部肌袋内作为实验组,以单纯SIS作为阴性对照。术后4、8、12周观察其成骨情况。结果BMSCs在SIS支架上黏附、生长良好。植入体内4、8、12周,M2、MI、SIS组成骨量分别为(25.08±0.79)%、(18.81±0.42)%和(13.98±1.86)%,各指标M2组高于M1或SIS组(P〈0.05),M1组高于SIS组(P〈0,05)。随着时间的延长,两实验组成骨量逐渐增加(P〈O.05),SIS组的成骨量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BMSCs与SIS复合构建组织工程骨膜在体内有异位成骨作用,而且经过成骨诱导的组织工程骨膜成骨作用更加明显。
- 刘燕青赵琳王栓科万麟刘京升郝俊龙
- 关键词:间充质干细胞小肠黏膜下层异位成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