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辽宁省科学技术基金(20042189)

作品数:4 被引量:4H指数:1
相关作者:菅凌燕姜清华邓晶晶徐英宏李玉灵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科学技术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药代
  • 2篇药代动力学
  • 2篇芍药
  • 2篇芍药苷
  • 2篇赤丹丸
  • 1篇液相
  • 1篇液相色谱
  • 1篇正交
  • 1篇正交设计
  • 1篇指纹
  • 1篇指纹图
  • 1篇指纹图谱
  • 1篇色谱
  • 1篇中芍药苷
  • 1篇相色谱
  • 1篇高效液相
  • 1篇高效液相色谱
  • 1篇HPLC指纹

机构

  • 4篇中国医科大学

作者

  • 4篇姜清华
  • 4篇菅凌燕
  • 2篇徐英宏
  • 2篇邓晶晶
  • 1篇高振洲
  • 1篇李玉灵

传媒

  • 2篇中华中医药学...
  • 1篇中草药
  • 1篇山西医药杂志...

年份

  • 2篇2012
  • 1篇2009
  • 1篇2008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赤丹丸提取工艺的研究
2008年
目的:研究赤丹丸新的制备工艺,优选最佳提取条件,为制备新剂型奠定基础。方法:以方中君药赤芍、丹参的主要成分芍药苷和丹参酮ⅡA的含量为检测指标,用正交试验考察了3种因素[醇的浓度(A)、溶媒量(B)、回流时间(C)]对其提取工艺的影响。结果:赤丹丸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8倍量的70%乙醇回流3次,每次1.5h;再用8倍量的水煎煮3次,每次1.5h。结论:此工艺得到的提取物中有效成分含量较高、稳定、重现性好。可为赤丹丸的进一步开发提供参考。
姜清华高振洲徐英宏菅凌燕
关键词:赤丹丸正交设计芍药苷
丹参酮ⅡA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2年
综述国内外关于血浆中丹参酮ⅡA的提取方法、检测方法,临床前药动学及人体药动学的研究进展,为丹参酮ⅡA的组织分布及代谢研究提供参考。
姜清华邓晶晶菅凌燕
关键词:药代动力学
赤丹丸中芍药苷在大鼠体内各组织的分布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建立芍药苷在大鼠组织中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比较配伍前后大鼠各组织中芍药苷浓度的变化,考察赤丹丸中芍药苷在大鼠各组织分布状况的改变。方法建立HPLC法测定芍药苷在大鼠组织中的含量。色谱仪:Agilent 1100;色谱柱:Diamonsil C18(150mm×4.6mm,5μm);检测波长:230nm;流速:1mL/min;流动相:甲醇-磷酸水梯度洗脱。结果赤芍组中芍药苷在各组织中的分布特征为肺>肾>卵巢>子宫>脾>心>肝,赤丹丸组中芍药苷在各组织中的分布特征为肺>子宫>肾>心>卵巢>肝>脾。赤丹丸组大部分组织中芍药苷含量大于赤芍组,子宫和卵巢更为明显。结论芍药苷在各组织中的浓度较赤芍组明显升高,赤丹丸的配伍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芍药苷在组织中的分布。子宫和卵巢中芍药苷的含量也较大。
姜清华邓晶晶菅凌燕
关键词:芍药苷药代动力学赤丹丸
赤丹胶囊的HPLC指纹图谱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建立了赤丹胶囊制剂的HPLC指纹图谱,用于控制赤丹胶囊的质量。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Zorbax Extend-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磷酸调pH3.0),梯度洗脱;体积流量为1mL/min;检测波长为254nm;柱温为20℃;进样量为10μL。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的操作规范(版本2004A)计算。结果该制剂10批的指纹图谱相似度都达到0.90以上,制剂生产工艺稳定可行。结论本法可作为赤丹胶囊质量控制方法。
徐英宏姜清华菅凌燕李玉灵
关键词:指纹图谱高效液相色谱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