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2006FY111000-1)

作品数:4 被引量:35H指数:3
相关作者:陆永跃曾玲梁广文许益镌席银宝更多>>
相关机构:华南农业大学安徽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红火蚁
  • 2篇荔枝
  • 2篇荔枝园
  • 2篇耐寒
  • 1篇嗅觉反应
  • 1篇驯化
  • 1篇园土
  • 1篇土壤
  • 1篇土壤理化
  • 1篇土壤理化性
  • 1篇土壤理化性质
  • 1篇群落
  • 1篇群落多样性
  • 1篇种群
  • 1篇自然种群
  • 1篇稳定性
  • 1篇无脊椎动物
  • 1篇小蜂
  • 1篇理化性质
  • 1篇荔枝园土壤

机构

  • 5篇华南农业大学
  • 2篇安徽农业大学

作者

  • 4篇曾玲
  • 4篇陆永跃
  • 3篇许益镌
  • 3篇梁广文
  • 2篇席银宝
  • 1篇麦俊伟
  • 1篇黄俊

传媒

  • 2篇环境昆虫学报
  • 1篇生态学报
  • 1篇昆虫学报

年份

  • 2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热带火蚁工蚁耐寒能力的测定被引量:2
2009年
测定了低温处理后热带火蚁Solenopsis geminata(Fabricius)工蚁的存活情况以评价其耐寒能力。热带火蚁工蚁低温下的存活率T与低温暴露温度T和暴露时间t之间的关系均符合逻辑斯缔曲线方程。当处理时间为0.5 h,热带火蚁在-8℃时存活率为5.33%;当处理时间为1 h、2 h和4 h,工蚁在处理温度分别为-9℃、-8℃和-8℃才可全部致死。当处理温度为-7℃,需要经过14 h工蚁才全部死亡,在-8℃,需要35 min。结果表明,热带火蚁工蚁在低温暴露0.5 h条件下LTP50和LTP90为-7.39℃和-7.85℃,相差0.46℃;当暴露时间为4 h时,热带火蚁工蚁的致死敏感高温区为-7.15℃^-7.54℃,相差仅为0.39℃。当热带火蚁工蚁暴露于-7℃的低温时,LT50和LT90分别为8.54 h和13.77 h;而当暴露于-8℃的的低温时,LT50和LT90分别为8.74 min和19.14 min。
许益镌曾玲陆永跃
关键词:工蚁耐寒能力
红火蚁自然种群耐寒性的研究被引量:17
2009年
为综合评价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 Buren的抗寒能力,依据2005-2006年在深圳野外获得的红火蚁自然种群测定了其不同品级及虫态的过冷却点和低温处理后的存活率。研究结果表明:红火蚁各品级及其3个虫态的过冷却点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工蚁与雌、雄有翅蚁之间的过冷却点不存在差异,而雌、雄有翅蚁之间的过冷却点存在差异;不同虫态过冷却点大小依次为蛹(成虫(幼虫。红火蚁自然种群在越冬前后存在过冷却点波动的现象,表现为从10月份开始红火蚁野外种群的过冷却点开始逐渐下降,在2月份达到最低,为-12.68℃,3月份回升到-9.51℃。红火蚁低温下的存活率S^T与低温暴露温度T和暴露时间t之间的关系均符合逻辑斯谛曲线方程。当处理时间为0.5h,红火蚁在-14℃时存活率为15.3%;当处理时间为1,2和4h,工蚁在处理温度分别为-13,-9和-9℃才可全部致死。当处理温度为-10℃,需要经过240min工蚁才全部死亡,在-11℃,则需要120min。相同低温的不同变幅和持续作用对工蚁的存活有较大的影响。总体来说,经过相同的处理时间,低温变幅越大存活率越低,而且存活率降至0所需要的时间也不同,4±9℃处理时在经过9d即降为0,而4±0℃处理则要长于15d。与对照相比,4±6℃和4±9℃处理4d能显著提高工蚁在低温下的存活率。结果提示,不同变幅的持续低温作用对红火蚁的抗寒能力有着驯化作用,红火蚁对极端气候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许益镌陆永跃黄俊曾玲梁广文
关键词:红火蚁自然种群耐寒性过冷却点驯化
红火蚁对荔枝园无脊椎动物群落多样性及稳定性的影响被引量:17
2010年
对红火蚁发生区和对照区荔枝园无脊椎动物群落多样性的研究表明:红火蚁发生区的荔枝园树冠、地面植被、地表及土壤中的无脊椎动物群落的物种数和个体数都较对照区出现了明显的下降,群落结构特征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群落及各亚群落的物种多样性﹑物种丰富度减小,优势度﹑优势集中性上升,群落由稳定走向波动,群落可侵入性进一步增强。在荔枝树冠,受红火蚁捕食或其它作用影响而明显减少的害虫种类主要是一些鳞翅目幼虫,天敌主要包括广斧螳Hierodulapatellifera(Serville)、锥盾菱猎蝽Isyndus reticulatesSt、中华草蛉Chrysopa sinica Tieder、平腹小蜂Anastatus japonicus、斜纹猫蛛Oxyopessertatus(L.Koch)及白条锯足蛛Runciniaal bostriata Boes.et Str.等。在地面植被上,受红火蚁影响的害虫种类主要是一些鳞翅目夜蛾科的幼虫,天敌种类主要包括中华大刀螳Tenodera aridifolia sinensis、丽眼斑螳Creobroter gemmata(Stoll)、中华草蛉Chrysopasinica Tieder、线纹猫蛛Oxyope slineatipes(L.Koch)及草皮逍遥蛛Philodromus cespitum(Walckenaer)等。但值得注意的是,在红火蚁轻度发生区,地面植被上的四斑月瓢虫Chilomenes quadriplaglata Swartz和六斑月瓢虫Menochilus sexmaculata Fabricius的种群数量却出现增加。在荔枝园地表及土壤中的无脊椎动物中,以步甲﹑隐翅甲等作为生物指示物反映环境条件变化的物种受影响下降明显。但在红火蚁轻度发生区,一些种类(如独角仙Xylotrupes gideon L幼虫)与红火蚁存在互利共生的关系,其数量非但没有减少,反而有所增加,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对荔枝园有害生物防治的难度。相关分析的研究表明,红火蚁种群数量与荔枝园无脊椎动物群落各特征指数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其中与重度发生区地表及土壤无脊椎动物群落各特征指数高度相关。红火蚁发生区无脊椎动物群落多样性的主成分分析表�
席银宝陆永跃梁广文曾玲许益镌
关键词:红火蚁荔枝园
刺桐姬小蜂对5(品、变)种刺桐的嗅觉反应
刺桐姬小蜂Quadrastichus erythrinae Kim是刺桐属植物的重要害虫,该虫在植物幼嫩部位及生长点产卵。幼虫取食植物刺激植物组织膨大形成虫瘿。刺桐是重要的园林绿化植物,从不同种刺桐植物被刺桐姬小蜂的危害...
麦俊伟徐广晖梁琼超吴伟坚
关键词:刺桐姬小蜂嗅觉反应
文献传递
红火蚁入侵对荔枝园土壤性理化质的影响被引量:7
2010年
对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 Buren荔枝园发生区土壤理化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类红火蚁不同发生区之间、红火蚁蚁巢4个不同方位之间以及距红火蚁蚁巢中心不同距离之间的土壤各项理化性质均有显著的差异(p<0.01)。从对照区、轻度发生区到重度发生区土壤粘粒变得越来越细,酸性逐渐升高。土壤有机质、碱解N、有效P的含量在轻、重度发生区较对照区分别下降了29.0%与39.9%、42.1%与53.6%、43.3%与52.6%,但速效K的含量在轻、重度发生区较对照区则分别升高了8.5%与34.0%。此外,在红火蚁发生区,蚁巢上的土壤理化性质与蚁巢以外的土壤理化性质明显不同(p<0.01)。蚁巢上的土壤明显比蚁巢以外的土壤酸性强。土壤有机质、碱解N、有效P的含量在蚁巢上明显最小,但土壤速效K的含量在蚁巢上明显最高。蚁巢不同方位上土壤的理化性质相对差异较小,红火蚁在荔枝园的分布存在一定的空间随机性。
席银宝陆永跃曾玲梁广文
关键词:红火蚁土壤理化性质荔枝园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