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辽宁省博士科研启动基金(20111094)

作品数:8 被引量:21H指数:2
相关作者:任丽楠郭晓钟李宏宇邵晓冬邹德莉更多>>
相关机构:沈阳军区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双气囊
  • 3篇双气囊小肠镜
  • 3篇小肠
  • 3篇小肠镜
  • 3篇肠镜
  • 3篇出血
  • 2篇胰腺
  • 2篇胰腺癌
  • 2篇胰腺肿瘤
  • 2篇诊治
  • 2篇诊治分析
  • 2篇肿瘤
  • 2篇腺癌
  • 2篇腺肿瘤
  • 2篇消化道
  • 2篇消化道出血
  • 2篇小肠疾病
  • 2篇化道
  • 2篇疾病
  • 1篇血管

机构

  • 8篇沈阳军区总医...

作者

  • 8篇任丽楠
  • 7篇郭晓钟
  • 3篇李宏宇
  • 3篇邵晓冬
  • 3篇邹德莉
  • 2篇崔忠敏
  • 2篇郭道光
  • 2篇梁振东
  • 2篇赵佳钧
  • 2篇张丹阳
  • 1篇吴春燕
  • 1篇祁兴顺
  • 1篇田野
  • 1篇张震宇
  • 1篇陈江
  • 1篇姚辉

传媒

  • 2篇临床军医杂志
  • 1篇临床肝胆病杂...
  • 1篇实用癌症杂志
  • 1篇人民军医
  • 1篇胃肠病学和肝...
  • 1篇现代消化及介...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不同病因肝硬化患者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结果分析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探讨不同病因肝硬化患者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的变化特点。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4年4月沈阳军区总医院确诊为肝硬化患者198例,并按病因分为5组,检测其血清肝纤维化指标水平。结果 (1)酒精性肝硬化组以LN、Ⅳ-C升高为主;(2)药物性肝硬化组以HA升高为主;(3)肝炎后肝硬化组以PC-Ⅲ升高为主。酒精性肝硬化组与其他组各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对肝硬化的预防和治疗有重要临床意义。
任丽楠祁兴顺陈江郭晓钟
关键词:肝硬化肝纤维化病因
食管贲门黏膜撕裂综合征诊治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食管贲门黏膜撕裂综合征(MWS)的诊治现状。方法回顾性分析沈阳军区总医院自2011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96例MWS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本组患者的年龄与性别、发病诱因及内镜表现。结果本组患者中,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40~59岁的发病率较其他年龄段高。发病诱主要为酗酒,其次为口服阿司匹林。撕裂部位为食管下端到贲门部,均为纵形撕裂。本组患者经过积极治疗,93例病愈出院,3例死亡。结论 MWS是临床上较常见的消化道出血病因;减少酗酒及避免长期应用阿司匹林是避免MWS的主要手段;内科药物治疗配合胃镜下微创技术是治疗MWS的有效治疗方法。
任丽楠郭晓钟
关键词:食管贲门黏膜撕裂综合征消化道出血胃镜微创技术
双气囊小肠镜诊断小肠疾病294例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随着内镜技术的不断改进和发展,小肠镜已越来越多地运用于临床[1-2]。2001年,Yamamoto等率先报道了经双气囊小肠镜(DBE)进行全小肠检查。DBE可直视整个小肠黏膜并可对病灶活检明确病理性质,是小肠疾病检查的新手段。2009年5月-2012年10月,我们对疑诊小肠疾病294例行DBE检查,患者均耐受性良好。现分析报告如下。
任丽楠郭晓钟邵晓冬崔忠敏赵佳钧李宏宇张丹阳梁振东郭道光张震宇
关键词:双气囊小肠镜小肠疾病
内分泌腺来源的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在人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2012年
目的探讨内分泌腺来源的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EG-VEGF)在人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EG-VEGF在60例胰腺癌组织和10例正常胰腺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EG-VEGF在60例胰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95%(57/60),而在10例正常胰腺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10%(1/10),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G-VEGF的表达与胰腺癌的临床病理分期以及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5),而与性别、年龄、病理分级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EG-VEGF在胰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可作为判断胰腺癌预后的有用指标。
任丽楠郭晓钟邹德莉
关键词:胰腺肿瘤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不同部位胰腺癌的误诊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分析不同部位胰腺肿瘤的误诊情况,提高胰腺癌诊断率,降低误诊误治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22例胰腺癌患者的误诊原因。结果 222例中50例患者被误诊,误诊率为22.5%。发病部位不同,其误诊情况也不同,其中胰头癌140例,误诊34例(24.3%),误诊为胃炎和胰腺炎。胰体癌16例,误诊9例(56.3%),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贲门失迟缓症。胰尾癌41例,误诊5例(12.2%),误诊为胃炎和腰椎间盘突出症。全胰癌24例,误诊2例(8.3%),均误诊为胰腺炎。结论胰腺癌早期临床症状不典型,极易发生误诊,且不同部位误诊率及误诊情况各有不同,应该重视胰腺癌的早期临床表现,避免误诊的发生。
任丽楠郭晓钟邹德莉
关键词:胰腺肿瘤误诊
双气囊小肠镜对小肠疾病诊断价值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讨双气囊小肠镜在小肠疾病诊断中的价值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沈阳军区总医院消化内科行双气囊小肠镜检查的183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病情选择经口或经肛的进镜方法,其中,经口67例,经肛97例,双向进镜19例。若发现病变,行病理学检查。结果经口进镜67例,经肛进镜97例,双向进镜19例。阳性病变检出率为85. 2%(156/183)。其中,小肠溃疡占17. 4%(32/183);小肠息肉占13. 1%(24/183);克罗恩病占9. 2%(17/183),小肠良、恶性肿瘤占8. 7%(16/183),小肠非特异性炎性改变占6. 0%(11/183)。经双气囊小肠镜检查后,65. 3%(64/98)患者可明确消化道出血的病因。所有患者检查过程中及结束后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仅有少数患者有咽部不适、轻微腹胀等,均可自行缓解。结论双气囊小肠镜对小肠疾病阳性检出率较高,检查安全有效,是诊断小肠疾病的重要手段。
田野邵晓冬任丽楠
关键词:双气囊小肠镜小肠疾病
双气囊小肠镜对小肠出血的诊断价值研究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通过双气囊小肠镜对不明原因的小肠出血疾病进行病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0月至2014年1月我院应用双气囊小肠镜对小肠出血疾病患者进行检查,并分析消化道出血的病因组成。结果 163名患者接受173例次小肠镜检查,经口进镜检查59例次,经肛门进镜检查104例次,经口及经肛门两端进镜检查10例,检查成功率100%,其中阳性病例134例(77.46%),所有患者未发生出血、穿孔、梗阻等不良反应和相关并发症。结论小肠出血的病因诊断较困难,目前双气囊小肠镜是诊断小肠出血有价值、安全可靠的检查方法。
任丽楠郭晓钟邵晓冬崔忠敏赵佳钧李宏宇张丹阳梁振东郭道光
关键词:双气囊小肠镜小肠出血
鼠药中毒引起消化道出血25例临床诊治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城市中杀鼠药中毒容易被临床医师忽视,其引起消化道出血也极易误诊和漏诊,本文分析抗凝血杀鼠药中毒至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8月间我院收治的25例杀鼠药中毒并出现消化道出血病例,对其临床表现和诊治方法进行分析总结,病例均以维生素K1抗凝血方法进行治疗,并比较分析治疗前后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正常化比率(INR)、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和出血时间(TT)等出凝血指标进行检测,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25例因抗凝血杀鼠药物中毒并导致消化道出血患者经维生素K1等抗凝血方法治疗患者全部治愈,消化道出血停止,凝血指标恢复正常,治疗前后患者的凝血指标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抗凝血法对杀鼠药中毒导致消化道出血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任丽楠郭晓钟李宏宇姚辉吴春燕邹德莉
关键词:鼠药中毒消化道出血凝血机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