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沙漠气象科学研究基金(Sqj2012009)

作品数:3 被引量:47H指数:3
相关作者:韩茜魏文寿刘新春钟玉婷陆恒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气象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气象局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沙漠气象科学研究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篇乌鲁木齐
  • 2篇气溶胶
  • 2篇离子成分
  • 2篇大气消光
  • 1篇日变
  • 1篇日变化
  • 1篇颗粒物
  • 1篇颗粒物浓度
  • 1篇后向轨迹
  • 1篇分布变化特征
  • 1篇PM
  • 1篇PM1
  • 1篇PM10
  • 1篇PM2.5
  • 1篇大气颗粒
  • 1篇大气颗粒物
  • 1篇大气颗粒物浓...

机构

  • 4篇中国气象局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新...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新疆维吾尔自...

作者

  • 4篇韩茜
  • 3篇魏文寿
  • 3篇刘新春
  • 2篇钟玉婷
  • 1篇洪雯
  • 1篇刘明哲
  • 1篇张延伟
  • 1篇陆恒

传媒

  • 2篇沙漠与绿洲气...
  • 1篇中国沙漠

年份

  • 3篇2015
  • 1篇201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乌鲁木齐不同分级气溶胶理化特征及其对大气消光的影响被引量:4
2015年
2010年初采暖季,应用FA-3型气溶胶粒度分布采样器在乌鲁木齐市天山区对粒径在10μm以下的气溶胶分九级进行采样,并应用ICS3000离子色谱仪对其进行离子成分测定,结合同期AE-31型黑碳仪和Aurora-1000型积分浊度计测量所得的吸收系数和散射系数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乌鲁木齐冬季气溶胶质量浓度0级(9.0~10μm)至2级(4.7~5.8μm)逐渐减小,2~5级(1.1~2.1μm)逐渐增至最大值,5级到8级(亚微米级)又逐渐减小。离子总浓度的分布与气溶胶质量浓度类似,6级(0.65~1.1μm)吸附可溶性离子能力最强,出现总离子浓度的峰值。各离子除Ca^(2+)和Mg^(2+)分布于粗模态外,SO_4^(2-),Na^+,NH_4^+,NO_3^-,Cl^-和K^+均在5~6级达到峰值。细粒子质量浓度远大于粗粒子,且吸附可溶性离子的能力也远大于粗粒子。消光系数与PM10,PM2.5,PM1.0和PM2.5~10的回归分析表明,用PM2.5质量浓度来模拟消光更有意义。采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的方法分析不同粒径段上化学成分与气溶胶散射系数的关系,只有1.1~2.1μm和0.65~1.1μm这两个分级的硫酸盐和铵盐进入回归公式,可见这两分级的硫酸盐和铵盐对消光系数的贡献最大。
韩茜魏文寿刘新春钟玉婷
关键词:气溶胶离子成分大气消光
气流输送对乌鲁木齐市PM_(10)、PM_(2.5)和PM_(1.0)质量浓度的影响被引量:17
2013年
应用聚类分析法,对乌鲁木齐市2009—2010年逐日气流72h后向轨迹按季节进行分类,结合对应时段的PM10、PM2.5和PM1.0观测数据,分析了不同气流输送轨迹对研究区3粒径段气溶胶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冬季,气流对研究区气溶胶的搬运、稀释作用明显,气溶胶浓度平均值与对应气流移动速度成反比;春季,流经沙漠区的气流分组对应气溶胶浓度平均值偏高,且气溶胶谱分布向粗模态移动;夏季,大气清洁,携带城市气溶胶的西北气流对研究区气溶胶浓度平均值影响较大,未携带外源物质的几组气流流速与气溶胶浓度基本呈负相关;秋季,研究区受外源气溶胶影响不大,且气流对污染物的输送、稀释作用也不强烈,各分组气溶胶浓度差别不大。
韩茜魏文寿刘明哲洪雯陆恒张延伟
关键词:乌鲁木齐后向轨迹大气颗粒物浓度
乌鲁木齐不同分级气溶胶理化特征及其对大气消光的影响
2010年初采暖季,应用FA-3型气溶胶粒度分布采样器在乌鲁木齐市天山区对粒径在10μm以下的气溶胶分九级进行采样,并应用ICS3000离子色谱仪对其进行离子成分测定,结合同期AE-31型黑碳仪和Aurora-1000型...
韩茜魏文寿刘新春钟玉婷
关键词:气溶胶离子成分大气消光
文献传递
乌鲁木齐市PM10、PM2.5和PM1.0浓度及分布变化特征被引量:28
2015年
利用GRIMM180气溶胶粒谱分析仪采集乌鲁木齐市PM10、PM2.5和PM1.0数据,研究表明:乌鲁木齐市气溶胶颗粒物质量浓度在进入采暖季后急剧增加,冬季颗粒物中细粒子含量最高,PM2.5/PM10可达77.6%,PM2.5/PM10,PM1.0/PM10,PM1.0/PM2.5三比值体现了颗粒物的分布特征,四季污染程度越高,细粒子含量越高。四季无降水日PM10、PM2.5、PM1.0的质量浓度和分布的日变化基本呈三峰三谷型,出现早—午—晚峰值,上午—下午—午夜后谷值,各季节峰谷值具体出现时间略有差别,由于冬季逆温层顶盖等因素的影响,冬季质量浓度和分布的日变化在此基础上多了两次波动。降水的发生对冬、春季质量浓度的影响大于夏、秋季,对不同粒径段粒子的分布影响有一定差别。
韩茜魏文寿刘新春钟玉婷
关键词:PM10PM2.5日变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