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2007ABA191)

作品数:7 被引量:28H指数:3
相关作者:罗金萍李雍龙沈定文何国松刘成武更多>>
相关机构:咸宁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 3篇经济管理

主题

  • 4篇树突
  • 4篇树突状
  • 4篇树突状细胞
  • 4篇细胞
  • 3篇血吸虫
  • 3篇转染
  • 3篇吸虫
  • 3篇基因
  • 3篇基因转染
  • 3篇SJ23
  • 2篇日本血吸虫
  • 2篇土地利用
  • 2篇保护性免疫
  • 2篇SJ26
  • 1篇优化配置
  • 1篇提呈
  • 1篇土地利用变化
  • 1篇驱动力
  • 1篇专职抗原提呈...
  • 1篇县域

机构

  • 7篇咸宁学院
  • 4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长沙职业技术...

作者

  • 4篇沈定文
  • 4篇李雍龙
  • 4篇罗金萍
  • 3篇何国松
  • 1篇喻光明
  • 1篇刘文琪
  • 1篇汤进华
  • 1篇覃金红
  • 1篇宋成舜
  • 1篇钟学斌
  • 1篇刘成武
  • 1篇周惠萍
  • 1篇陈喜
  • 1篇李晖

传媒

  • 2篇国土与自然资...
  • 2篇中国公共卫生
  • 2篇中国人兽共患...
  • 1篇地理与地理信...

年份

  • 3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8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树突状细胞与寄生虫感染
2009年
沈定文罗金萍李雍龙
关键词:寄生虫感染树突状细胞专职抗原提呈细胞机体免疫应答初始T细胞感染免疫
长株潭城市群产业结构变动研究被引量:4
2010年
产业结构变动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主旋律,其升级和演进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标志;运用产业结构变异系数等方法对长株潭城市群产业结构变动的进行实证分析发现,长株潭城市群的产业结构水平自1990年代以来显著地提高,但增幅趋缓;产业结构水平县际差异较大,但趋于缩小;产业结构转换方向自2002年来趋于合理。
汤进华李晖何国松
关键词:产业结构长株潭城市群
鄂东南丘陵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力研究——以崇阳县为例被引量:2
2010年
利用1996-2005年土地利用统计和社会经济统计数据,运用数理统计分析方法,选取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相关模型,对鄂东南丘陵地区崇阳县的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土地利用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土地利用变化速度较快,土地利用程度较高,土地利用处于调整期;人类活动对景观格局有较为明显的影响;人口、经济发展和政策是崇阳县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
宋成舜何国松周惠萍
关键词:土地利用驱动力
血吸虫Sj23基因转染对树突状细胞功能影响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日本血吸虫23kDa膜蛋白(Sj23)基因转染对树突状细胞(DC)功能的影响。方法利用脂质体介导的基因转染技术将Si23基因转染DC,流式细胞术(FCM)检测Sj23基因转染的DC摄取抗原的能力,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检测Sj23基因转染的DC对同种异体T淋巴细胞的刺激作用。结果Sj23基因转染后Sj23蛋白在DC中高表达,与pcDNA3转染的DC和未转染的DC相比,Sj23基因转染的DC摄取抗原的能力降低,能明显刺激混合淋巴细胞反应。结论Sj23基因转染DC后能促进DC的活化,增强DC的生物学活性。
沈定文罗金萍李雍龙陈喜覃金红
关键词:树突状细胞基因转染日本血吸虫SJ23
基于GIS的县域土地利用优化配置研究被引量:14
2010年
依据2002年Landsat 5的3个波段合成TM假彩色影像、土壤类型图和2006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库(MapGIS6.5)以及土地利用规划等资料,以亚热带丘陵山区——湖北省崇阳县为研究区,在GIS技术支持下,通过用地分区规划、适宜性评价以及线性规划模型的构建,探讨地形条件复杂、景观类型多样、较大尺度区域的土地利用优化配置问题。研究显示,耕地、园地和林地面积均做了较大调整,耕地集中配置于地势平坦、水源有保障的山间盆地区,而其他分区内的坡耕地均转为园地或林地。优化结果符合该区土地利用特点,优化后的各类用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增加,水土流失问题将得到改善,有助于提升农业景观的生态经济效益。
钟学斌喻光明刘成武何国松
关键词:土地利用GIS优化配置
Sj26和Sj23基因转染树突状细胞联合抗血吸虫感染的研究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Sj26和Sj23基因转染树突状细胞(DC)联合抗日本血吸虫感染保护性免疫机制。方法BALB/c小鼠耳廓分别注射Sj26和Sj23基因转染DC(A组)、Sj26基因转染DC(B组)、Sj23基因转染DC(C组)、pcDNA3转染DC(D组)、未处理DC(E组)和RPMI-1640(F组),免疫3次,间隔2周,末次免疫后2周,每鼠经皮肤感染40条日本血吸虫尾蚴。ELISA法检测血清特异性IgG抗体、干扰素-γ(IFN-γ)和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双夹心ELISA法检测脾淋巴细胞经ConA和可溶性虫卵抗原(SEA)刺激后培养上清中IFN-γ和IL-4水平,噻唑蓝(MTT)法检测脾淋巴细胞增殖情况。结果末次免疫后第2周,A组小鼠血清IgG抗体水平显著升高(P<0.001)。血清IL-4的水平,各组免疫前、后无明显变化。血清IFN-γ水平,A组小鼠免疫后明显升高(P<0.01)。经ConA和SEA刺激后,A组小鼠脾淋巴细胞诱生的IFN-γ水平显著增高,而IL-4水平显著降低(与F组比较,P<0.001)。A组小鼠脾淋巴细胞经ConA和SEA刺激后的刺激指数均高于其他各组(与F组比较,P<0.001)。结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共同参与了Sj26和Sj23基因转染DC诱导的保护性免疫作用,其中Th1型免疫应答在抗日本血吸虫感染的保护性免疫中起主要作用。
沈定文罗金萍李雍龙刘文琪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树突状细胞SJ26SJ23基因转染保护性免疫
基因转染树突状细胞联合免疫抗血吸虫感染作用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探讨日本血吸虫Sj26和Sj23基因转染树突状细胞(DC)联合免疫抗血吸虫感染保护性免疫作用。方法利用Sj26-Sj23基因转染、Sj26基因转染、Sj23基因转染、空质粒pcDNA3转染和未处理DC分别免疫BALB/c小鼠3次,攻击感染后计数成虫和虫卵。结果Sj26-Sj23基因转染DC联合免疫小鼠诱导40.5%的减虫率和58.9%和减卵率,高于单独Sj26基因转染DC免疫组(34.5%和48.5%)和Sj23基因转染DC免疫组(32.6%和40.6%),亦明显高于空质粒pcDNA3转染DC组(16.8%和15.8%)和未处理DC组(14.6%和14.4%),Sj26基因转染DC免疫组和Sj23基因转染DC免染组的减卵率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Sj26-Sj23基因转染DC联合免疫可增强抗血吸虫感染的保护性免疫作用。
沈定文罗金萍李雍龙
关键词:树突状细胞SJ26SJ23基因转染保护性免疫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