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09ZX09502-29)
- 作品数:31 被引量:311H指数:13
- 相关作者:杨关林张哲张会永陈智慧袁东超更多>>
- 相关机构: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痰瘀互结型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诱因及危险因素的分析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探讨痰瘀互结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诱因及危险因素。方法:将2011年6月—2012年1月就诊于10家医院的240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痰瘀互结型患者的资料进行列表统计分析。结果:调查发现冠心病患者发病多有超重或肥胖、血脂异常等危险因素,寒冷、情绪、运动等是发病的主要诱因。结论:在诸多诱因及危险因素中,血脂异常、体质指数、寒冷、情绪、运动等所占的比例最高。积极控制诱因和危险因素,可以避免急性心血管事件发生。
- 殷晓梅
- 关键词: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痰瘀互结诱因
- 缺血性中风病中医症状术语规范的研究被引量:3
- 2014年
- 通过内科书收集、文献整理、临床流行病学调查获取缺血性中风病的症状描述,遵循科技术语的命名原则规范各症状名词,依据《中医症状鉴别诊断学》及逻辑学划分,结合专家意见确定中医领域下术语定义,明确症状间的逻辑关系,建立症状间的概念体系,初步形成缺血性中风病症状术语规范。
- 侯思怡齐文诚张哲杜莹杨关林
- 关键词:缺血性中风病症状
- 祛痰化瘀中药干预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痰瘀互结证临床观察被引量:19
- 2013年
- 目的:探究祛痰化瘀法干预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痰瘀互结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将240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痰瘀互结证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对照组,试验组采用西医基础治疗结合祛痰化瘀中药辨证加减,对照组采用西医基础治疗结合中药安慰剂,疗程为8周,以心电图变化、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评定治疗先后的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心电图各导联ST段下降值总和,试验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SAQ评价方面,试验组、对照组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好转,治疗后试验组较对照组相比,患者躯体活动受限程度、疾病认识程度、总分面改善效果相对明显。结论:祛痰化瘀中药能改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整体生活质量,且辨证用药又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 邱倩张哲陈苏宁苑新悦裴宇鹏陈智慧杨关林
- 关键词:冠心病痰瘀互结证
- 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痰瘀互结证自评量表条目筛选方法学研究被引量:29
- 2011年
- 目的:在文献回顾、教材梳理、标准收集、临床流调、专家讨论等前期研究所形成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痰瘀互结证自评量表初步框架的基础上,应用多种条目筛选方法优化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痰瘀互结证自评量表条目,敦实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痰瘀互结证自评量表数据基础。方法:在病证结合患者自评量表概念及理论框架指导下,通过德尔菲专家问卷咨询法、临床调查法、深度访谈法三种方法,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筛选并优化条目,初步确定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痰瘀互结证自评量表条目。结果:确立疾病、体质两个维度,构建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痰瘀互结证自评量表条目,初步确定该量表包含胸痛、胸闷、气短、诱因、运动耐量、唇舌青紫、四肢沉重七个条目。结论:德尔菲专家问卷咨询法、临床调查法、深度访谈法等相结合可在量表条目筛选时充分考虑专家、临床医师、患者的意愿,且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提高了所建立量表条目的科学性、代表性、敏感性、实用性。
- 杜蕊张哲陈民张会永刘丽星陈智慧杨关林
- 关键词:德尔菲法条目筛选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痰瘀互结证自评量表
- 基于数学模型加拿大心绞痛严重度分级与SAQ、SF12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8
- 2014年
- 背景:目前缺乏加拿大心绞痛严重度分级与SAQ、SF12的相关性研究。目的:数据采集通过多中心、随机、大样本横断面调查法建立加拿大心绞痛严重度分级与SAQ、SF12数学模型,明确加拿大心绞痛严重度分级与其的相关性,探索加拿大心绞痛严重度分级与SAQ、SF12的重要条目的关系,建立加拿大心绞痛严重度分级的函数式。方法:研究选择了全国12家医院作为分中心,采集人群涉及到不同地区。样本总量1788,经过严格质量控制和数据录入。用统计学相关系数法选取变量,用logistic回归方法建模,从而得到加拿大心绞痛严重度分级与SAQ、SF12相关性特征。结果与讨论:入选合格病例共为1788。SAQ、SF12的所有条目都与加拿大心绞痛严重度分级有关(P<0.05),建立的logistic回归模型是对加拿大心绞痛严重度分级进行评判。
- 夏伟袁东超张哲孔德昭吴瑾杨关林
- 关键词:LOGISTIC回归模型
- 缺血性中风病辨证分型的现代文献研究被引量:27
- 2014年
- 目的:基于现代文献研究,对缺血性中风病进行辨证分型。方法:检索1999-2009年核心期刊中关于缺血性中风病中医文献,收集缺血性中风病症状、体征,确定缺血性中风病症状术语条目表。运用频数分析结合聚类分析、因子分析进行缺血性中风病辨证分型。结果:基于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结果,结合频数分析得出气虚血瘀、阴虚风动、痰瘀阻络、风痰上扰、肝阳暴亢、痰热腑实为缺血性中风病现代文献证。结论:通过对缺血性中风病的现代文献进行统计分析,初步反映了缺血性中风病常见证候和证候要素分布规律。
- 孟繁丽侯思怡袁东超杨关林
- 关键词:缺血性中风病辨证频数探索性因子分析
- 基于深度访谈法的冠心病疗效自评量表条目筛选被引量:24
- 2011年
- 目的:筛选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痰瘀互结证)症状条目,规范症状条目下的语言描述,为构建量表提供现实基础。方法:运用深度访谈法获取访谈资料,通过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2名预访谈对象和10名正式访谈对象的访谈资料进行分析,筛选条目。结果:获得与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痰瘀互结证)临床疗效评价相关的23个条目指标及各指标对应的规范化语言描述。结论:应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深度访谈资料所获的条目指标,可以作为构建自评量表的数据基础。
- 陈智慧张哲杜蕊张会永王夏云刘丽星杨关林
- 关键词:条目筛选深度访谈自评量表冠心病
- 冠心病心绞痛中医病证与健康问卷调查表关系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基于健康问卷调查表(SF-12),研究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中医病证与生活质量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一次性采集12个分中心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使用SF-12作为评价生活质量的工具,运用Logistic回归、单因素方差分析,探讨SF-12两个不同维度与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医病证的关系。结果: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冠心病中医病证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SF-12的心理维度(MCS)上,病组、痰组、气组的组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在SF-12的生理维度(PCS)上,P=0.01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病证与生活质量有一定的相关性。
- 季康寿袁东超张哲吴瑾杨茗茜杨关林
- 关键词:证候
- 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医证型与生存质量相关性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探讨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医不同证型与生存质量的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一次性采集多个分中心符合入选标准的1788例患者,使用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作为评价生存质量的工具,运用Logistic回归、单因素方差分析,探讨SAQ5个不同维度得分及总分与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医证型的关系。结果: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生存质量的5个维度得分不同,其中治疗满意度平均分最高,躯体活动受限程度平均分最低。不同维度下的三组间生命质量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即P>0.05。痰瘀互结组与心绞痛发作频率维度关系最密切成负相关,气虚血瘀组与心绞痛稳定状态维度关系最密切成正相关。结论: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不同证型与生存质量间存在一定相关性,并且结果符合中医理论的内涵。
- 吴瑾袁东超张哲杨茗茜季康寿杨关林
- 关键词:冠心病中医证型LOGISTIC回归单因素方差分析
- 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中风病痰瘀互结兼阴虚证临床观察被引量:16
- 2013年
- 目的:评价中西医结合方案治疗缺血性中风病恢复期痰瘀互结兼阴虚证临床疗效。方法:将缺血性中风病恢复期痰瘀互结兼阴虚证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对照组,试验组采用西医基础治疗结合中药组方,对照组采用西医基础治疗,疗程为4周,以中医证候评价量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定治疗前后的疗效。结果:治疗后,证候疗效评价量表方面,试验组较对照组,次要症状即痰症状、瘀症状、阴虚症状有明显改善;ADL方面,试验组较对照组有所好转。结论:中西医联合干预措施治疗能改善缺血性中风病患者的临床症状、日常生活能力,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 裴宇鹏张哲陈智慧邱倩杨关林
- 关键词:中风病量表AD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