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0801041)

作品数:15 被引量:249H指数:10
相关作者:刘敬封志纯韩涛刘颖李静雅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军区总医院安徽医科大学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新生儿
  • 6篇综合征
  • 5篇窘迫综合征
  • 5篇呼吸窘迫
  • 5篇呼吸窘迫综合...
  • 5篇超声
  • 4篇婴儿
  • 4篇胎膜
  • 4篇胎膜早破
  • 4篇足月
  • 4篇足月新生儿
  • 4篇肺脏
  • 3篇胎儿
  • 3篇宫内
  • 3篇宫内感染
  • 3篇超声诊断
  • 2篇胎兔
  • 2篇珂立苏
  • 2篇活性
  • 2篇肺表面

机构

  • 14篇北京军区总医...
  • 4篇安徽医科大学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青岛大学医学...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通用电气公司

作者

  • 15篇刘敬
  • 8篇封志纯
  • 7篇韩涛
  • 5篇李静雅
  • 5篇刘颖
  • 4篇杨娜
  • 4篇王晓凤
  • 4篇邢蒙
  • 4篇王华伟
  • 3篇杨常栓
  • 3篇梁婧
  • 2篇吴静
  • 2篇刘冬云
  • 2篇李秋平
  • 1篇粱婧
  • 1篇许靖
  • 1篇孔祥永
  • 1篇石云
  • 1篇梁静
  • 1篇郑扬

传媒

  • 4篇中华围产医学...
  • 3篇实用儿科临床...
  • 2篇中华儿科杂志
  • 1篇广州医学院学...
  • 1篇中华全科医师...
  • 1篇中国现代医药...
  • 1篇中国小儿急救...
  • 1篇中国妇幼健康...
  • 1篇中华实用儿科...

年份

  • 2篇2014
  • 5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纵隔畸胎瘤致先天性肺发育不良一例
2009年
患儿男,生后1h,因“进行性呼吸困难伴全身青紫1h”于2008年3月30日入院。患儿系第1胎第1产,胎龄41周,剖宫产娩出,胎膜早破24h,无胎儿窘迫,出生时无窒息,出生体重2700g。生后即出现严重呼吸困难,全身青紫,急转入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父母非近亲结婚,否认家族性遗传病史,母孕期常规产前检查,否认放射性物质及毒物接触史,无吸烟、酗酒等不良嗜好。入院查体:体温36.5℃,
刘敬封志纯刘喜红
关键词:先天性肺发育不良纵隔畸胎瘤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进行性呼吸困难严重呼吸困难毒物接触史
肺表面活性物质对肺损伤胎兔肺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羊膜腔内注射肺表面活性物质(PS)对宫内感染致肺损伤胎兔的肺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健康成年育龄日本大耳白兔19只,成功受孕后随机分为对照组、细菌组、细菌+PS组,建立宫内感染模型。对照组和细菌组按胎龄又分为21、22、23、24、26 d 5个亚组,细菌+PS组分为24、26 d 2个亚组。细菌组宫内注射E.coli菌株,细菌+PS组宫内注射E.coli菌株的同时羊膜腔内注射PS200 mg/kg,对照组宫内注射生理盐水。模型建成后分别在各时相点取胎兔肺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肺组织内TGF-β1表达;RT-PCR检测TGF-β1mRNA表达;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TGF-β1蛋白表达。结果:对照组TGF-β1蛋白在支气管上皮或血管内皮细胞及其周围的结缔组织有阳性表达,细菌组、细菌+PS组TGF-β1阳性蛋白表达量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GF-β1mRNA、蛋白表达在细菌感染后明显上调,3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F=631.109、183.980,P=0.000)。结论:宫内感染后胎肺TGF-β1高表达是肺损伤的高危因素。羊膜腔内注射PS可使TGF-β1表达下降,对减轻肺损伤、促进肺发育具有积极作用。
吴静刘冬云刘敬封志纯
关键词:肺表面活性物质肺损伤宫内感染转化生长因子B1
足月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研究被引量:16
2013年
通过对我院足月新生儿监护病房2007年10月至2012年9月间收治的316例足月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临床资料进行调查分析,总结足月儿RDS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经验.结果表明足月儿RDS的主要临床特点是:男性多见;70.9%在生后3h内,90.2%在生后6h内,99.4%以上在12 h内发病.原发性RDS的主要诱因是选择性剖宫产,其次为男性患儿;宫内重症感染(肺炎/败血症)是继发性RDS的最常见原因,其次是出生时重度窒息和胎粪吸入综合征.病情重、进展快、易于导致持续胎儿循环和多器官系统功能衰竭,需呼吸机治疗的时间长.主要死亡原因是重症感染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诊断明确后及早给予机械通气治疗和使用“强力”抗生素控制感染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刘敬王晓凤王华伟刘颖李静雅韩涛梁婧郑扬
外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对宫内感染所致肺损伤胎兔肺组织白细胞介素-8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外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PS)对宫内感染所致肺损伤胎兔肺组织IL-8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健康成年育龄日本大耳白兔19只,成功受孕后随机分为对照组、细菌组、细菌+PS组。建立宫内感染致肺损伤胎兔模型,对照组和细菌组按胎龄又分为21d、22d、23d、24d、26d5个亚组;细菌+PS组分为24d、26d2个亚组。细菌组宫内注射E.coli菌株,细菌+PS组宫内注射E.coli菌株,同时胎兔羊膜腔内注射PS200mg·kg-1,对照组宫内注射9g.L-1盐水。模型建成后分别在各时间点对孕兔行剖宫产,杀取胎兔后取肺组织,以鼠抗兔IL-8单克隆抗体为一抗,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其肺组织内IL-8表达;用反转录-PCR检测其IL-8mRNA表达;用Westernblotting方法检测其IL-8蛋白表达;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细菌感染后胎兔肺组织IL-8mRNA、IL-8蛋白表达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a=0.000)。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对照组支气管黏膜上皮细胞、平滑肌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及巨噬细胞胞质内可见阳性表达,细菌组和细菌+PS组表达增强,在肺泡上皮细胞胞质也见明显表达,不同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9.785,P=0.000)。注射PS后胎兔肺组织IL-8mRNA、IL-8蛋白表达低于细菌组,但仍高于对照组。结论在感染环境中,羊膜腔内注射PS对减轻肺损伤、促进肺发育具有积极作用。
刘冬云吴静刘敬封志纯
关键词:外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宫内感染肺损伤白细胞介素-8
胎膜早破与胎儿-新生儿肺损伤的相关性及其机制被引量:10
2011年
胎膜早破(premature rupture of membrane,PROM)是孕产期常见并发症,严重影响胎儿一新生儿的生长发育和健康成长,甚至导致其死亡,故有关PROM的研究一直受到国内外临床医师的高度重视。其中,胎膜早破后由于感染与炎症反应等因素所致的肺发育成熟障碍及多种严重肺疾病是导致胎儿一新生儿预后不良甚至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对近年来的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杨娜刘敬
关键词:新生儿肺损伤胎膜早破胎儿RUPTURE常见并发症临床医师
珂立苏治疗足月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研究被引量:22
2014年
目的 研究国产外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珂立苏)对足月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RDS)的疗效。方法 本研究分为两阶段:(1)第一阶段: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研究珂立苏治疗足月儿RDS的疗效。根据家长意愿将RDS患儿分为珂立苏组(74例)和固尔苏组(80例),比较在补充外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后两组患儿血气变化、住院时间、住院费用、重要并发症发生率及重复用药率。(2)第二阶段:2012年7月至2013年3月,比较不同剂量珂立苏治疗足月儿RDS的疗效。将接受珂立苏治疗的80例足月RDS患儿,根据胸部X线改变分为轻中度组(X线胸片Ⅱ~Ⅲ级)50例和重度组(X线胸片Ⅳ级)30例,每组又分成小剂量(每次30 ~ 40 mg/kg)和大剂量(每次70 ~ 100 mg/kg)两个亚组,比较不同剂量珂立苏对RDS的疗效。结果 第1阶段:(1)两组RDS患儿在用药前及用药后0。5h和6h,动脉血pH、PaCO2和PaO2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儿机械通气天数、总给氧天数、住院天数及重复用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儿多脏器功能衰竭、持续性肺动脉高压、急性肾功能衰竭、气胸发生率和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珂立苏与固尔苏组患儿平均住院费用分别为28。778千元及31.827千元,固尔苏组患儿平均减少9.6%(P<0.05)。第2阶段:(1)对轻中度RDS,小剂量与大剂量珂立苏治疗前及治疗后0.5h和6h,pH、PaCO2和PaO2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对重度RDS,大剂量珂立苏改善动脉血气的效果优于小剂量珂立苏(P<0.05);小剂量组与大剂量组的重复用药率分别为20.0%(3/15)和33.3% (5/15),大剂量组患儿平均减少40%。结论 (1)对足月儿RDS,珂立苏与固尔苏均可显著改善患儿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两组患儿机械�
刘敬李静雅韩涛粱婧邢蒙李秋平封志纯
关键词:呼吸窘迫综合征珂立苏足月新生儿
肺脏超声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诊断价值被引量:62
2013年
目的研究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超声影像学特点及肺脏超声对RDS的诊断价值,为临床提供可靠、简便、无创的诊断手段。方法2012年5至9月,对在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中心住院、经临床、动脉血气分析和胸部x线检查确诊为RDS、同时行肺部超声检查的45例患儿为研究组,同期住院的30例非肺病患儿为对照组。在安静状态下,患儿取仰卧、侧卧或俯卧位,以腋前线、腋中线、腋后线为界,将肺脏分成前、侧、后三个区域,探头与肋骨垂直分别对双侧肺脏的每个区域进行扫查,并与传统胸部X线检查结果作对照。结果(1)肺实变、胸膜线异常、肺及A-线消失等征象在本组所有RDS患儿均存在(100%),而在正常对照组均不存在(O%)(P〈0.001);肺搏动在RDS患儿的发现率为80%、而对照组为0%(P〈0.001);胸腔积液在RDS为13.3%、对照组为0%(P〈0.001);B-线在RDS组为4.4%、对照组为26.7%(P=0.012)。(2)肺实变、胸膜线异常及肺三种超声征象同时存在对诊断RDS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为100%,肺实变、胸膜线异常及A.线消失同时存在时对诊断RDS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也均为100%。(3)实变时超声下见肺搏动对RDS的进一步确诊具有重要价值,肺搏动对诊断RDS的敏感性80%,特异性为100%。结论RDS的超声影像学特点主要包括肺实变及支气管充气征、胸膜线异常、A-线消失、肺搏动及双侧肺或肺泡-间质综合征等。超声诊断RDS准确可靠,敏感性高、特异性强,且具有简便、无创、可在床边开展、可随时检测、可避免射线损伤等优点。
刘敬曹海英刘颖
关键词:呼吸窘迫综合征婴儿
肺脏超声诊断新生儿感染性肺炎被引量:39
2014年
目的:研究新生儿感染性肺炎(infectious pneumonia,IPN)的超声影像学特点及肺脏超声对IPN的诊断价值。方法以2012年9月1日至2013年5月30日在北京军区总医院附属八一儿童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中心住院,经病史、临床表现和胸部X线检查确诊为IPN的32例患儿为IPN组,以同期40例非肺脏疾病患儿为对照组。2组患儿均进行肺脏超声检查。观察正常及异常的肺脏超声表现,并对2组异常超声表现的出现情况(阳性率)进行比较。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正常肺组织呈低回声,胸膜线与A-线均呈清晰、光滑、规则的强回声,两者等间距平行排列、由近及远回声逐渐减弱,无或仅有少数几条B-线。IPN患儿的肺脏超声表现主要包括肺实变伴动态支气管充气征(100%,32/32)、A-线消失(100%,32/32)、间质综合征(100%,32/32)、胸膜线异常(91%,29/32)、肺滑消失(78%,25/32)、动态支气管充气征(66%,21/32)、肺搏动(38%,12/32)和胸腔积液(9%,3/32)。上述异常超声表现在对照组中均未见,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isher确切概率法,P值均<0.001)。结论 IPN最主要的超声表现为边缘不规则的大面积肺实变伴支气管充气征、A-线消失和间质综合征,其次为胸膜线异常、实时超声下可见肺搏动和动态支气管充气征等,少数患儿可有胸腔积液。肺脏超声对IPN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刘敬王华伟韩涛杨常栓李秋平孔祥永封志纯
关键词:肺炎超声检查
胎膜早破与足月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相关分析被引量:43
2012年
目的明确胎膜早破(PROM)与足月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0年12月出生后在本院新生儿重症监护中心住院、胎龄在37周以上、诊断为RDS的患儿205例为病例组,同期入院、主要诊断为新生儿黄疸(除外感染因素所致者)的410例足月新生儿为对照组。对所有纳入对象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相关信息,包括有无PROM、患儿性别、分娩方式、出生体质量、羊水污染等,探讨PROM与足月儿RDS的关系。结果 1.RDS组RPOM所占比例(30.2%,62/205例)明显高于对照组(15.5%,63/41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276,P<0.001)。2.经单因素分析,PROM、选择性剖宫产、男性、小于胎龄儿、羊水量少、妊娠期血糖偏高及糖尿病、羊水Ⅲ度污染、宫内窘迫、出生时窒息等因素均与足月儿RDS具有相关性(Pa<0.05),均为RDS的危险因素,而孕母年龄≥35岁、脐带绕颈、胎盘早剥与RDS均无相关性(Pa>0.05)。3.经Logistic回归分析:PROM、选择性剖宫产、男性、妊娠期血糖异常及糖尿病、出生时窒息等与足月儿RDS密切相关。结论 PROM与足月儿RDS密切相关,是足月儿RDS的高危因素之一。
杨娜刘敬何平平藤慧云王晓凤封志纯
关键词:呼吸窘迫综合征胎膜早破
人正五聚蛋白3mRNA在胎膜早破相关性胎儿感染肺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胎膜早破(PROM)相关性胎儿感染胎肺组织中人正五聚蛋白3(PTX3)mRNA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0年10月-2011年10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因死胎、死产、引产或流产的胎肺组织标本12份。将PROM并肺部感染的胎儿肺组织6份为观察组,无PROM、无肺部感染的胎儿肺组织6份为对照组。对留取肺组织行40 g.L-1多聚甲醛固定,2h内石蜡包埋,4μm连续切片。行HE染色,以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其肺组织的病理学变化。提取储存于液氮中新鲜肺组织的总RNA,反转录为cDNA,琼脂糖电泳明确扩增的DNA与目标DNA分子大小是否相同,提取成功后,采用SYBR GreenⅠ实时荧光定量(qRT)-PCR和相对定量分析方法,以GAPDH基因为内参基因,检测2组胎儿肺组织中PTX3 mRNA的表达,采用相对定量△Ct法计算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 1.肉眼所见观察组胎儿肺体积较小、颜色暗红,而对照组胎儿肺组织颜色粉红,体积饱满,肺组织切面出血量较少。2.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组胎肺组织内可见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黏性液体和炎性细胞渗出,大量红细胞漏入;对照组上述病理改变则较轻。3.qRT-PCR检测结果显示,PTX3 mRNA在2组胎儿肺组织中均有表达,观察组△Ct值为5.81±0.63,对照组△Ct值为4.20±0.7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7,P=0.002)。结论 PTX3 mRNA在PROM相关性胎儿感染的胎肺组织中的表达明显增加,可作为判断胎儿肺感染的早期敏感指标之一。
杨娜刘敬杨丽王晓凤
关键词:胎膜早破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宫内感染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