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卫生技术人才培养项目(2009-3-17)

作品数:5 被引量:11H指数:2
相关作者:熊革陶剑峰王海华任爽荣起国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积水潭医院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北京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卫生技术人才培养项目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月骨
  • 3篇MICROC...
  • 2篇矢状
  • 2篇矢状面
  • 2篇小梁
  • 2篇骨小梁
  • 1篇应力集中区
  • 1篇有限元
  • 1篇有限元分析
  • 1篇数字化骨科
  • 1篇随访
  • 1篇随访研究
  • 1篇腕关节
  • 1篇临床分型
  • 1篇钩骨
  • 1篇骨科
  • 1篇骨折
  • 1篇关节
  • 1篇CT扫描
  • 1篇MICRO

机构

  • 5篇北京积水潭医...
  • 3篇清华大学第一...
  • 2篇北京大学
  • 1篇北京华信医院

作者

  • 5篇熊革
  • 2篇荣起国
  • 2篇王海华
  • 2篇陶剑峰
  • 2篇任爽
  • 1篇孙燕琨
  • 1篇戴鲁飞
  • 1篇田光磊
  • 1篇张友乐
  • 1篇郑炜

传媒

  • 4篇中华手外科杂...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月骨矢状面二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及其有限元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建立月骨矢状面的二维有限元模型,并探讨在月骨矢状面上施加轴向应力时应力的分布规律及形变特点。方法运用MicroCT扫描离体的正常月骨标本,将处理后的矢状面图像导入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月骨矢状面的二维有限元模型。在二维有限元模型上均匀地选取9个兴趣区,计算每个兴趣区的第一主应力(S1)、第三主应力(S3)、节点等效应力(SEQV)、平面剪切力(SXY)及纵向位移(UY),比较其大小和方向,并生成月骨矢状面二维有限元模型的形变图、各应力及位移云图。结果建立月骨矢状面的二维有限元模型,分别模拟了其在腕关节中立位、屈曲位和背伸位时的加载和约束情况,探讨了月骨矢状面的应力分布规律和形变特点。发现月骨矢状面近端兴趣区所受的应力大于远端兴趣区所受的应力;月骨矢状面掌侧兴趣区所受的应力大于背侧兴趣区所受的应力;月骨矢状面近端和远端的掌、背侧兴趣区所受的应力分别大于对应的月骨中间兴趣区所受的应力;月骨矢状面远端兴趣区被压向近端,近端中间区域的兴趣区被压向远端,而近端掌侧和背侧兴趣区的纵向位移方向随着腕关节姿势的不同而不同;腕屈曲位和背伸位时各兴趣区的应力和位移明显增加。此外还发现应力集中区域是平面剪切力方向发生变化及轴向位移方向发生变化的主要区域。结论月骨矢状面在施加轴向应力时,其应力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在月骨矢状面近端的掌、背侧及远端的掌、背侧形成4个应力集中区。而且腕关节的姿势可以明显地影响月骨矢状面上所受的应力大小和分布。
杜传超肖滋润熊革任爽荣起国张衡
关键词:有限元分析MICROCT
Micro-CT月骨矢状面有限元模型建立及应力分析(英文)被引量:1
2017年
背景:腕关节生物力学机制复杂,过去的研究多着眼于腕骨间应力的传导,但对腕骨内部骨小梁的应力分布及形变特点研究极少。目的:建立人月骨矢状面的二维有限元模型,并探讨在月骨矢状面上施加轴向应力时应力的分布规律及形变特点。方法:运用Micro-CT扫描离体的正常人月骨标本,将处理后的矢状面图像导入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起月骨矢状面的二维有限元模型。在二维有限元模型上均匀地选取9个兴趣区,计算每个兴趣区的第一主应力、第三主应力及节点等效应力、平面剪切力及纵向位移,比较其大小和方向,并生成月骨矢状面二维有限元模型的形变图、各应力及位移云图。结果与结论:①人月骨矢状面的二维有限元模型分析:月骨矢状面近端兴趣区所受的应力大于远端兴趣区所受的应力;月骨矢状面掌侧兴趣区所受的应力大于背侧兴趣区所受的应力;月骨矢状面近端和远端的掌、背侧兴趣区所受的应力分别大于对应的月骨中间兴趣区所受的应力;月骨矢状面远端兴趣区被压向近端,近端中间区域的兴趣区被压向远端,而近端掌侧和背侧兴趣区的纵向位移方向随着腕关节姿势的不同而不同;屈腕位和背伸位时各兴趣区的应力和位移明显增加。此外,实验还发现应力集中区域是平面剪切力方向发生变化及轴向位移方向发生变化的主要区域。②结果证实:月骨矢状面在施加轴向应力时,其应力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在月骨矢状面近端的掌、背侧及远端的掌、背侧形成4个应力集中区。而且,腕关节的姿势可以明显地影响月骨矢状面上所受的应力大小和分布。
杜传超熊革任爽荣起国张衡
关键词:数字化骨科月骨腕关节MICRO-CT应力集中区
Kienbock病病变月骨的显微形态学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摘要】目的研究Kienbock病患者病变月骨的显微形态学特点。方法使用MicroCT对17例Kienb/3ck病患者的月骨标本进行扫描,并进行三维重建,测量并统计滋养孔数量和直径。将横断面图像重建后,分别选取4个兴趣区,计算各兴趣区内骨小梁参数,分析骨小梁结构特点,并与正常月骨数据进行对比。结果所有病变月骨均有不同程度的骨质连续性的破坏,表现为类似于远端关节面分离的青枝骨折。在对病变月骨远端关节面不同部位骨小梁参数的统计分析中发现,中段骨小梁的骨组织体积、密度、骨小梁分离度和结构模型指数均与掌、背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病变月骨与正常月骨中央骨小梁参数时发现其在骨组织体积、密度、骨组织表面积、骨小梁厚度、分离度和骨小梁模式因子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变月骨掌侧滋养孔数量显著多于背侧(P〈0.05),病变月骨掌侧滋养孔的直径小于正常月骨,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Kienbock病患者的病变月骨在显微结构方面既表现出骨质破坏和骨小梁重塑的特点,也表现出相对于正常月骨的血运破坏和血管再生的迹象。
熊革肖滋润王海华陶剑峰杜传超
关键词:月骨骨小梁MICROCT
MicroCT扫描正常月骨的显微形态学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应用MicroCT对正常月骨进行扫描和三维重建,分析正常月骨骨小梁的显微结构特点。方法使用MicroCT对5例新鲜的正常月骨标本进行扫描,以DataViewer软件对扫描图像进行三维重建,确定并统计滋养孔。以CTAnalyser软件对横断面图像进行重建,分别选取9个兴趣区(200×200×40,pixel^3),计算各兴趣区内骨小梁骨组织密度(BV/TV)、骨组织表面积(BS)、骨面积体积比(BS/BV)、骨小梁厚度(Tb.Th)、骨小梁分离度(Tb.sp)、结构模型指数(SMI)、异向度(DA)等参数,分析骨小梁结构特点。结果MicroCT扫描数据经过三维重建后能够清晰显示正常月骨骨小梁的显微结构,我们发现冠状面上月骨骨小梁由远端向近端呈放射状分布,垂直于桡月关节面与头月关节面。放射状骨小梁为板层状,通过横形与斜形棒状骨小梁组成复杂的网状结构。头月关节面软骨下骨小梁为平行于关节面的板层状结构,十分致密,并向掌、背侧延伸,通过一处移行带转化为网状骨小梁。该结构与掌、背侧远极骨小梁的B、r/Tv、BS/BV、SMI、DA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b.Th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该结构与掌侧远极Tb.Sp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背侧远极11).S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月骨标本的掌侧滋养孔平均为(2.80±0.84)个,平均直径(1.87±0.21)mm;背侧滋养孔平均(1.60±1.52)个,平均直径(1.27±0.21)mm。掌、背侧滋养孔直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掌、背侧滋养孔数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MicroCT可以获得正常月骨骨小梁的精细显微图像,并可用于分析月骨的滋养孔,正常月骨远侧关节面的掌、背侧骨小梁结构明显弱于中央部位。
肖滋润熊革陶剑峰杜传超王海华张友乐
关键词:月骨骨小梁MICROCT
钩骨钩骨折的临床分型与治疗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探讨钩骨钩骨折的临床分型,并探讨不同分型的钩骨钩骨折合理的治疗选择。方法回顾性研究了12例钩骨钩骨折的病例,依据损伤特点和预后将其分为三型:工型为钩骨钩尖端的撕脱骨折,Ⅱ型为钩骨钩中段的骨折,Ⅲ型为钩骨钩基底的骨折。依据这一分型,本组病例中工型1例、Ⅱ型7例、Ⅲ型4例。其中保守治疗3例,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4例,钩骨钩切除5例;术前合并尺神经损伤3例(2例Ⅱ型,1例Ⅲ型),合并小指指屈肌腱损伤2例(均为Ⅱ型骨折),合并豆三角关节脱位1例(Ⅱ型骨折)。重点分析了术后功能恢复情况、恢复时间,以及临床分型与术前并发症和疗效的相关性。结果本组随访时间为4~16个月,平均(8.4±3.9)个月。进行保守治疗和切开复位内固定7例中有2例Ⅱ型骨折发生骨折不愈合,其他5例骨折均愈合。所有患者至最终随访时均对疗效表示满意或非常满意,其疼痛评分、握力均较术前显著改善。术前并发症经手术治疗均完全缓解。采用钩骨钩摘除术的患者术后恢复时间显著短于其他两种治疗方法。Ⅱ型骨折术前并发症和骨折不愈合的发生率都较其他两型高。结论钩骨钩骨折的总体疗效是非常令人满意的。对Ⅰ型骨折和无移位的Ⅲ型骨折,可采用保守治疗。对有移位的Ⅲ型骨折,可行切开复位内固定。对Ⅱ型骨折,由于其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应尽早行钩骨钩摘除术。
熊革戴鲁飞郑炜孙燕琨田光磊
关键词:钩骨骨折随访研究临床分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