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1ZX08011-001)

作品数:3 被引量:26H指数:3
相关作者:李云河彭于发吴孔明李香菊代磊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河南科技学院南京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杂草
  • 2篇基因
  • 1篇多样性
  • 1篇性状
  • 1篇营养生长
  • 1篇营养生长期
  • 1篇杂草稻
  • 1篇杂草抗性
  • 1篇栽培
  • 1篇栽培稻
  • 1篇植物
  • 1篇植物学
  • 1篇植物学性状
  • 1篇生长期
  • 1篇生态风险
  • 1篇生物多样性
  • 1篇生物信息
  • 1篇生物信息学
  • 1篇生物信息学分...
  • 1篇生殖生长

机构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海南大学
  • 1篇河南科技学院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 1篇徐立新
  • 1篇李香菊
  • 1篇吴孔明
  • 1篇刘欣欣
  • 1篇彭于发
  • 1篇强胜
  • 1篇李云河
  • 1篇宋小玲
  • 1篇戴伟民
  • 1篇袁潜华
  • 1篇代磊

传媒

  • 1篇杂草科学
  • 1篇广东农业科学
  • 1篇植物学报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江苏省杂草稻植物学性状的多样性被引量:7
2014年
分析江苏省杂草稻的生物学特性,明确该省杂草稻的识别特征和类型,为杂草稻的防除提供科学依据。在江苏省13市62个样点采集248份杂草稻样品,与当地栽培稻品种一并在南京进行同质园种植,比较观察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23个性状指标,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杂草稻的60 d分蘖数、分蘖角、芒长、落粒率都显著大于栽培稻;结实率、千粒重显著低于栽培稻;另外,杂草稻的芒色、谷壳色、颖果色明显深于栽培稻,它们的生育期一般短于栽培稻。采用欧氏距离对江苏省杂草稻进行分层聚类,将其分为粳型杂草稻、高秆籼型杂草稻和矮秆籼型杂草稻3类,且大都为籼型或偏籼型。杂草稻与栽培稻在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时期存在的差异性状可以作为识别的依据。
代磊戴伟民宋小玲强胜
关键词:杂草稻栽培稻营养生长期生殖生长期
转基因耐除草剂作物的环境风险及管理被引量:15
2012年
自1996年第1例转基因作物在美国商业化种植,其在全球的种植面积一直处于持续、快速增长的趋势。2010年,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总面积达1.48×108hm2,所种植的转基因作物主要是耐除草剂和抗虫作物,其中耐除草剂作物占种植总面积的81%。耐除草剂作物的种植为杂草的高效控制提供了新的手段,但其可能带来的生态环境风险也引起了全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和争议。该文在总结归纳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针对耐除草剂作物的基因漂移、杂草化及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等当前人们普遍关注的环境风险问题,系统讨论了相关的风险评价程序和方法,概括和分析了当前耐除草剂作物的环境风险研究进展和管理措施,以期为我国转基因耐除草剂作物的开发、风险评价及管理提供依据。
李云河彭于发李香菊吴孔明
关键词:生物多样性生态风险基因漂移杂草抗性
海南山栏稻HKT2基因片段的克隆与序列生物信息学分析被引量:4
2013年
山栏稻是旱稻的一大类,具有极其重要的社会、生态和经济价值。为研究海南山栏稻运输Na+和K+的分子机制,根据GenBank中已登录的水稻OsHKT2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1对引物,从山栏稻幼根中提取总RNA,然后采用PR-PCR(RT-PCR)方法扩增出HKT2基因片段,将扩增出的片段回收后连接到pMd18-T载体上,挑选阳性克隆进行PCR检测后测序,得到一段长为1593 bp的序列。序列分析表明,该片段编码530个氨基酸,与GenBank中注册的水稻OsHKT2基因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为94%,与OsHKT2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1%。
刘欣欣徐立新袁潜华
关键词:克隆生物信息学分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