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10JJ2025)

作品数:4 被引量:21H指数:1
相关作者:张武汉孙平勇邓华凤何强舒服更多>>
相关机构: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中南大学湖南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主题

  • 4篇水稻
  • 3篇特大穗
  • 3篇恢复系
  • 3篇大穗
  • 2篇性状
  • 2篇QTL定位
  • 1篇叶片
  • 1篇叶型
  • 1篇杂交
  • 1篇杂交水稻
  • 1篇制种
  • 1篇穗部
  • 1篇穗部性状
  • 1篇株叶
  • 1篇株叶型
  • 1篇粒形
  • 1篇基因
  • 1篇机械化制种
  • 1篇冠层
  • 1篇冠层叶

机构

  • 4篇湖南杂交水稻...
  • 3篇中南大学
  • 1篇湖南农业大学

作者

  • 4篇何强
  • 4篇邓华凤
  • 4篇孙平勇
  • 4篇张武汉
  • 3篇舒服
  • 1篇王杰

传媒

  • 3篇杂交水稻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年份

  • 4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水稻特大穗恢复系R1126的穗部性状遗传基础剖析被引量:1
2013年
结合全基因组重测序结果和已克隆基因信息分析了水稻特大穗恢复系R1126穗部性状相关基因(Gn1a、LP、Ghd7、Ghd8)的编码区序列,同日本晴相比,R1126的Gn1a基因有1个InDel和3个SNP变异,导致了编码的蛋白产物差异,可增加每穗总粒数,LP基因编码区发生了1个同义突变;R1126的Ghd7、Ghd8基因与明恢63一致。利用穗部性状差异明显的黄华占和R1126为亲本构建F2群体,对R1126穗部性状QTL进行初步定位,定位到4个控制每穗总粒数、3个控制穗长、1个控制一次枝梗数和4个控制二次枝梗数的QTL。其中,第8染色体RM80—RM447区间的贡献率最大,对一次枝梗数、穗长、二次枝梗数和每穗总粒数的贡献率分别达56.67%,49.89%,10.31%和9.67%;其次是第4染色体RM303—RM6748区间,对二次枝梗数和每穗总粒数的贡献率分别为11.95%和7.21%;第3染色体SFP3_3—RM1164区间对二次枝梗数和每穗总粒数的贡献率分别达11.61%和8.09%。
张武汉孙平勇何强舒服邓华凤
关键词:水稻穗部性状QTL定位
水稻特大穗恢复系R1126的特征特性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以杂交稻骨干恢复系明恢63、蜀恢527为对照,系统分析了水稻特大穗恢复系R1126的冠层叶片、干物质积累变化和产量特性。结果表明,R1126冠层叶面积大,比叶重大,净光合速率高,抗早衰能力强,具有较强的光合生产能力。R1126穗大粒多,每穗总粒数321粒,结实率87%,千粒重26 g,但分蘖力弱,有效穗少,单株穗数只有4.8个。对R1126的应用策略进行了探讨。
张武汉邓华凤何强舒服孙平勇
关键词:水稻冠层叶片
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发展策略被引量:18
2013年
介绍国内外杂交水稻全程机械化制种技术的研究现状,概述实现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的几种途径及其不足之处,探讨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的对策及应用前景。
王杰邓华凤张武汉孙平勇何强
关键词: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粒形
水稻特大穗恢复系R1126株叶型性状遗传基础剖析被引量:1
2013年
结合全基因组重测序结果和已克隆基因信息分析了水稻特大穗恢复系R1126株叶型相关基因sd1、IPA1的编码区序列,R1126的sd1基因与低脚乌尖一致,为半矮秆基因型;IPA1基因编码区序列与日本晴一致。利用株叶型差异明显的黄华占和R1126为亲本构建F2群体,对控制株叶型相关性状的QTL进行了初步定位,共定位到21个QTL,分布于第3,4,6,8,9和12染色体的7个区间。其中,第8染色体RM80—RM447区间的贡献率最大,对剑叶宽、倒2叶长、倒2叶宽、倒2叶重、倒3叶长、倒3叶重、茎周长、秆重的贡献率分别为4.34%,19.55%,1.99%,36.41%,13.07%,9.92%,36.53%和8.92%;其次是第4染色体的RM303—RM6748区间,对剑叶宽、倒2叶宽、倒3叶宽、倒3叶重、茎周长、倒2节间长、秆重的贡献率分别为23.8%,31.56%,6.87%,19.25%,1.97%,13.9%和17.13%。这2个区间为主效或多效性QTL聚集区间,其增效QTL均来自R1126。
张武汉孙平勇舒服何强邓华凤
关键词:水稻QTL定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