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4BA520A05)
- 作品数:3 被引量:52H指数:2
- 相关作者:郑家国姜心禄池忠志郭翔李旭毅更多>>
- 相关机构: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四川省农业气象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四川盆地杂交水稻资源利用与高产优质高效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 【研究背景】四川盆地位于我国西部,水稻是该区最主要粮食作物和主食,面积和总产量居全国前列、西部第一。四川盆地典型的'弱光、寡照、高湿'生态条件严重制约了杂交水稻高产和优质;杂交水稻肥料当季吸收利用率较低,一般仅有15%~...
- 马均徐富贤郑家国任万军熊洪陶诗顺孙永健
- 关键词:四川盆地杂交水稻资源利用
- 文献传递
- 成都平原稻麦两熟区机插秧育秧技术研究被引量:37
- 2007年
- 在成都平原稻麦两熟种植制度区,以川香9838为材料,从播种期、播种量、育秧材料和育秧方式4个方面对水稻机插秧育秧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4月5~10日播种,选用透水膜作育秧的衬垫,每平方米播种300 g,按照旱育秧苗床管理技术进行苗床管理,即使45 d秧龄,秧苗也生长整齐,适于机插。以塑料机插秧盘为衬底,每盘播种量从90g降到50g,采用塑盘旱育秧管理技术,既大幅降低了播种量,又能培育出秧龄30~35 d,满足早茬口机插的秧苗。蔬菜茬采用机插秧比人工插秧全程节本增效2967.65元/hm^2,小麦茬节本增效2037.60元/hm^2。
- 姜心禄池忠志郑家国孔祥猛
- 关键词:稻麦两熟机插秧秧苗素质育秧技术
- 不同耕作方式对水稻生产节水效应的影响被引量:2
- 2011年
- 在水稻大田生产中,合理的耕作方式对于节水保墒、减少水肥流失起到重要作用。对不同的耕作方式在水稻生产上的节水效应进行试验,结果表明,5种不同耕作方式的节水效应均优于对照,其中以精细平整方式效果最好,本田比对照节水17.51%,水分生产率提高0.3146 kg/m3,灌溉水生产率提高0.29392 kg/m3,水稻增产12.23%。
- 姜心禄池忠志郑家国
- 关键词:耕作方式生产率节水
- 农艺措施对成都平原两熟区机插超级稻长龄秧苗生长的影响被引量:26
- 2012年
- 以超级稻II优602为材料,研究了播种量、播期和育秧盘类型等农艺措施对成都平原稻麦(油)两熟区机插稻长龄秧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正常播期下超级稻长龄秧在播种后30~42d,发根力虽有降低,但群体数量减少缓慢,根冠比、茎基宽度、单位苗高干重等指标均有所增加;而播种后42~54d,群体数量急剧减少,根冠比和单位苗高干重下降,发根力进一步降低。(2)推迟播期有利于提高苗床秧苗数量,但根冠比、单位苗高干重以及发根力等指标并无明显的提高甚至有所降低。(3)播种量为431.03~554.19gm-2时有利于兼顾长龄秧群体数量和个体素质。(4)当秧龄超过一定时期(播种后40d左右)后穴盘育秧的效果更佳,无论进一步延长秧龄还是适当增加播种密度,均减缓秧苗素质和群体数量的下降。以上结果表明,在成都平原旱育方式下机插稻长龄秧的培育播期选择在4月15日左右,播种量选择431.03~554.19gm-2,秧龄在42d左右,秧盘选择塑料硬穴盘为宜。
- 李旭毅池忠志姜心禄郑家国郭翔
- 关键词:机插稻农艺措施秧苗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