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苏省“135”重点学科科研基金([2001]34)

作品数:13 被引量:65H指数:6
相关作者:崔英霞夏欣一黄宇烽卢洪涌李晓军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复旦大学江苏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135”重点学科科研基金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 4篇生物学

主题

  • 6篇染色
  • 6篇染色体
  • 6篇基因
  • 5篇分子
  • 4篇遗传学
  • 4篇家系
  • 3篇型胶原
  • 3篇突变
  • 3篇染色体显性遗...
  • 3篇细胞
  • 3篇显性遗传
  • 3篇分子遗传学
  • 3篇常染色体
  • 3篇常染色体显性
  • 3篇常染色体显性...
  • 2篇综合征
  • 2篇细胞和分子遗...
  • 2篇基因突变
  • 2篇SRY基因
  • 2篇Y染色体

机构

  • 13篇南京军区南京...
  • 1篇复旦大学
  • 1篇江苏大学

作者

  • 13篇崔英霞
  • 12篇黄宇烽
  • 12篇夏欣一
  • 10篇卢洪涌
  • 9篇李晓军
  • 8篇姚兵
  • 8篇杨滨
  • 4篇史轶超
  • 4篇王浩洋
  • 3篇潘连军
  • 3篇梁泉
  • 2篇王国洪
  • 2篇戈一峰
  • 1篇王云华
  • 1篇张丽京
  • 1篇刘琦
  • 1篇王理理
  • 1篇薛春燕
  • 1篇王卫萍
  • 1篇金力

传媒

  • 7篇医学研究生学...
  • 4篇中国优生与遗...
  • 1篇遗传
  • 1篇临床检验杂志

年份

  • 1篇2010
  • 4篇2009
  • 6篇2008
  • 2篇2007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Ⅰ型胶原基因突变与成骨不全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09年
成骨不全(osteogenesis imperfecta,OI)(OIⅠ,MIM#166200;OIⅡ,MIM#166210;OIⅢ,MIM#259420;OIⅣ,MIM#166220)又称脆骨病,是一种全身性结缔组织遗传病,多数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少数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发病率约为1∶10000。临床表现主要包括骨脆性增加、蓝巩膜、牙本质发育不全、听力下降等。90%以上的OI患者具有Ⅰ型胶原基因(COL1A1,COL1A2)突变,尤以COL1A1基因突变为主。Ⅰ型胶原基因突变的位点与OI临床表型有一定的相关性。本文主要就Ⅰ型胶原基因突变与OI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夏欣一崔英霞杨滨黄宇烽
关键词:COL1A1成骨不全
先天性脊柱骨骺发育不良的产前快速分子诊断被引量:15
2008年
目的:对先天性脊柱骨骺发育不良提供1种快速分子产前诊断技术。方法:对该患者于孕14周进行羊膜囊穿刺,获取羊水20 ml,提取羊水细胞基因组DNA。选用3个短串连重复(STR)序列位点,进行荧光PCR检测,以排除母源细胞污染。在此基础上,对COL2A1基因的第23外显子进行扩增,并以此为模板,针对COL2A1基因的第23外显子1510G→A的突变进行SSP-PCR。根据是否存在特异性的扩增条带进行判断,对初次扩增的产物测序,以证实巢式SSP-PCR的结果。结果:对D13S 317、D18S51和D21S11位点的STR检测结果排除母源细胞的污染。羊水样本仅在野生型反应管中有扩增产物,表明胎儿是COL2A1基因的第23外显子1510 G的纯合子,未带COL2A1基因的第23外显子1510G→A的突变。测序结果与SSP-PCR结果一致。结论:SSP-PCR技术快速简便、敏感特异,可作为该突变的快速分子诊断。其他已知点突变遗传病的快速分子诊断也可以考虑使用SSP-PCR技术进行。
崔英霞夏欣一杨滨卢洪涌史轶超梁泉姚兵李晓军黄宇烽
无性腺症患者合并Y染色体结构重排的临床及细胞分子遗传学分析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无性腺症是罕见的,其分子机制尚不清楚。文中报道1例无性腺症患者合并Y染色体结构重排。方法染色体核型分析结合荧光染色体原位杂交(FISH)和聚合酶链反应-序列标签位点(PCR-STS)以确定患者核型。对SRY和SHOX基因进行序列分析。用反转录荧光定量PCR(RT-qPCR)对位于Y染色体长臂的AZFa上USP9Y基因和UTY基因进行表达分析。结果患者核型为46,X,der(Y)(pter→q11.23::pter→p11.31orp11.2:).ishder(Y)(DYZ3+,SRY++,pter++,qter-)。患者Ypter→p11.31或p11.2片段重复,q11.23→qter片段缺失,没有性染色体嵌合和常染色体结构畸变。SRY和SHOX基因测序未发现突变。Y染色体上的USP9Y基因和UTY基因几乎不表达。结论文中1例无性腺症患者合并Y染色体结构重排是首次报道,Y-连锁基因几乎不表达,提示Y染色体可能失活,推测是无性腺症和矮身材的原因。
崔英霞史轶超刘琦夏欣一卢洪涌魏丽姚兵戈一峰王国洪李晓军黄宇烽
关键词:矮身材SRY基因
先天性脊柱骨骺发育不良家系COL2A1基因的突变被引量:8
2007年
目的:报道1个涉及四代9例患者因患有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先天性脊柱骨骺发育不良的家系COL2A1基因突变。方法:发现18个月的先证者未出现股骨头的继发性骨化中心。其父骨骼改变主要表现为椎骨椎体扁平、股骨颈结构不规则、股骨头骨化缺如、髋臼顶扁平和髋内翻。该家系的其他患者均有类似改变。在明确诊断为先天性脊柱骨骺发育不良后,对该家系进行12号染色体上5个微卫星标记物的单倍体分型。在确定COL2A1基因为疾病的候选基因后,对该家系所有患者及获得血样的正常成员进行该基因54个外显子和启动子的测序。同时对10名健康对照者的第23外显子测序。结果:所有患者COL2A1基因第23外显子的1510 G→A,使第504个氨基酸由甘氨酸→丝氨酸(G504S),但家系中健康者和无血缘关系的10名健康对照者均无此改变。结论:COL2A1基因第23外显子的1510 G→A的改变是该家系患者先天性脊柱骨骺发育不良的原因。该家系详细的影像学资料将扩大人们对Ⅱ型胶原病表型的认识。
崔英霞夏欣一王云华张萍萍郝丽君梁泉吴永明潘连军黄宇烽
关键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单倍型分析
45,X,der(Y)t(Y;13)不育男性患者的临床细胞和分子遗传学研究被引量:9
2008年
目的:了解核型为45,X,der(Y)t(Y;13)(q11.1;q12),-13伴无精子症、双侧乳腺轻微发育和多发性皮下结节男性患者的分子遗传学特点。方法:进行常规染色体核型分析,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进一步确定患者核型。用PCR-STSs以确定Yq上的断裂点。用DNA多态性方法检测位于13q12上的BRCA 2基因拷贝数。对患者的睾丸和皮下结节进行活检。结果:细胞遗传学和FISH证实患者SRY基因和Y染色体着丝粒位于13号染色体上。因此,患者核型为45,X,der(Y)t(Y;13)(q11.1;q12),-13.ish der(Y)(SRY+,DYZ3+,wcp13+)。Y染色体长臂上的AZFa,b,和C区域全部丢失,断裂点位于sY82以下。BRCA2基因的多态性检测无拷贝数的丢失。睾丸活检结果为唯支持细胞综合征。皮下结节病理检查为血管脂肪瘤。结论:患者的男性表型是由于基因组中存在SRY基因。无精子症、睾丸体积小与病理结果一致,是由于Y染色体Yq11.1→Yqter片段丢失所致。但血管脂肪瘤的分子机制仍然不清楚。
崔英霞夏欣一卢洪涌潘连军邵永姚兵戈一峰王国洪李晓军黄宇烽
关键词:SRY基因血管脂肪瘤分子遗传学
18q部分单体患儿的细胞和分子遗传学研究被引量:2
2008年
临床发现1例智力低下伴轻度发育迟缓的女性患儿,对患儿进行G显带高分辨染色体核型分析,发现18q21→qter缺失,经多色荧光原位杂交和双色荧光原位杂交证实,确定其核型为46,XX,del(18)(pter→q21:),ishdel(18)(D18Z1+,qter-)。用DNA多态性方法分析,该患儿从18q22.1至18qter区域内至少有8.7Mbp丢失,有MBP基因和GALNR基因缺失。缺失的18号染色体源自父亲。患者的智力低下和生长发育迟缓是18q21→qter缺失的结果,或许与MBP基因和GALNR基因的缺失有关。
卢洪涌崔英霞史轶超夏欣一杨滨姚兵黄宇烽
关键词:染色体发育迟缓荧光原位杂交
成骨不全家系Ⅰ型胶原COL1A1基因一个新RNA剪接突变位点的发现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成骨不全(OI)又称脆骨病,是一种少见的遗传性骨病,临床表现主要包括骨密度降低、骨脆病增加、蓝巩膜、牙本质发育不全等,发病率约为1∶10000报告1个成骨不全(OI)家系并检测Ⅰ型胶原基因(COL1A1和COL1A2)的突变位点。方法:家系患者均具有易骨折和蓝巩膜等特点,诊断为OI。提取外周血基因组DNA,对COL1A1和COL1A2基因的所有启动子、外显子以及外显子-内含子进行DNA测序。基因突变位点的杂合状态通过序列特异引物PCR(PCR-SSP)进行证实。结果:DNA测序显示,2例OI患者COL1A1基因内含子27的5′端RNA剪接位点发生突变(c.1875+1G>A,即IVS27+1G>A),该突变与OI临床诊断一致。而家系中9名正常成员和50名健康对照者均未检测到该剪接位点突变。c.1875+1G>A在文献及胶原基因突变数据库均未见,为OI患者COL1A1基因的新突变位点,PCR-SSP证实了内含子27的杂合性。结论:本研究在一OI中国家系发现了致病基因COL1A1新的RNA剪接位点突变(c.1875+1G>A),详细的分子及临床特征对认识OI患者遗传和表型异质性、进一步研究OI基因型-表型关系有作用。
夏欣一崔英霞杨滨王浩洋卢洪涌姚兵李晓军黄宇烽
关键词:成骨不全基因突变
COL2A1基因突变致先天性脊柱骨骺发育不良的软骨组织超微结构观察被引量:12
2009年
目的:先天性脊柱骨骺发育不良(SEDC)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主要累及患者脊柱和长骨骨骺,发病率约为1∶100000。研究编码Ⅱ型胶原α1链的COL2A1基因G504S突变致SEDC的软骨组织超微结构改变。方法:对SEDC引产胎儿和正常对照的软骨组织分别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和甲苯胺蓝染色,在光镜下观察其形态学改变,并重点应用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观察软骨组织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在光镜下未观察到引产胎儿软骨组织明显变化,而在透射电镜下观察到引产胎儿软骨细胞粗面内质网异常膨大,形成包涵体结构,细胞外基质胶原纤维数量减少。扫描电镜下发现,引产胎儿软骨胶原纤维为不规则"草莓样"结构。结论:COL2A1基因G504S突变导致软骨细胞和胶原纤维超微结构的改变,可能是SEDC发生的基础。
崔英霞夏欣一杨滨卢洪涌王浩洋姚兵李晓军黄宇烽
关键词:软骨细胞超微结构
SHOX基因缺陷与身材矮小症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08年
位于X和Y染色体拟常染色体区域的SHOX基因与软骨发育相关。近年来发现该基因的缺陷是特发性身材矮小、Turner综合征、Le′ri-Weill软骨发育异常和Langer肢中骨发育不良等多种疾病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综述了与SHOX基因缺陷相关软骨发育异常的临床表现。
卢洪涌崔英霞
关键词:身材矮小症TURNER综合征LWD
常染色体显性先天性白内障大家系致病基因定位的初步研究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报道1个涉及5代17例患者的常染色体显性先天性白内障(ADCC)大家系,并进行致病基因的定位。方法:对家系中8例患者进行眼科检查后明确临床表型,并提取所有血样的基因组DNA。首先对已报道的中国ADCC家系致病位点(9个基因的16个突变位点)进行DNA测序,然后根据已报道的17个ADCC候选基因和13个染色体区域,选取27个微卫星分子标记,应用LINKAGE软件进行连锁分析。结果:8例患者均为先天性核性白内障。直接DNA测序未发现有已报道的中国家系基因突变。所选取的27个微卫星分子标记与该家系致病基因均不连锁。结论:该ADCC家系致病基因不在已报道的17个ADCC候选基因和13个染色体区域,该家系中可能存在一个新的ADCC致病基因。
夏欣一崔英霞金力谢萍星张锋杨滨张丽京王理理薛春燕李晓军黄宇烽
关键词:先天性白内障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