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9日
星期日
|
欢迎来到青海省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Z111107058811017)
作品数:
3
被引量:39
H指数:3
相关作者:
陈晓雷
张家墅
李晋江
郑刚
张挺
更多>>
相关机构: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
军队临床高新技术重大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相关作品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相关资助
相关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3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3篇
医药卫生
主题
3篇
神经导航
2篇
多模态
1篇
代谢
1篇
引流
1篇
引流术
1篇
神经导航辅助
1篇
手术
1篇
术中磁共振
1篇
术中磁共振成...
1篇
脓肿
1篇
外科
1篇
外科手术
1篇
无框
1篇
无框架立体定...
1篇
细胞
1篇
细胞瘤
1篇
母细胞
1篇
母细胞瘤
1篇
脑脓肿
1篇
活检
机构
3篇
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3篇
陈晓雷
2篇
胡深
2篇
许百男
2篇
张挺
2篇
郑刚
2篇
李晋江
2篇
张家墅
1篇
周定标
1篇
李昉晔
1篇
孟祥辉
1篇
宋志军
1篇
张艳阳
1篇
任贺成
1篇
李防晔
1篇
周涛
1篇
卜博
1篇
余新光
1篇
侯孟卓
1篇
冯世宇
1篇
赛晓勇
传媒
3篇
中华外科杂志
年份
1篇
2014
2篇
2013
共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术中磁共振成像和多模态功能神经导航在胶质母细胞瘤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评价术中磁共振成像(iMRI)和多模态功能神经导航在胶质母细胞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9年2月至2010年7月,76例胶质母细胞瘤患者接受iMRI和多模态功能神经导航引导下肿瘤切除术。其中男性43例,女性33例;年龄14~79岁,平均49岁。分别于首次和末次iMRI扫描时计算胶质母细胞瘤全切除率和切除程度,采用)(2检验比较全切除率。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实施iMRI和多模态功能神经导航。首次iMRI扫描时,术者对24例肿瘤切除程度判断不准确,误判率31.6%。iMRI使得本组胶质母细胞瘤的全切除率从52.6%提高至78.9%(χ^2=11.692,P=0.001),20例(26.3%)肿瘤全切除得益于iMRI扫描和多模态功能神经导航。在28例首次iMRI扫描后继续手术切除肿瘤的患者中,肿瘤平均切除程度由81.5%提高到98.1%。所有患者的平均切除程度从92.3%提高到98.4%。术后3个月随访时,3例(3.9%)患者术后神经功能障碍程度较术前加重。术后随访时间3.0~45.0个月,平均15.6个月,术后24个月累积生存率为19.7%。60例肿瘤全切除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12个月(95%CI:10.1~13.9个月),中位总生存期16个月(95%CI:13.7~18.3个月);16例未全切除(次全、部分切除)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9个月(95%CI:7.9~10.1个月),中位总生存期12个月(95%CI:9.7~14.3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无进展生存时间:χ^2=4.756,P=0.029;总生存时间:χ^2=7.885,P=0.005)。结论iMRI和多模态功能神经导航能够在提高胶质母细胞瘤切除程度的同时,保护患者的神经功能。
李防晔
陈晓雷
赛晓勇
张家墅
胡深
李晋江
郑刚
张挺
李晔
侯孟卓
许百男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神经导航
胶质母细胞瘤
外科手术
基于代谢影像的多模态功能神经导航在无框架立体定向穿刺活检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2013年
目的评价基于代谢影像的多模态功能神经导航在无框架立体定向穿刺活检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2年1月至12月32例患者接受基于PET、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等代谢影像的多模态功能神经导航和术中磁共振(iMRI)引导下颅内病变无框架立体定向穿刺活检术。其中男性16例,女性16例;年龄7~62岁,平均45岁。根据PET和^1H—MRS确定活检靶点,记录诊断阳性率、并发症等。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实施基于代谢影像的多模态导航和iMRI引导下立体定向穿刺活检术。iMRI证实术中穿刺点和活检计划靶点吻合,术后标本均获得明确的病理诊断,诊断阳性率100%。1例患者出现穿刺靶点小血肿(〈5m1),未手术处理,手术并发症发生率3.1%。所有患者术后均未出现新发神经功能障碍或原有症状加重。结论基于代谢影像的多模态功能神经导航可提供生化代谢、功能、解剖信息,提高病变诊断阳性率,避免术后神经功能障碍。
李昉晔
陈晓雷
何婷婷
张家墅
宋志军
李晋江
郑刚
胡深
张挺
许百男
关键词:
活组织检查
神经导航
神经导航辅助下脑脓肿穿刺引流术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5
2014年
目的探讨神经导航辅助下脑脓肿穿刺引流术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6年2月至2012年12月应用神经导航辅助穿刺引流脑脓肿31例临床资料、手术方式、疗效和术后并发症。其中男性27例,女性4例;年龄10个月至69岁,平均(34±19)岁。31例脑脓肿单发26例,多发5例。位于功能区或脑深部的脓肿19例。脓肿最大径2.5~6.7cm,平均直径4.1cm。术后1个月复查头颅MRI增强扫描,此后如果脓肿没有完全吸收,每3个月随访复查1次,观察脓肿的吸收情况。脓肿完全吸收后每1年复查随访1次。结果手术切口均愈合良好,无感染。术后住院时间6~42d,平均(14±9)d。术后常规行脓液细菌培养13例培养出相应细菌,其他18例未培养出细菌。术后应用抗生素18~42d,平均(22±5)d。随访3个月至3年,29例术后恢复良好,1例术后2个月死亡。1例10d后脓肿复发,再次行神经导航下脓肿穿刺引流术,术后恢复良好。18例术后第1天症状和体征就有所好转,4例术后第2天好转,1例10d后偏瘫出现好转,1例1个月后失语逐渐恢复,1例术后暂时性偏瘫加重,15d后运动逐渐恢复。结论神经导航辅助下脑脓肿的穿刺引流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准确性和安全性高,方法简便,预后良好。
冯世宇
孟祥辉
陈晓雷
余新光
张艳阳
任贺成
卜博
周涛
周定标
关键词:
脑脓肿
神经导航
穿刺抽液术
引流术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