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20073089)

作品数:8 被引量:39H指数:4
相关作者:焦建王蒨米宏志李珺奇董薇更多>>
相关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北京市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显像
  • 6篇心肌
  • 6篇心肌灌注
  • 6篇心肌灌注显像
  • 6篇灌注显像
  • 5篇动脉
  • 5篇冠状
  • 5篇冠状动脉
  • 3篇胆固醇
  • 3篇血症
  • 3篇腺苷
  • 3篇腺苷负荷
  • 3篇家族性高胆固...
  • 3篇固醇
  • 3篇高胆固醇
  • 3篇高胆固醇血症
  • 2篇动脉疾病
  • 2篇动脉造影
  • 2篇心肌血供
  • 2篇血供

机构

  • 7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北京市心肺血...

作者

  • 8篇焦建
  • 7篇王蒨
  • 6篇米宏志
  • 5篇李珺奇
  • 3篇丁健
  • 3篇董薇
  • 3篇陆遥
  • 2篇王绿娅
  • 2篇张烨虹
  • 2篇柏江
  • 2篇孟晶晶
  • 1篇赵建东
  • 1篇田文剑
  • 1篇付瑛
  • 1篇杜靖
  • 1篇王蓓
  • 1篇谷珊珊
  • 1篇苏航
  • 1篇郭芳
  • 1篇杨继敏

传媒

  • 4篇心肺血管病杂...
  • 1篇中国动脉硬化...
  • 1篇中华核医学杂...
  • 1篇标记免疫分析...
  • 1篇中华核医学与...

年份

  • 2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2
  • 1篇2009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SPECT/CT显像评价“功能相关冠状动脉病变”的价值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SPECT/CT显像评价“功能相关冠状动脉(简称冠脉)病变”的可行性及临床价值。方法40例可疑或确诊冠心病患者同机完成^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负荷/静息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和冠脉CT造影(CTCA)。负荷/静息心肌灌注显像采用标准二日法,首日行腺苷负荷心肌灌注显像,次日行静息心肌灌注显像及CTCA。腺苷按患者体质量以0.84mg·kg^-1·min^-1经静脉泵匀速给药,CTCA使用标准自动对比剂跟踪扫描程序完成。通过专用融合软件将心肌血流灌注与冠脉三维成像图融合,评价心肌缺血与冠脉病变的相关关系,确定“功能相关冠脉病变”。结果40例患者,CTCA正常20例,异常20例;120支冠脉中共检出33支病变血管,累及左前降支15支,左回旋支9支,右冠脉9支。心肌灌注显像正常22例,心肌缺血和(或)心肌梗死18例。SPECT心肌灌注和CTCA融合图像显示供血区心肌血流灌注正常且无狭窄冠脉占总的无狭窄冠脉的92.47%(86/93),狭窄〈75%的冠脉中,其供血区心肌缺血或梗死的阳性率占42.86%(6/14,例),狭窄〉75%或闭塞冠脉中,其供血区心肌缺血的阳性率占92.31%(12/13,例)。120支冠状动脉中20.83%(25/120,支)的病变冠脉为“功能相关冠脉病变”,检测出27例患者中25.93%(7/27,例)有无狭窄病变的冠脉导致心肌缺血;使15.38%(2/13,例)冠脉病变患者免除有创性诊断检查;指导对42.86%(6/14,例)的狭窄〈75%冠脉行药物治疗或冠脉血管重建术治疗;为1支狭窄〉75%的冠脉无需行血管重建术提供依据。结论SPECT/CT心肌灌注和CTCA融合显像可确定“功能相关冠脉病变”,可提供综合信息诊断冠心病和指导治疗。
王蓓焦建杜靖米宏志赵建东郭芳杨继敏柏江丁健陆遥田文剑李珺奇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
核素心肌灌注显像评价FH纯合子患者心肌血供异常临床意义初步研究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利用核素心肌灌注显像(MPI)研究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H)纯合子患者病情进展对心肌血供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以经染色体检测确诊并来我院检查的28例FH纯合子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药物负荷/静息MPI,根据心肌血供异常与否,将患者分成两组,并对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血脂水平及心肌血流灌注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其中8例患者随诊1~2年.结果:28例FH患者,男性17例,女性11例,平均年龄12.12岁,TC (16.00 ±2.92) mmol/L,LDLC(13.82 ±2.73) mmol/L;MPI示15例阴性(男/女=11/4例),13例阳性(男/女=6/7例).负荷试验中6例出现心电图ST段下移性改变.MPI显示:13例MPI阳性患者共计221个心肌节段中,29个节段出现心肌缺血(13.1%);其中左前降支、回旋支、右冠状动脉供血区分别有21个节段(21/29,72.4%)、5个节段(5/29,17.2%)、3个节段(3/29,10.3%).MPI阳性与阴性两组中,患者的年龄(P =0.621)、身高(P =0.219)、体质量(P =0.847)、体质量指数(P=0.155)、治疗时间(P=0.189)、性别(P =0.246)、心电图ST段有无下移(P =0.372)、TC(P=0.088)、LDL-C(P=0.082)、TG(P =0.062)、HDL-C(P=0.652)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例随诊患者复查MPI结果提示:4例原无心肌缺血现仍为阴性;4例原有心肌缺血者,3例心肌缺血范围和程度均无明显变化,1例因心肌缺血程度加重导致心力衰竭后死亡.结论:FH纯合子患者心肌缺血好发于左前降支供血区,且患者的年龄、身高、体质量、治疗时间、血脂等因素在MPI阳性组与阴性组中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最好早期对FH纯合子患者行MPI以评估心血管病危险度分层、患者治疗效果和预后.
焦建王绿娅王蒨米宏志李珺奇董薇
关键词: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纯合子心肌灌注显像
不同性别患者负荷心电图缺血改变与心肌血供及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探讨腺苷负荷试验心电图(ECG)呈缺血性改变患者中,其性别间差异与冠状动脉病变及心肌血供受损之间的相互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至2012年11月,本院疑诊冠心病行腺苷负荷/静息心肌灌注显像(MPI)的7 826例患者的资料,以腺苷负荷试验中ECG呈缺血改变的10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男性:女性为24:80,平均年龄(58.76±9.97)岁,其中62例患者在1个月内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CAG)。结果:104例患者腺苷负荷试验ECG出现ST段水平或下斜型下移≥0.1mV,随后的MPI显示:阳性66例(男性18例),阴性38例(男性32例,P=0.181)。MPI阳性的患者中有33例(男性14例)同期施行了CAG,结果提示:仅1例女性患者冠状动脉呈粥样硬化性改变,但无明显狭窄性病变;另32例(97.0%)均有至少1支冠状动脉狭窄≥50%病变(男性100%,女性94.7%,P=0.576)。MPI阴性的患者中有29例(男性4例)行CAG,结果提示:男性2例(50%)、女性24例(96%)冠状动脉正常或病变<50%,余下2例男性(50%)和1例女性(4%)为3支冠状动脉窄性病变程度均≥50%(P=0.042)。结论:腺苷负荷ECG呈缺血性改变时,MPI阳性或阴性的发生率与性别无明显相关;冠状动脉有严重狭窄性病变且MPI阳性的发生率亦与性别无明显相关;但MPI阴性提示无心肌缺血,而存在严重冠状动脉狭窄性病变的男性明显高于女性。因此对此类男性患者进行临床诊断和评价时要特别慎重,必要时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焦建王蒨米宏志董薇陆遥柏江张烨虹李珺奇
关键词:腺苷负荷试验心肌灌注显像心电图
影像学技术在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2015年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amilial hypercholesterolemia,FH)是少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其发病机制是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ow 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LDLR)的基因突变而导致血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和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升高,形成皮肤黄色瘤和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性改变,其心血管系统的并发症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影像学技术(如超声、放射、磁共振、核医学等)在FH诊断及监测中具有重要价值,如超声对AS及心脏结构的观察、CT冠状动脉造影(computed tomographic coronary angiography,CTCA)对冠状动脉狭窄的判断、磁共振对颈动脉斑块性质和特点的评估、核医学心肌灌注显像(myocardial perfusion imaging,MPI)对心肌供血的监测等,我们可以通过结合各个影像学方法的优点并互相补充,对FH患者进行心脏风险分层、心血管系统并发症监测和治疗效果评估。本文就影像学技术在FH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简要综述。
焦建王蒨
关键词: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心血管系统影像学
腺苷负荷心肌灌注显像正常女性中心电图呈缺血改变35例分析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腺苷负荷心电图(ECG)呈缺血性改变而核素心肌灌注显像(MPI)正常的女性患者,MPI和冠状动脉CT(CTCA)结果对冠心病(CAD)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至2011年11月疑诊冠心病行腺苷负荷/静息MPI的4 142例女性患者资料,将其中35例〔年龄39~76岁,平均年龄(55.74±9.43)岁〕腺苷负荷ECG呈缺血改变,但MPI正常者作为研究对象,35例患者均利用SPECT/CT行MPI和同机CTCA检查,其中1例患者在1个月内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结果:35例患者静息状态ECG均正常,腺苷负荷ECG则出现ST段水平或下斜型下移≥0.1 mV,停止负荷1 min后ECG恢复正常,提示心肌缺血改变,随后的负荷/静息MPI均未见心肌缺血改变。同机CTCA结果示:27例冠状动脉正常(27/35,77.1%),7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改变(7/35,20.0%),1例(2.9%)为3支冠状动脉狭窄性病变,程度均≥50%,其CAG显示:LAD近段狭窄75%,LCX中段狭窄90%,RCA近中段狭窄95%。结果提示:此组患者中97.1%的冠状动脉是正常或仅呈硬化性改变,而无心肌缺血存在。结论:女性患者易出现负荷ECG"假阳性";负荷MPI是评价此类患者有无冠心病的重要手段;同机CTCA则是避免冠状动脉3支病变而MPI"假阴性"的弥补手段,因此,利用SPECT/CT施行同机MPI/CTCA是对此类患者进行冠心病筛查的准确性较高的无创性评价手段。
焦建王蒨米宏志孟晶晶丁健陆遥张烨虹李珺奇
关键词:腺苷负荷心肌灌注显像冠状动脉CT
腺苷负荷心肌灌注显像评价中年女性心肌供血异常的临床价值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评价国产腺苷负荷99Tcm-MIBI心肌灌注显像对65岁以下的中年女性患者心肌供血异常的判断临床价值。方法:2007年1月至2008年7月临床怀疑冠心病的中年女性109例,年龄40~65岁,平均年龄(54.9±6.1)岁,所有患者均在1个月内施行常规2d法腺苷负荷-静息心肌灌注显像(MPI)和冠状动脉造影术(CAG)检查。MPI和CAG图像由2名以上核医学/放射科医师共同读片;MPI评价标准:供血区某一心肌节段负荷时,出现放射性稀疏或缺损,静息时消失或改善,判定为心肌缺血;如静息时仍为放射性缺损,判定为心肌梗死。CAG评价标准:3支主要冠状动脉血管中至少有1支主要冠状动脉管径狭窄≥50%,判定为阳性。MPI与CAG对照,评价腺苷MPI对冠心病的诊断效能(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结果:109例受检者中,MPI显示:阴性62例,阳性47例,心肌缺血42例,心肌梗死5例;累及59个室壁段,其中前降支供血区32段,回旋支供血区12段,右冠状动脉供血区15段。CAG显示:冠状动脉正常72例,冠状动脉异常37例,其中单支病变23例,双支病变7例,3支病变7例;冠状动脉异常37例中核素心肌灌注显像阳性31例,阴性6例;冠状动脉正常72例中核素心肌灌注显像56例阴性,16例阳性。腺苷负荷MPI对65岁以下女性患者诊断冠心病的灵敏度为83.8%(31/37例),特异性为77.8%(56/72例),准确性为79.8%(87/109例),阳性预测值为65.9%(31/47例),阴性预测值为90.3%(56/62例)。结论:腺苷负荷心肌灌注显像用于中年女性冠心病的诊断有较高的诊断效能,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作为中年女性早期诊断冠心病在运动心电图之外有效的、优先考虑的选择。
米宏志王蒨焦建孟晶晶丁健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腺苷心肌灌注显像
心肌灌注显像/CT冠状动脉造影融合影像追访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1例被引量:2
2014年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amilial hypercholesterolemia,FH)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FH分为杂合子和纯合子两型。杂合子型FH患者血浆胆固醇升高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显现出来,其发病率约为0.2%;纯合子患者发病率极低,约为1/100万[1,2],而且大多数纯合子患者十几岁时就会发生严重的心血管事件甚至死亡[3]。以往对此类患者病情监测和疗效评估主要依靠对血脂的定期检测、
焦建王蒨王绿娅李珺奇
关键词: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心肌灌注显像CT冠状动脉造影
核素心肌灌注显像和CT冠状动脉造影检测冠状动脉心肌桥所致心肌血液供应异常被引量:13
2014年
目的利用SPECT/CT完成同机核素MPI和CTCA,探讨冠状动脉(简称冠脉)心肌桥(MB)对心肌血液供应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至2013年3月间294例以胸闷、胸痛或心悸为主要症状、接受MPI及同机CTCA检查的患者资料,筛选出冠脉MB患者49例[男26例,女23例,年龄32~85(55.4±16.6)岁]。统计MB和缺血发生部位;将MPI和CTCA图像进行融合,对融合图像上MB.壁冠脉穿行心肌缺血区域、且CAG证实该区域供血冠脉不存在粥样斑块所致管腔狭窄者,判定心肌缺血为MB所致。利用z。检验比较不同部位MB引发心肌缺血改变的发生率差异。结果49例冠脉MB患者中,MB位于前降支近段3例,前降支中段34例,前降支远段4例,间隔支3例,回旋支远段2例,中间支I例,右冠脉近中段2例;MPI显示心肌缺血41例(缺血部位46处),其中心尖部3例,前壁心尖部5例,前壁中部17例,间隔心尖部4例,前间隔中部3例,前侧壁中部2例,下侧壁中部2例,下侧壁基底段4例,下壁近心尖部3例,下壁基底段3例;融合图像示MB引发的心肌缺血有32例,其中23例由前降支中段MB所致。MB位于好发部位组(前降支中段,34例)与非好发部位组(15例)的心肌缺血发生率分别为67.6%(23/34)和60.0%(9/1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7,P〉0.05)。结论左冠脉前降支中段是MB的好发部位,不同部位的MB引发心肌缺血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MPI/CTCA融合影像可同时探测心肌缺血和冠脉MB的部位,判断MB对心肌血液供应的影响。
苏航王蒨董薇米宏志焦建谷珊珊付瑛
关键词:发射型计算机冠状血管造影术MIBI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