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农业部农业结构调整重大技术研究专项项目(06-05-05B)

作品数:22 被引量:159H指数:10
相关作者:李家乐白志毅汪桂玲张根芳董志国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水产大学上海海洋大学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农业部农业结构调整重大技术研究专项项目上海市基础研究重大(重点)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9篇农业科学
  • 7篇生物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19篇三角帆
  • 19篇三角帆蚌
  • 4篇钩介幼虫
  • 3篇亲缘
  • 3篇亲缘关系
  • 3篇基因
  • 2篇淡水湖
  • 2篇地理种群
  • 2篇形态发育
  • 2篇养殖
  • 2篇杂种
  • 2篇水库
  • 2篇种群
  • 2篇线粒体
  • 2篇混养
  • 2篇混养模式
  • 2篇CO
  • 2篇CUMING...
  • 1篇淡水
  • 1篇淡水养殖

机构

  • 15篇上海水产大学
  • 7篇上海海洋大学
  • 6篇金华职业技术...
  • 1篇淮海工学院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新技术公司

作者

  • 22篇李家乐
  • 13篇白志毅
  • 8篇汪桂玲
  • 6篇张根芳
  • 4篇王建军
  • 4篇董志国
  • 3篇郑汉丰
  • 3篇刘其根
  • 2篇潘彬斌
  • 2篇王宏
  • 2篇刘士力
  • 2篇陈友明
  • 2篇谢楠
  • 1篇刘承初
  • 1篇牛东红
  • 1篇李晓英
  • 1篇贾名静
  • 1篇李应森
  • 1篇杨光
  • 1篇严如娟

传媒

  • 4篇水产学报
  • 3篇上海水产大学...
  • 2篇淡水渔业
  • 2篇大连水产学院...
  • 2篇上海海洋大学...
  • 1篇特产研究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动物学杂志
  • 1篇食品科学
  • 1篇湖泊科学
  • 1篇渔业现代化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水生生物学报
  • 1篇中国科技成果
  • 1篇中国动物学会...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10
  • 4篇2009
  • 9篇2008
  • 8篇2007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背角无齿蚌稚蚌形态发育与生长特性被引量:9
2009年
对背角无齿蚌稚蚌阶段的形态变化过程进行了连续观察,并详细描述了各发育时期的形态特征。结果表明背角无齿蚌稚蚌发育过程可分为贝壳增厚期、壳顶突出期、两翼形成期和背角生长期4个阶段。刚脱落的稚蚌平均壳长242.57μm,在水温为29.0—33.0℃的条件下,经过40d的生长和发育,进入幼蚌阶段,此时平均全长达12.07mm,其形态特征与成体相似。背角无齿蚌稚蚌发育过程中最明显的变化是壳顶位置的变化。在稚蚌发育过程中,壳长生长速度、贝壳性状间的比例关系并不相同。贝壳增厚期的壳长日增长率最高;壳高/壳长比例从稚蚌刚脱落时逐渐减小,到晚期又逐步增加;壳顶前端壳长/壳长的比值在贝壳增厚期逐渐增加,随后又减小,并逐渐与成体的比例接近。对背角无齿蚌稚蚌生长特性的研究表明:壳长与日龄的关系式为L=370.11—32.66t+14.27t^2-0.15t^3(r=0.976)。
刘士力李家乐张根芳许式见汪桂玲白志毅
关键词:背角无齿蚌形态发育
三角帆蚌三个优异群体杂交后代生长性能比较研究被引量:13
2007年
于2003年5月21日至2004年12月23日,在浙江诸暨的养殖池塘比较研究了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i)的洞庭湖群体(DD)、鄱阳湖群体(PP)和太湖群体(TT)自交F1与其6个杂交F1(DP,PD,DT,TD,TP和PT)的生长性能。结果显示:19月龄的9个群体三角帆蚌壳长已趋于相对恒定,但早期各群体间壳长差异明显。壳宽性状从6月龄至19月龄,PP、PD和TD三者均无明显差异,但均优于其余6群体(P<0.01)。特别发现PD从4月龄至19月龄均呈现明显的生长优势。从整个试验阶段来看,PD的体重也具有生长优势;经572 d生长发育,生长最快的依次为PD((0.42±0.07)g/d)、TD((0.37±0.04)g/d)和PP((0.37±0.08)g/d),生长最慢的是TT((0.30±0.08)g/d)、DP((0.32±0.06)g/d)和PT((0.32±0.07)g/d)。各性状的杂种优势率在-1.95%~17.08%之间。对于壳宽性状,PD、TD和PT均产生了杂种优势,且以PD最大,达到7.99%。在体重性状上,PD的杂种优势最大,达到了17.08%,其次为TD(14.10%),因此,PD与TD的养殖性能最好。
董志国李家乐郑汉丰谢楠白志毅
关键词:杂交养殖性能
三角帆蚌钩介幼虫寄宿阶段形态变化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6
2007年
应用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三角帆蚌钩介幼虫不同发育阶段即排入水中未附着阶段、附着于宿主鱼体(黄颡鱼)阶段及从宿主鱼体脱落后阶段的形态变化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三角帆蚌钩介幼虫不同发育阶段壳高、壳长及铰合部增长速度有差异。钩介幼虫未附着阶段腹面有钩,附着阶段侧面观半椭圆型,壳腹缘无钩,有稍突出的嵴和两片与腹缘相连的薄翼,嵴和翼表面分布小而密的棘刺,未形成大而粗壮的钩;在此阶段幼虫足丝消失,内部器官逐渐形成。
王宏李家乐汪桂玲张根芳谢楠
关键词:三角帆蚌钩介幼虫寄宿
三角帆蚌钩介幼虫发育的生物学零度和有效积温初步研究被引量:11
2008年
以实验观察结合统计方法,研究了寄生在黄颡鱼鳃上的三角帆蚌钩介幼虫发育至稚蚌的生物学零度和有效积温。结果表明:钩介幼虫发育至稚蚌的生物学零度为8.4℃,钩介幼虫发育至稚蚌的有效积温为165℃/d;整个寄生阶段钩介幼虫的壳长、壳高和饺合部长度增加不显著。
白志毅李家乐杨光
关键词:三角帆蚌钩介幼虫生物学零度有效积温
三角帆蚌人工繁育工艺的改良及效果被引量:5
2007年
对传统的蚌苗繁育工艺进行改良,采用室内水泥池微流水进行三角帆蚌人工育苗,以15cm左右的黄颡鱼作为宿主鱼,做好各个阶段的消毒环节。结果表明,室内水泥池微流水三角帆蚌人工育苗,小蚌出苗率高,每个小池(1.5m2)可培育稚蚌密度为3.5~4.0万个/m2,高产者可达4.0~5.0万个/m2;生长快,稚蚌培育1个月平均壳长可达1.2cm以上;规格大小均匀,贝壳颜色清爽,体质健壮,质量好。
陈友明李家乐白志毅
关键词:三角帆蚌钩介幼虫
我国五大湖三角帆蚌群体ITS-1序列变异分析被引量:12
2008年
对我国五大淡水湖:鄱阳湖、洞庭湖、太湖、巢湖、洪泽湖,鄱阳湖内包括进贤、余干、珠湖、都昌、湖口、永修,合计10个群体三角帆蚌78个个体核糖体DNA基因转录间隔子ITS-1进行PCR扩增、序列测定,获得78条长度为430 bp的同源序列.同源基因序列分析显示,五大淡水湖10个群体三角帆蚌78条ITS-1序列片段,G+C的含量都明显高于A+T的含量.鄱阳湖三角帆蚌的核苷酸多态性指数最高,而巢湖的核苷酸多样性指数最低.基于ITS-1序列片段的遗传距离表明,鄱阳湖内六个点群体间遗传距离很小,在0.0071到0.0092之间.五大湖间三角帆蚌群体遗传距离较远,在0.0752到0.1381之间,ITS-1序列片段构建系统树显示,鄱阳湖6个群体聚在了一起为单独一支,并与巢湖群体亲缘关系相近.洞庭湖群体和洪泽湖群体亲缘关系相近,单独为一支.太湖群体从鄱阳湖、巢湖群体分离开来,单独为一支.
王建军李家乐汪桂玲白志毅
关键词:三角帆蚌转录间隔区ITS-1亲缘关系
我国五大淡水湖三角帆蚌群体mtDNACOI基因片段分析
对我国五大淡水湖10个群体三角帆蚌:洞庭湖(DT)、太湖(TH)、巢湖(CH)、洪泽湖(HZ),及鄱阳湖进贤(PJ)、余干(PY)、珠湖(PZ)、都昌(PD)、湖口(PH)、永修(YX)共69个个体线粒体 DNA 细胞色...
李家乐王建军汪桂玲白志毅
关键词:三角帆蚌亲缘关系
文献传递
中国五大湖三角帆蚌群体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的SSR分析被引量:39
2007年
采用微卫星技术,将9对微卫星引物用于我国五大淡水湖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i)群体,即鄱阳湖(PY)、洞庭湖(DT)、太湖(TH)、巢湖(CH)、洪泽湖(HZ)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的研究。数据经TFPGA软件估算,分别完成不同群体位点的杂合度值、群体间遗传距离和相似指数计算及聚类分析,确立了5个群体间的亲缘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三角帆蚌5个群体的平均表观杂合度0.4964-0.5621,期望杂合度0.5540-0.6270,多态信息含量0.4061-0.4665,其中鄱阳湖群体遗传多样性最高,而洪泽湖群体最低。(2)五个群体遗传相似度在0.8947以上,遗传距离在0.0267-0.1113。聚类分析结果显示,鄱阳湖、巢湖与太湖聚在一起,亲缘关系较近,而洞庭湖群体与洪泽湖群体亲缘关系较近。(3)鄱阳湖三角帆蚌种质最好,并具有很好的育种潜力。
汪桂玲袁一鸣李家乐
关键词:三角帆蚌野生群体微卫星DNA
三角帆蚌产珠性能与生长性状和插片部位的关系被引量:16
2008年
2003年5月,获得鄱阳湖群体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i)同一母蚌的后代,同年10月插种无核珍珠,然后在同一口池塘培育3年,于2006年11月研究其产珠性能与生长性状和插片部位的关系。结果表明,珍珠单颗质量、粒径、直径差百分比、产珠量和圆珠率5个指标的极差以及变异系数非常大,说明同一亲蚌子代个体间在育珠性能方面出现较大分化,可通过选育进行改良。各指标与单蚌产珠量的相关性由高到低依次为,壳质量、体质量、壳高、壳宽、壳长;各指标与珍珠粒径的相关性由高到低依次为,壳质量=体质量、壳宽、壳高;各指标与直径差百分比的相关性由高到低依次为,壳宽、壳质量=体质量;各指标与圆珠率的相关性由高到低依次为,壳宽、壳质量、体质量。结合生产可操作性,体质量和壳宽应作为两个最主要选育性状;位于外套膜外侧的珍珠质量显著高于内侧(P<0.05),但未发现左壳与右壳间珍珠质量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白志毅李家乐汪桂玲
关键词:三角帆蚌生长性状
淡水养殖微生态制剂规模化生产关键技术研究
2011年
该项目研究是针对我国水产养殖过程中难以对水质进行有效调控和养殖鱼虾抗病力低下这一痼疾,研制和开发微生态制剂和高效表达外源基因微生物工程菌的应用,为无公害渔业系统和适于健康养殖结构模式,以及实现渔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保证。
关键词:微生态制剂淡水养殖规模化生产无公害渔业养殖过程外源基因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