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270132)

作品数:4 被引量:20H指数:3
相关作者:林孟相陈如杰金胜威王本极程碧环更多>>
相关机构:温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医院感染
  • 2篇重症
  • 2篇肺炎
  • 2篇ICU
  • 1篇心脏
  • 1篇心脏病
  • 1篇心脏病患儿
  • 1篇预防措施
  • 1篇舒巴坦
  • 1篇术后
  • 1篇术后医院感染
  • 1篇头孢
  • 1篇头孢哌酮
  • 1篇重症肺炎
  • 1篇重症肺炎患者
  • 1篇重症监护
  • 1篇重症监护病房
  • 1篇住院
  • 1篇住院患者
  • 1篇先天

机构

  • 4篇温州医科大学

作者

  • 3篇林孟相
  • 2篇程碧环
  • 2篇王本极
  • 2篇金胜威
  • 2篇陈如杰
  • 1篇应斌宇
  • 1篇庄荣
  • 1篇周士燕
  • 1篇沙芬芳
  • 1篇郭献阳
  • 1篇陈少敏
  • 1篇王晓红
  • 1篇周相莲
  • 1篇陈玉桃
  • 1篇梁丽丹

传媒

  • 3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年份

  • 1篇2015
  • 3篇201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迟发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疗效观察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观察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迟发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临床疗效与使用安全性。方法收集医院2009年3月-2013年3月机械通气后发生迟发型VAP患者的临床资料,筛选出接受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的患者42例,对其细菌分布、临床疗效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2例迟发型VAP患者经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后痊愈19例、显效12例、进步5例、无效6例、临床总有效率为73.81%;共检出细菌61株,其中鲍氏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分别占29.51%、21.31%、18.03%,经治疗后细菌清除率为68.85%;治疗过程中未发现与头孢哌酮/舒巴坦相关的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迟发型VAP有效且安全,可作为治疗迟发型VAP患者的经验用药。
林孟相程碧环陈如杰金胜威庄荣王本极应斌宇
关键词: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疗效
早期CRRT干预对重症肺炎患者肺保护作用的临床观察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观察早期CRRT干预对重症肺炎患者肺的保护作用。方法将52例重症肺炎患者随机均分为CRRT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抗感染对症支持治疗,CRRT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早期CRRT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 d、3 d、7 d动脉血PH值、氧饱和度(Sa O2)、气道平台压力值、血清炎症介质白介素6(IL-6)及血浆降钙素原(PCT)数值,并统计分析治疗的有效率。结果 CRRT组患者治疗后1 d、3 d和7 d的血清IL-6及PCT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CRRT组治疗后3 d和7 d的动脉血Sa O2、气道平台压力值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两组动脉血气PH值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上述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CRRT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CRRT干预能有效减轻重症肺炎患者肺损伤,加强肺保护,是一种有效的辅助治疗措施,值得推广。
虞瑜沙芬芳周相莲林孟相
关键词:CRRT重症肺炎肺保护
ICU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医院感染的特征分析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在ICU发生医院感染的临床特征及预防措施,以期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2年12月ICU先天性心脏病术后监护的378例患儿,观察其术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病原菌的分布与医院感染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1例患儿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5.56%;共检出细菌31株,主要为洋葱伯克霍尔德菌与大肠埃希菌,均占16.1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儿年龄、入住ICU天数、手术持续时间、输血量、呼吸机使用时间、胸腔引流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是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入住ICU时间、手术持续时间、输血量、呼吸机使用时间、胸腔引流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是发生医院感染重要的危险因素。结论加强医院感染管理,针对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预防与控制措施,可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王本极林孟相陈如杰郭献阳金胜威程碧环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医院感染预防措施
ICU长期住院患者发生二次医院感染的特征分析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探讨并分析ICU长期住院患者发生二次医院感染的特征,为预防ICU二次医院感染的发生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2月ICU 98例长期住院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统计分析其二次医院感染发生率、感染部位及病原菌分布,并进行危险因素的相关性分析。结果长期住院患者发生二次医院感染51例,感染率为52.04%;感染部位以呼吸道和泌尿道为主,分别占54.90%和27.45%;共检出病原菌68株,主要为鲍氏不动杆菌与大肠埃希菌,分别占30.88%和14.71%;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年龄、APACHEⅡ评分、神志昏迷、呼吸机的使用、留置导尿管、动静脉置管、使用抗菌药物以及ICU住院时间与二次医院感染的发生具有相关性(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神志昏迷、呼吸机使用、抗菌药物使用及ICU住院时间是发生二次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ICU长期住院患者二次医院感染率高,病原菌以非发酵菌为主,临床应针对医院感染的关键环节,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陈玉桃王晓红陈少敏梁丽丹周士燕
关键词:重症监护病房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