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3ASH013)

作品数:11 被引量:97H指数:6
相关作者:蓝宇蕴余冰刘志鹏张晓红更多>>
相关机构:华南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广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广州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经济管理
  • 8篇社会学
  • 2篇政治法律

主题

  • 4篇社区建设
  • 1篇政府主导
  • 1篇治安
  • 1篇社会
  • 1篇社会工作
  • 1篇社会工作实践
  • 1篇社会生活
  • 1篇社会生活共同...
  • 1篇社会性
  • 1篇社会政策
  • 1篇社会转型
  • 1篇社区文化
  • 1篇社区文化建设
  • 1篇社区自治
  • 1篇生活共同体
  • 1篇农村
  • 1篇农村集体经济
  • 1篇破解
  • 1篇转制
  • 1篇转制社区

机构

  • 9篇华南师范大学

作者

  • 6篇蓝宇蕴
  • 1篇刘志鹏
  • 1篇张晓红
  • 1篇余冰

传媒

  • 3篇学术研究
  • 2篇城市观察
  • 2篇社会工作与管...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中共福建省委...
  • 1篇社会工作

年份

  • 1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论转型社区的“城乡混合结构”被引量:7
2016年
转型社区是在城市化与"城乡二元结构"松动条件下,城乡关系重构的结果。也恰恰是在这一过程中,转型社区形成独特的社会结构,即"城乡混合结构"。该结构作为阶段性的本质特征,是转型社区深度城市化的基础和出发点,其存在和运行,虽然有助进一步拆解城乡二元结构,但也使社区关系过度纠结,结构性张力过大,并呈现出普遍的治理之困。把转型社区纳入城市运行系统、建立或健全现代社区组织结构、改革集体经济体制机制、建构具有针对性的法律制度及地方政策法规,在城乡机制或规则的互动中求得平衡,是走出治理困境的主要应对之策。实践中尽可能避免剧烈地打破原社区结构,而是通过多元渐进路径,以实现转型社区的现代转型。
蓝宇蕴
关键词:城乡二元结构
“后撤并时代”被调整乡镇的治理现代化:困境与策略选择——以广东为重点的考察被引量:7
2018年
进入21世纪以来,包括广东在内的全国各地进行了大规模的乡镇撤并工作,我国乡镇治理进入"后撤并时代"。乡镇撤并意义深远、成就显著,但也产生了一些新问题,使被调整乡镇的地方治理面临着居民认同度低、政府公信力受损、区域发展失衡、公共服务功能弱化、乡镇管理半径过大等困境。当前,被调整乡镇应积极进行变革与创新,通过进一步增强民主参与机制、打造责任政府、促进均衡发展、强化公共服务、提升治理能力等策略选择来实现乡镇治理现代化。
刘志鹏
关键词:乡镇撤并
社会生活共同体与社区文化建设——以广州幸福社区创建为例被引量:16
2017年
把社区建构成居民社会生活的共同体,是国家给社区建设预定的主要目标。社区文化在这一共同体之形成和维系中具有独特的重要性,因而,是社区建设的一个重要支点。但目前过于行政化、自主性及公共性相对匮乏的社区现状,是社区文化建设普遍面临的问题。伴随市场化与公共机制的深入发展,社区传统的血缘地缘纽带趋向弱化,利益关系趋于多元化与人际关系趋向功利化,相关社区问题增多。这些问题的解决或缓解,几乎都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社区文化的支持。而建构超越强行政约束的、并能培育出居民主体性和公共性的社区文化,是把社区塑造成社会生活共同体的关键。
蓝宇蕴
关键词:社区建设社区文化建设社会生活共同体
论自主性的“治安社区”建设被引量:3
2014年
目前在平安社区建设的实践中,主要有两种不同取向,一种是政府直接主导的,一种是社区自主推进的,而前者占据主流。当下治安社区建设,关键是要实现建设主体的转向,从政府直接主导逐步转向社区自主。我国处在社会转型期,社区治安问题多发。在治安社区建设中,若过于依靠政府推动,易导致社区依赖及消磨社区意志。社区是微观社会主体,自主性的治安社区建设转向,无论对社区资源的充分发掘与利用,还是助推社区自治机制的培育与发展,都有实质性的意义。
蓝宇蕴
关键词:社区建设
非农集体经济及其“社会性”建构被引量:35
2017年
乡村社会作为中国社会变迁与发展的重要一维,其变迁模式及治理方式的转变势必影响中国社会变迁与治理的整体走向及成效。面对当前的经济社会转型,乡村社会在顺应时代、谋求发展的同时,一些深层次的、结构性问题也日益凸显。在这一背景下,从经济与社会文化角度深入探讨乡村社会变迁与治理中的难题与出路,意义重大。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教授蓝宇蕴指出,伴随农村集体经济的非农转型,不少村社或“村改居”集体组织施行了社区股份制的集体经济改革,建构起以市场化为目标诉求的集体经济体制。这一改革虽然促进了集体经济的资本化与规模化运作,但大多并未真正完成市场化转轨,也并未解决或缓解诸如“集体性”趋于消解的问题。其重要原因在于,社区股份制改革忽视了非农集体经济是“社会经济”的事实,进而忽略了维系该经济本性所需的“社会性”之重要。关注非农集体经济“社会性”的流失,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社会性”培育与建构,是非农集体经济摆脱困境与实现持续发展的关键。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教授董磊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哲学院副教授郭俊霞认为,面子作为一种“社区性货币”,既体现着个体之间的互惠关系,具有“人情”的意味,又具有社会评价、声望与地位的意涵;它是作为社会人的个体赖以立足并与人交往的社会性价值标准,也是社会性价值实现后所产生的效能感和社会评价。在个体具有身份归属的社区中,面子通过正向褒誉机制和负向排斥机制来实现社会控制,形塑村庄社会秩序。不同类型的农村地区,村庄社会结构的差异导致了人们身份归属的不同,面子观也呈现出不同的具体形态。在中国农村的急剧转型中,农民的面子观急速嬗变,村庄社会秩序的维系机制�
蓝宇蕴
关键词:农村集体经济乡村社会变迁社会性经济社会转型
转型社区的“总体性”组织及其破解被引量:17
2016年
我国改革开放前的"总体性"社会结构,对改革开放后的社区组织建构产生直接影响。转型社区是城市化中产生的特殊社区,其"总体性"社区组织的结构,既是"总体性"社会作用于微观社区的呈现,也是农村社区进行适应性变迁的结果。但转型社区伴随产业结构与居民职业方式的非农化转换,各种社区关系变得复杂多元化,"总体性"社区组织越来越丧失其合理性价值并诱发诸多的问题,如"总体性"组织的公共"代表性"不足、权力及职能关系产生"异化"、基本的社区整合难以实现等。改革"总体性"的社区组织结构,建构多元共存的、权力及职能关系清晰的、整合度高的组织系统,是转型社区实现现代转型与有效治理的组织化保障。
蓝宇蕴
政府主导型社区建设研究
2014年
近年来,政府力推社区建设,大有社区建设非政府主导莫属之势。在此背景下系统梳理"政府主导型"的社区建设,具有特殊意义。政府垄断性地把持着所有关键社会资源,并能藉此营造社区发展的制度环境与支持系统,建构超越社区自身局限的发展条件。但政府社区建设中的强势介入,一定程度上亦成为社区发展的主要制约,可能造成对社区谋取自主发展空间的一种挤压。总体而言,我国目前的社区建设,暂时还难以离开政府的主导性参与,但需以发展社区自治为前提,需根据不同的社区发展阶段,适时进行职能调整,以求政府与社区关系的动态平衡。
蓝宇蕴
关键词:社区建设政府主导社区自治
社会工作本土化实践中的伦理困境——以广州市家庭综合服务中心模式为例被引量:6
2015年
社会工作是一项具有很强价值导向的工作,也是一项面向社会实践问题的工作。近几年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在广东沿海等发达地区,大力推动街道成立家庭综合服务中心,让社会工作作为一种新型职业蓬勃发展。在肯定社会工作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的时候,也应该清醒地看到社会工作专业所遭遇到的四类伦理困境。一是西方移植与社会系统多元;二是专业的独立性与依附性;三是助人自助的专业精神与资源缺乏;四是量化的绩效评估与缺失的人类关怀。
张晓红
关键词:社会工作实践伦理困境
转制社区:“三重结构”及治理之困被引量:2
2017年
转制社区是我国基层社会治理的重点和难点,普遍面临严峻的治理之困,这与其独特的"三重结构",即村社型结构、居委型结构以及作为流动人口聚居区的非正式结构相关。其中,村社型结构及其治理,面临合法性及权威性缺失、经济基础偏狭、治理理念及形式滞后等问题;居委型结构及其治理,则面临资源条件有限、行政化以及与村社型关系相纠结等问题;转制社区作为外来流动人口聚居区的治理,则面临公共性匮乏、非结构性状态以及"内生"转型制约等问题。协调转制社区"三重结构"及其复杂关系,把其纳入常态化、制度化治理轨道,是化解治理之困的基础。
蓝宇蕴
关键词:转制社区
政策意涵与价值导向:中国城市社区政策30年被引量:7
2015年
价值取向是政府推动改革的深层结构与内在动力。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社区政策在经历了市场主义的社区服务产业化发展、威权主义的城市管理体制改革与基层政权重建之后,现已进入到以民生、幸福为导向的公共服务社区化时期。分析此一变迁轨迹、政策意涵、价值取向及其间所反映的国家-社会关系,有助于明确社会工作、社会政策的制定与执行间的关联,最终探讨社会工作在其间的可能作为。
余冰
关键词:社区建设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