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福建省属公益类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专项(2011R1037-7)

作品数:6 被引量:43H指数:4
相关作者:雷国良朱芸李志忠靳建辉姜修洋更多>>
相关机构:福建师范大学兰州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属公益类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专项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天文地球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篇气候
  • 3篇气候变化
  • 2篇同位素
  • 2篇泥炭
  • 2篇不确定性
  • 2篇沉积物
  • 1篇氮含量
  • 1篇地球化
  • 1篇地球化学
  • 1篇地球化学行为
  • 1篇元素分析仪
  • 1篇正构烷烃
  • 1篇植物
  • 1篇质谱
  • 1篇神农架大九湖
  • 1篇酸溶
  • 1篇碳同位素
  • 1篇同位素质谱
  • 1篇泥炭记录
  • 1篇全氮

机构

  • 6篇福建师范大学
  • 2篇兰州大学
  • 1篇南京师范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云南师范大学

作者

  • 6篇朱芸
  • 6篇雷国良
  • 3篇李志忠
  • 2篇姜修洋
  • 2篇刘秀铭
  • 2篇陈秀玲
  • 2篇靳建辉
  • 1篇张茂恒
  • 1篇张文翔
  • 1篇张虎才
  • 1篇陈晔
  • 1篇赵志军
  • 1篇常凤琴
  • 1篇林燕语

传媒

  • 2篇第四纪研究
  • 2篇亚热带资源与...
  • 1篇福建师范大学...
  • 1篇山地学报

年份

  • 4篇2013
  • 2篇201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神农架泥炭记录的MIS3阶段环境变化及千年尺度气候波动被引量:15
2013年
地处典型东亚季风区的神农架大九湖盆地有华中地区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亚高山泥炭沼泽湿地。对盆地中心部位钻孔DJH-2中821~430cm泥炭沉积进行花粉浓缩物AMSC测年,经校正发现其沉积时段为59.8~26.1kaB.P,与MIS 3阶段相对应。研究显示,在MIS 3阶段研究区气候环境适宜植被的生长和有机质的保存,基于α-纤维素δ^(13)C重建的大气湿度显示平均为72%的湿度值总体略高于全新世晚期,且MIS 3早期(60~49kaB.P.)和晚期(38.5~26.1 kaB.P.)较高,大气湿度平均为75%和72%,中期(49.0~38.5kaB.P.)略低,平均69%,温度则由早期到晚期呈现逐渐降低趋势。高分辨率的泥炭记录显示千年尺度的气候变化呈现5个波动旋回,期间出现的4次冷干事件与H冷事件一一对应,并且存在多次暖(温)湿事件对应于D-O暖事件。此段沼泽沉积是大九湖对这一时期东亚夏季风强度明显增强的直接响应,与全球众多记录对比揭示出MIS 3阶段神农架泥炭记录在岁差尺度东亚夏季风环流强度主要受太阳辐射控制,其功率谱分析显示存在的多个显著周期为千年尺度上东亚夏季风强度主要受太阳输出量控制的观点提供了有力支持。
朱芸赵志军陈晔张茂恒雷国良
关键词:神农架大九湖泥炭MIS
北极地区20世纪温度变化趋势的不确定性被引量:3
2012年
北极作为地球的冷源之一,对于地球气候系统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本研究通过分析和总结北极地区器测数据和模拟集成结果,以及最近2 000 a来的温度记录,得出如下结果:1)格陵兰冰盖表层大气温度记录显示,20世纪存在1923—1965年和1994年—至今2个相对温暖时段,且前者更为温暖,温度变化幅度远大于北半球的平均温度.2)北极地区20世纪温度上升是客观存在的,其夏季温度和年平均温度呈现一致变化,未发现明显的温度异常信号.3)定量重建的古气候记录显示了北极地区20世纪升温的特征,但不同记录揭示的升温幅度存在差异.与器测结果不同,多条重建记录未能揭示自1994年至今的升温阶段,反映了古气候载体对气候响应的复杂性,揭示出北极地区未来气候变化趋势存在不确定性.在全球变化备受关注的背景下,北极地区对气候变化研究的重要性日益显现,在做出明确结论之前,需要进一步加大研究力度.
雷国良朱芸李志忠刘秀铭姜修洋陈秀玲靳建辉
关键词:温度不确定性气候变化
湖相沉积物酸溶与酸不溶组分常量元素的地球化学行为及其环境意义被引量:2
2013年
湖泊沉积物元素地球化学是探讨湖泊沉积环境的有效代用指标之一。通过青藏高原北缘柴达木盆地湖相沉积剖面沉积物中酸溶组分(AS)和酸不溶组分(AI)常量元素(K,Ca,Na,Mg,Ti,Fe,Mn和Al)的测试,分析了不同组分中常量元素的分布特征及其元素含量与矿物组成的关系。结果显示:剖面中常量元素的组成与沉积物矿物成分密切相关,酸溶组分与酸不溶组分中元素含量差别较大,揭示出不同组分对湖泊沉积环境的响应模式存在差异。其中,沉积物酸不溶组分中的Al、Fe等元素与石英矿物相对含量变化呈负相关,而与粘土矿物相对含量呈正相关,揭示出酸不溶组分元素变化与湖泊流域物质组成或风化强度等信息有关。沉积物酸溶组分常量元素含量相对较低,Na和Ca等活泼元素在酸溶组分中相对富集,与碳酸盐含量有较好的相关性,主要形成于湖泊自生作用。通过与常规代用指标沉积物粒度和87Sr/86Sr对比分析,贝壳堤剖面酸溶组分Mg/Ca比值部分继承了源区的信号,不能直接响应于湖泊盐度的变化。利用去趋势方法,去趋势后酸溶组分Mg/Ca比值与中值粒径及锶同位素比值呈现较好的正相关性,响应于传统的盐度模式解释,揭示了Mg/Ca比值指示湖泊环境变化的可靠性,综合分析不同组分的地球化学元素信息在提取和解译沉积物元素地球化学的环境代用指标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雷国良张虎才朱芸张文翔常凤琴
关键词:湖泊沉积物
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问题辨析被引量:4
2012年
气候变暖对全球各领域及地区可能造成什么样的影响是气候变化相关研究中受关注的一个主题.本研究对全球观测数据和大量过去气候变化研究成果进行分析,针对几个关键问题就全球变暖对人类及其他物种造成不良后果的观点进行了辨析,包括气候模型可能存在的缺陷,冰川、海冰和海平面以及降雨量和水资源变化的不确定性,极端天气事件增强的可能性以及生物的适应能力,指出不宜简单地将所有灾害事件都直接归因于全球变暖,应该在全面科学评估的基础上趋利避害,从而达到更持续发展.
朱芸雷国良刘秀铭李志忠
关键词:气候变化不确定性
晚全新世以来福建仙山泥炭钻孔的正构烷烃记录被引量:13
2013年
通过对福建仙山泥炭钻孔中正构烷烃的分析,探讨了研究区近千年以来的气候特征。分析显示:正构烷烃分布范围主要为C16~C35,且以奇碳链为主,奇偶优势明显。正构烷烃与有机质含量(TOC)密切相关,在典型的泥炭层,TOC含量高,长碳链的C27,C29和C31正构烷烃占优势,揭示有机质主要来源于草本或木本等高等植物,盆地处于相对干的沉积环境;在非泥炭层,TOC含量低,钻孔中多含粗砂或粉砂,中碳链的C21或C23正构烷烃占优势,揭示有机质主要来源于水生植物或苔藓植物,表明相对较湿的沉积环境。钻孔中正构烷烃C23/C27比值与前人提出的C23/C29和P等参数呈同向变化,可以作为区域干一湿变化的代用指标。结合地层的年代序列,利用正构烷烃重建了区域距今1400年以来的植被演化和气候变化历史。结果显示,福建仙山地区气候存在3次相对湿润和4次相对较干的时段。在钻孔358—280cm(约公元600—910年),气候相对较干,在280~40cm(约公元910~1640年),降水较多,气候湿润,但中间存在两次变干的阶段;在40-0cm(约公元1640年至今),降水相对较少,气候转干。TOC含量和正构烷烃C23/C27序列与南方旱涝频率序列、石笋和硅藻记录对比显示,研究区在中世纪暖期气候相对较干,而小冰期则相对湿润,揭示出仙山泥炭沉积记录的气候信息具有区域一致性,为认识季风在短时间尺度的变化特征提供了依据。
朱芸雷国良姜修洋李志忠靳建辉
关键词:泥炭正构烷烃降水晚全新世气候变化
元素分析仪-同位素质谱测定全氮含量的方法研究被引量:8
2013年
利用实验室常用的标准样品(IAEA N-1和IAEA N-2,全氮含量为21.21%),建立了质谱接收信号与样品全氮含量的函数关系.通过硝酸钾、亚硝酸钠和尿素分析纯样品的分析,证实此函数适合不同形态氮样品全氮含量的计算.与凯氏蒸馏法的对比显示,对于植物和沉积物样品两种方法的测试结果不存在明显系统偏差,其数据可以相互比对.利用EA-MS分析全氮含量的方法,将有利于节约费用,尤其有利于珍贵的少量样品氮同位素与含量的同时测定.
朱芸雷国良林燕语陈秀玲
关键词:全氮含量植物沉积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