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河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12B430018)

作品数:2 被引量:11H指数:2
相关作者:腊明冯云晓陈昌东刘巧茹蔡卓更多>>
相关机构:平顶山学院广西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1篇电极
  • 1篇电致化学发光
  • 1篇修饰
  • 1篇修饰电极
  • 1篇学法
  • 1篇有机化学
  • 1篇生态学
  • 1篇生态学专业
  • 1篇吡啶
  • 1篇联吡啶
  • 1篇联吡啶钌
  • 1篇可待因
  • 1篇化学发光
  • 1篇磺基
  • 1篇磺基水杨酸
  • 1篇教学
  • 1篇教学法
  • 1篇教学方法
  • 1篇PBL法
  • 1篇PBL教学

机构

  • 2篇平顶山学院
  • 1篇广西大学

作者

  • 2篇陈昌东
  • 2篇冯云晓
  • 2篇腊明
  • 1篇刘巧茹
  • 1篇蔡卓

传媒

  • 1篇分析试验室
  • 1篇广州化工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2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PBL教学法在生态学专业有机化学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9
2014年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模式是基于问题学习、以问题为向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和传统教学方法相比,具有无可比拟的优点,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笔者在生态学专业有机化学教学中尝试运用了PBL教学法,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上初见成效。
腊明陈昌东冯云晓王道钦刘巧茹
关键词:PBL法生态学有机化学教学方法
磺基水杨酸修饰电极联吡啶钌电化学发光体系测定可待因的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基于磷酸可待因对联吡啶钌在该电极上的电化学及其发光行为的增敏作用,建立了一种直接测定磷酸可待因的电化学发光新方法。在最佳实验条件下,磷酸可待因在1.0×10-4~4.0×10-6mol/L和4.0×10-6~2.0×10-7mol/L与相对发光强度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1.0×10-7mol/L(S/N=3)。连续测定4.0×10-7mol/l磷酸可待因5次,发光强度的RSD为2.7%。方法用于模拟尿样中磷酸可待因的测定,结果满意。
腊明陈昌东冯云晓蔡卓
关键词:电致化学发光联吡啶钌磺基水杨酸可待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