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03151) 作品数:13 被引量:30 H指数:3 相关作者: 王小力 戚建烨 石磊 胡明明 郭嘉帅 更多>> 相关机构: 西安交通大学 新疆大学 哈尔滨工程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电子电信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更多>>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热传导特性研究 被引量:3 2009年 采用简化热阻模型和一维稳态有内热源的热传导方程,对有机电致发光(OLED)器件的热传导特性进行了研究.为了改善OLED器件的性能,设计并实现了一种新型结构的OLED器件.在给定OLED器件的结构、输入功率、对流换热和热物性参数等因素情况下,推导得出OLED器件运行时温度升高与输入功率,基片及各功能层薄膜的热导系数、厚度、面积等之间的关系式,建立了OLED器件内部的温度分布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器件内的有机层和基底的传热性能是影响器件温度分布的重要因素,在功率密度为1.167×104W/m2、外界温度为300 K时,OLED器件在发光层AlQ3中可获得最高温度,其温度值比环境温度高29 K.在研发OLED器件过程中,要提高OLED器件的热稳定性,改善焦耳热效应对OLED器件性能的影响,则需要选用热物性较好的OLED有机材料,使有机层与导热性能良好的电极保持良好接触.通过实验研究,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在相同的输入功率情况下,对自制备的若干Al阴极厚度不同的OLED器件进行了比较分析,验证了理论模型的有效性.研究结果对于OLED研发具有重要的价值. 薛媛 王小力 吴朝新 候洵关键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热传导 温度分布 运用遗传算法的深亚微米输出缓冲器优化设计方法 2003年 分析了小尺寸效应对深亚微米器件性能的影响,结合输入输出耦合电容和漏极扩散层寄生电容对CMOS反相器延迟影响很大的特点,建立了小尺寸器件延时估算模型.采用变尺寸率反相器级连方法,建立了深亚微米输出缓冲器优化设计模型,并运用遗传算法建立了新的优化方法.该方法利用罚函数将小尺寸输出缓冲器优化问题转化为无约束问题,通过适应度函数设计和染色体编码,得到遗传优化结果,克服了传统方法处理非线性多变量问题时存在的效率降低等缺陷.SPICE仿真表明,应用新的深亚微米缓冲器设计模型及方法的优化结果与传统设计比较,延时减少了1个数量级以上,尺寸减小了30%以上,验证了新的深亚微米缓冲器设计模型及设计方法的可靠性. 王小力 高新宇关键词:集成电路 缓冲器 遗传算法 优化设计 用于时钟恢复电路的高速集成锁相环设计研究 被引量:1 2009年 本文在0.25μm CMOS工艺下设计实现了一种可用于STM-16标准时钟恢复电路的锁相环模块.在理论分析基础上,分别采用Alexander结构、改进型电流舵开关技术、Maneatis环形振荡器结构设计了锁相环模块中的鉴相器(PD)、电荷泵和压控振荡器电路,并完成了整个锁相环模块的优化.经Hspice仿真实验,设计实现的锁相环中心频率为2.5 025 GHz,在3.3V电源电压下的功耗为40 mW,环路带宽为60 MHz,锁定时间约为640 ns,满足性能设计需求,并具有低功耗、低电源电压、低噪声等特点,研究结果对于光纤通信系统、FM解调器、立体声解调器、声音检测器、频率分析仪和其他很多应用都要重要价值. 王小力 刘刚关键词:时钟恢复电路 锁相环 鉴相器 电荷泵 压控振荡器 用于音频过采样D/A转换器∑-△调制器设计研究 2006年 文章针对采样频率为44.1kHz的16位数字音频信号,采用CookBook方法,研究设计了用于过采样率为64倍的音频数模转换器的五阶3比特输出sigma-delta(!-")调制器。该调制器通带内信噪比(SNR)的matlab仿真实验结果达到了120dB以上,能够很好的抑制通带内噪声。该调制器设计结构采用前反馈和负反馈分支的!"型,大大降低了电路的复杂性,使硬件实现十分方便,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闾晓晨 王小力关键词:过采样 数模转换器 ∑-△调制器 便携式系统中高效率、高精度、低噪声LED驱动电路设计研究 被引量:6 2010年 根据便携式系统应用要求,设计了一种高效率、高精度、低噪声电荷泵(Light Emitting Diode,LED)驱动电路.设计采用1倍/1.5倍电荷泵升压方案,驱动4个白光LED.改进的LDO(Low Drop Out)电流控制电路将LED正向电流误差控制在3%以内,同时使系统最高驱动效率达到90.16%.电荷泵电路设计采用8位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Linear Feedback Shift Register,LFSR)产生的伪随机序列作为时钟信号,明显实现了开关噪声29.94dB的衰减.设计基于主流CMOS工艺,版图面积为1.51mm×1.14mm,并流片.仿真结果验证了设计的可行性.该驱动电路易于实现便携式系统中不同模块的集成,在实际应用中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郭嘉帅 王小力关键词:LED驱动电路 电荷泵 LFSR 基于AVS标准整数反变换的硬件设计研究 被引量:1 2009年 对基于AVS标准整数反变换的硬件系统设计进行了研究.系统采用两个子模块A和一个子模块B构成,通过模块复用,实现了流水线结构的一维整数反变换核的运算与设计,明显降低了硬件系统的复杂度.在保证系统运算速度情况下,采用两个一维反变换核和2个32×16的单口SRAM,通过优化控制RAM的地址,完成转置变换,使系统模块在40个时钟周期内可完成一个8×8数据块的变换.在同等速度下与传统设计相比,系统节省面积约60%. 林佳亮 王小力关键词:AVS 整数变换 反变换 转置存储器 SoC芯片可测试性设计策略的实现研究 被引量:6 2011年 本文结合实际研发要求,对基于USB2.0的数字音频编解码片上系统的可测试性设计(DFT)策略进行了研究。该系统采用UMC 0.13μm CMOS工艺,集成SPRAM、DPRAM、ROM、上电复位单元POR(Power On Reset)、降压转换器LDO(Low Drop Out regulator)、锁相环PLL(Phase Locked Loop)、电熔丝盒(e-fuse box)、ADC、USB焊盘等模块。本文采用JTAG(Joint Test Action Group)和焊盘控制逻辑PCL(Pad Control Logic)进行测试控制,使得所有模块可测试。扫描链测试采用多种优化策略,故障覆盖率达到98.06%,满足系统设计要求。存储器内建自测试(MBIST),采用并行测试和串行调试策略,将所有存储器测试时间压缩为单块最大容量存储器的测试时间。电熔丝测试控制采用状态机和编程加速逻辑,简化了测试接口,并消除了冗余的编程时间(0%~100%)。本文的各种可测试性设计策略在实际产品中已经得到验证,可广泛应用于复杂的片上系统(SoC)的设计,研究结论具有一定的应用参考价值。 胡明明 王小力关键词:存储器内建自测试 移动数字电视调谐器中低噪声模拟滤波器的设计 被引量:1 2009年 为了降低零中频移动数字电视调谐器中模拟滤波器的噪声,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低噪声运算放大器设计的技术.该技术通过对运放共模回馈小信号等效电路的分析,采用左半平面零点对电路进行稳定性补偿,在保证相位裕度的前提下优化晶体管尺寸,降低低频闪烁噪声.仿真结果表明,同优化前相比,该运放在1 kHz处的噪声系数降低约3.4 dB.应用该技术设计了一个8阶切比雪夫II型低通滤波器,该滤波器具有2.85 MHz、3.33 MHz、3.8 MHz 3种可编程带宽模式,在偏离带宽1.4 MHz处实现了45 dB衰减.芯片采用台积电0.18μm混合信号1P 6M CMOS工艺设计,面积为2.4 mm×0.72 mm.对电路进行了带版图寄生的后仿真,结果表明滤波器的噪声性能满足系统设计要求. 戚建烨 王小力 王守军关键词:低通滤波器 低噪声 12位100MHz Bicmos流水线模数转换器的设计 被引量:1 2008年 为了解决流水线结构模数转换器(ADC)的高速度、高精度和大动态范围兼顾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2.5b/级与1.5b/级结构相结合的系统设计方案.该系统中,流水线第1级采用2.5b/级结构,2~10级均采用1.5b/级结构,改进后的结构增大了系统的动态范围,同时更加模块化,降低了电路设计的复杂度.设计了2级Bicmos运算放大器,并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应用于1.5b/级结构的差分比较器.所设计的运算放大器可同时实现高增益、大带宽,电路速度快,不需要额外的补偿电容,可应用于高频环境,并具有较大的输出摆幅.所设计的差分比较器电路简化,节省了元件,不需电阻分压网络产生参考电压,减小了芯片面积.ADC系统采用0.35μm Bicmos工艺技术和3.3V工作电压,经仿真实验,在100MHz的采样频率下,该系统的信噪比为73.7dB,对应的有效位为11.95b,无杂散动态范围为87.4dB,实现了12位高分辨率和100MHz的高采样速度. 王小力 刘云涛关键词:流水线 运算放大器 比较器 短沟道下共栅结构宽带CMOS LNA的设计 2009年 基于短沟道MOS器件的过量因子随沟道长度降低缓慢增加的特征,研究了短沟道下共栅结构宽带低噪声放大器的噪声性能,并在0.18μm CMOS工艺下设计实现了共栅结构的宽带低噪声放大器。流片测试结果表明,在1.8 V电源电压、4.1 mA工作电流下,该系统获得6.1 dB的最小噪声系数;综合性能与长沟道下相近,符合理论分析和设计要求。 王小力 袁刚关键词:CMOS 低噪声放大器 宽带低噪声放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