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773157)

作品数:12 被引量:44H指数:5
相关作者:李佳夏保佳张建杨传铮张熙贵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上海德朗能动力电池有限公司中央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国防科技创新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理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电气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理学

主题

  • 7篇电池
  • 7篇锂离子
  • 7篇锂离子电池
  • 7篇离子
  • 7篇离子电池
  • 5篇石墨
  • 5篇LI
  • 5篇MN
  • 4篇射线衍射
  • 4篇NI
  • 4篇X射线衍射
  • 3篇微结构
  • 2篇正极
  • 2篇磷酸铁
  • 2篇磷酸铁锂
  • 2篇安全性
  • 2篇XRD
  • 2篇CO
  • 2篇LIFEPO
  • 2篇储存性能

机构

  • 13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央研究院
  • 2篇上海德朗能动...
  • 1篇上海杉杉科技...

作者

  • 11篇夏保佳
  • 11篇李佳
  • 8篇张建
  • 6篇张熙贵
  • 5篇杨传铮
  • 4篇谢晓华
  • 3篇刘浩涵
  • 2篇娄豫皖
  • 2篇廖文俊
  • 2篇曾乐才
  • 1篇李辉
  • 1篇刘芳

传媒

  • 4篇电池
  • 2篇电源技术
  • 1篇稀有金属材料...
  • 1篇物理学报
  • 1篇中国科学(B...
  • 1篇化学学报
  • 1篇华南师范大学...
  • 1篇Scienc...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5篇2009
  • 2篇2008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柠檬酸协助的Y_2O_3包覆LiNi_(1/3)Co_(1/3)Mn_(1/3)O_2材料性能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采用溶胶凝胶法,以硝酸钇和柠檬酸为原料对LiNi1/3Co1/3Mn1/3O2进行包覆.室温下,在2.8~4.3 V和1 C充放电条件下,以柠檬酸协助的Y2O3包覆LiNi1/3Co1/3Mn1/3O2材料作为正极,锂片作为负极,制成的电池50次循环容量没有衰减,而未加柠檬酸的Y2O3包覆LiNi1/3Co1/3Mn1/3O2材料50次循环容量保持率为96.72%,未经过包覆的材料只有91.03%.
刘浩涵张建张熙贵谢晓华李佳夏保佳
关键词:柠檬酸正极材料Y2O3LINI1/3CO1/3MN1/3O2容量保持率
Li(Ni,Me)O_2中Li/Ni原子混合占位研究的新方法及应用被引量:1
2011年
介绍了作者提出的一种分析与研究锂离子电池正极活性材料Li(Ni,Me)O2(Me=Co,Mn或Co+Mn)中Li/Ni在3a/3b位混合占位的新方法,即根据Li(Ni,Me)O2的混合占位模型,借助PowderCell1.0计算程序模拟计算得到X射线衍射强度比与混合占位参数x的线性关系,根据实验测得的X射线衍射强度比和此线性关系方程,求得对应的混合占位参数x。把这种方法用于不同成分相关材料混合占位的理论模拟,得到5种材料衍射强度比的平方根与混合占位参数x之间的线性关系;把这些线性方程应用于实际材料Li(Ni0.6Co0.2Mn0.2)O2的合成时,获得了混合占位参数x与材料焙烧处理温度之间的关系;同时还用这种方法研究了2H-石墨/Li(Ni1/3Co1/3Mn1/3)O2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Li(Ni1/3Co1/3Mn1/3)O2晶体结构和微结构的变化。
李佳杨传铮张建夏保佳高学峰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正极活性材料X射线衍射
石墨/LiCoO_2电池充放电过程电极活性材料结构演变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XRD)详细地研究了石墨/LiCoO2体系18650型锂离子电池充放电过程中正负极活性材料的晶体结构和微结构的变化.结果发现,在电池充电过程中,锂嵌入石墨层中,优先进入碳原子六方网格面间的间隙位置,导致石墨的点阵参数a和c,以及微应变ε增加和堆垛无序度P的变化,电池充电至20%后负极中形成Li-C化合物;电池充电时,正极LiCoO2中处于(000)位的Li原子优先脱离晶体点阵,随着正极材料脱锂量的增大,其晶格参数a减小,c增大,微应变ε也随之增加.LiCoO2在整个充电和放电过程中均未发生相变.最后,讨论了锂离子电池的导电机制.发现,充电时,锂离子的迁移从负极-电解液界面开始;放电时,其迁移从正极-电解液界面开始;在充放电过程中,正负极活性材料的嵌脱锂都有一个从活性材料颗粒表面到内层的过程.电池的充放电过程不完全可逆.
李佳杨传铮张建张熙贵夏保佳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微结构X射线衍射导电机制
Li(Ni_(0.4)Co_(0.2)Mn_(0.4))O_2包覆Al_2O_3对隔膜形貌及结构的影响
2012年
以Al2O3包覆前后的Li(Ni0.4Co0.2Mn0.4)O2为正极活性物质,中间相炭微球(MCMB)为负极活性物质,与聚丙烯(PP)-聚乙烯(PE)-PP三层隔膜组装成18650型锂离子电池,在循环不同次数后,用SEM观察隔膜形貌,XRD分析其精细结构。在电池的循环过程中,隔膜出现微孔闭合及微观结构改变;包覆抑制了隔膜中微孔的闭合,同时提高了结构稳定性。
刘浩涵张建娄豫皖夏保佳
关键词:包覆循环性能
测定六方石墨堆垛无序度的X射线衍射新方法被引量:6
2008年
XRD实验发现六方石墨的堆垛无序宽化效应与密堆六方堆垛层错层宽化效应的特点相同,具有明显的选择宽化.作者改进Langford处理六方ZnO的微晶-层错二重宽化效应的方法,并成功地用于2H-石墨堆垛无序度的测定,无论是实验和数据处理都十分方便,便于推广.作者还提出2H-石墨中二种堆垛无序模型和数据处理方法,只要能获101,102两线条可信的半高宽,就能分别求得两种无序度PAB和PABC.
李辉杨传铮刘芳
关键词:堆垛无序石墨X射线衍射
储存后锂离子电池的性能研究被引量:13
2009年
以不同温度、不同荷电态对锂离子电池进行储存实验,通过X射线衍射光谱法(XRD)和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等手段研究了储存前后电极活性物质结构和表面形貌的变化;并对储存前后的电池进行测试,研究了储存对锂离子电池的容量、循环稳定性和安全性等综合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经不同荷电态高温储存后,锂离子电池正负极活性物质的体相结构没有发生变化,但其正极材料的微晶尺度和微应力随储存时荷电态的升高而减小;储存后,正极表面出现较明显的钝化膜,负极表面的固体电解质相界面(SEI)膜增厚。经高荷电态储存后,锂离子电池的交流内阻和厚度变大,1C容量发生衰减,电极充放电极化增大,电池的1C循环性能下降,安全性能下降;放电态储存后,电池的综合性能无明显变化。说明,放电态储存对于锂离子电池是一种较好的储存条件,有利于储存后电池综合性能的保持。
李佳张建张熙贵杨传铮夏保佳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微结构综合性能安全性
高温储存后锂离子电池过充电行为的研究
<正>随着锂离子电池的应用范围逐渐拓展,人们对其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的关注日益增加,关于锂离子电池热分析和安全性方面的研究报道越来越多。同时,锂离子电池在使用过程中都会伴随着或长或短的储存搁置,人们对它的储存性能也给予了...
李佳张建张熙贵夏保佳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安全性
文献传递
石墨/Li(Ni_(1/3)Co_(1/3)Mn_(1/3))O_2电池储存后的衰减机理被引量:6
2011年
用充放电测试、电化学阻抗(EIS)、循环伏安(CV)、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和X射线能谱(EDX)等方法,研究了石墨/Li(Ni1/3Co1/3Mn1/3)O2电池高温储存后的性能变化。在55℃下储存后,Li(Ni1/3Co1/3Mn1/3)O2正极的容量衰减较大,同时阻抗增大,动力学性能下降。储存后的容量衰减主要来源于正极,原因是:储存期间电解液中的LiPF6分解,生成的HF侵蚀正极活性材料,同时在表面生成LiF等高阻抗的沉积物。
李佳谢晓华夏保佳高学锋
关键词:石墨LI(NI1/3CO1/3MN1/3)O2
石墨/LiFePO_4电池高温储存后的性能被引量:5
2012年
研究了石墨/磷酸铁锂(LiFePO4)电池高温(55±2℃)储存后的性能。以25%~75%荷电态(SOC)储存时,电池和LiFePO4电极的容量均为先略有增加、后衰减,容量达到最高点时,LiFePO4电极的阻抗减小,动力学性能提高,对性能变化起决定性作用,原因是脱锂态储存时LiFePO4和FePO4体积差引起的内应力,使两相的晶粒发生分裂,产生新鲜界面。
李佳廖文俊曾乐才夏保佳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
石墨/Li(Ni_(1/3)Co_(1/3)Mn_(1/3))O_2电池高温储存后的性能变化被引量:3
2010年
将以Li Ni1/3Co1/3Mn1/3O2为正极、石墨为负极的锂离子电池在不同荷电态(SOC)、55±2℃下储存250 d,研究了储存后电池综合性能的变化。高温储存后,电池的综合性能发生衰减,如开路电压、容量、充放电性能、循环性能及安全性降低,交流内阻升高,功率性能衰减。综合性能衰减的程度,随储存时电池SOC的升高而增大。
李佳刘浩涵谢晓华娄豫皖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