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1CB510105)

作品数:6 被引量:30H指数:4
相关作者:刘开彦王婧魏晓飞林巍唐雪梅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北京市科委基金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4篇细胞
  • 4篇间充质干细胞
  • 4篇干细胞
  • 4篇充质干细胞
  • 3篇间充质
  • 3篇骨髓间充质
  • 3篇骨髓间充质干...
  • 2篇人骨髓
  • 2篇人骨髓间充质...
  • 2篇免疫
  • 2篇基因
  • 1篇单个核细胞
  • 1篇血凝素
  • 1篇阳性
  • 1篇移植后
  • 1篇疫苗
  • 1篇异基因
  • 1篇异基因造血干...
  • 1篇异基因造血干...
  • 1篇造血

机构

  • 4篇北京大学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作者

  • 4篇刘开彦
  • 2篇王婧
  • 1篇孔圆
  • 1篇戴毅
  • 1篇冯晓明
  • 1篇杨仁池
  • 1篇王卉
  • 1篇唐雪梅
  • 1篇林巍
  • 1篇韩忠朝
  • 1篇魏晓飞
  • 1篇陆道培

传媒

  • 3篇中国实验血液...
  • 1篇国外医学(肿...
  • 1篇北京大学学报...
  • 1篇国际免疫学杂...

年份

  • 1篇2008
  • 2篇2006
  • 2篇2004
  • 1篇200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受者骨髓的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研究被引量:4
2006年
为了研究造血干细胞移植植活患者骨髓源间充质干细胞(MSC)的来源,选择临床上供受者性别不同的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临床植活的3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抽取骨髓,进行间充质干细胞培养传代,利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患者MSC的表面抗原表达特征,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分析患者MSC的釉基质基因表达情况以确定其性别来源,利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进一步证实患者MSC的性别来源。结果表明:34例患者中有31例患者的MSC原代培养能达到融合,其中24例患者成功传代5代以上,且可进行PCR及FISH检测;FCM结果显示,第5代MSC的CD14+CD45+细胞表达低于0.04%;PCR结果显示,移植后患者的MSC源于患者本人;FISH结果显示,移植后患者的MSC100%源于患者本人。结论: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患者骨髓中的MSC仍源于患者本人。
王婧刘开彦陆道培
关键词:造血干细胞移植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间充质干细胞
IL-27在Th1型免疫发生中的作用被引量:2
2006年
IL-27是最近发现的一种与IL-12相关的细胞因子,它由抗原提呈细胞产生,通过广泛表达于各种免疫细胞表面的IL-27受体WSX-1/gp130发挥生物学效应。IL-27对Th1型免疫反应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IL-27可以促进初始CD4+T细胞的增殖,也可以促进其向Th1细胞的分化及产生IFN-γ。而在高度Th1极化的情况下,IL-27的主要作用是限制Th1型免疫反应的强度和持续时间,从而保护机体免受过度的免疫反应的损伤。IL-27在抗感染免疫,抗肿瘤免疫及自身免疫性炎症等Th1型免疫主导的病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冯晓明韩忠朝
关键词:IL-27GP130
神经胶质瘤治疗新策略被引量:1
2004年
神经胶质瘤是最常见的神经系统原发肿瘤 ,预后差 ,死亡率高。手术、放化疗等传统方法治疗效果差。随着免疫学、基因工程的飞速发展 ,基因疗法、免疫疗法和靶向疗法等新方法在动物实验和临床试验中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就这些新治疗策略的作用机制、治疗效果及临床应用前景做一综述。
戴毅杨仁池
关键词:神经胶质瘤基因疗法免疫疗法趋化性疫苗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脐血单个核细胞对混合淋巴细胞反应及PHA诱导转化的抑制被引量:10
2004年
为研究和比较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MSC)和脐血单个核细胞在体外的免疫调控能力 ,从人骨髓分离培养间充质干细胞 ,用Ficoll分离得到脐血单个核细胞 ,分别以不同剂量加入到外周血混合淋巴细胞培养体系和植物血凝素 (PHA)刺激的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体系中 ,用MTT还原法测定细胞增殖 ,分别观察MSC和脐血单个核细胞对混合淋巴细胞反应和淋巴细胞转化的影响。结果显示 ,5× 10 4 ,1× 10 4 MSC以及 2× 10 5脐血单个核细胞均抑制混合淋巴细胞反应和PHA诱导的淋巴细胞增殖 ,而 <1× 10 4 MSC和 <2× 10 5脐血单个核细胞对混合淋巴细胞反应和PHA诱导的淋巴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均不明显 ;5× 10 4 MSC对淋巴细胞增殖的抑制能力明显强于 2× 10 5脐血单个核细胞。结论 :大剂量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脐血单个核细胞在体外对混合淋巴细胞反应和PHA诱导的淋巴细胞转化均具有抑制作用 ,而且间充质干细胞的抑制能力强于脐血单个核细胞。
魏晓飞刘开彦
关键词:间充质干细胞脐血单个核细胞淋巴细胞植物血凝素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分化为雪旺样细胞的方法被引量:8
2003年
目的 :建立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向雪旺样细胞定向诱导分化的方法。方法 :取健康人骨髓血标本 ,利用percoll(密度为 1.0 73 g·ml-1)分离骨髓单个核细胞 ,在DMEM LG + 10 % (体积分数 )FBS中培养 ,通过流式细胞术对培养细胞进行表型测定 ,对第 2、3、5、8代间充质干细胞进行定向诱导分化 ,用单抗S 10 0、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glialfibrillargacidicprotein ,GFAP) ,通过免疫组化方法对诱导的细胞进行鉴定。 结果 :经 percoll分离的间充质干细胞可传 16代 ,细胞数增加了大约 6× 10 7倍。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 :percoll分离出来的未经培养的细胞 ,其CD2 9+CD4 4 +CD3 4 -CD4 5 -细胞数为 3 2 .4 7%± 3 .4 9% ,而培养后贴壁细胞中CD2 9+CD4 4 +CD3 4 -CD4 5 -细胞数为 94 .3 8%± 1.5 0 %。诱导后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 :由 β ME +bFGF预诱导、β ME +bFGF诱导的S 10 0阳性细胞最多 ,可达 90 %± 4 % ,GFAP阳性细胞为 2 1%± 5 %。结论 :人骨髓中间充质干细胞能定向诱导分化成雪旺样细胞。
王婧刘开彦
关键词:间充质干细胞骨髓细胞分化
CD271及CD133用于阳性分选富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比较被引量:5
2008年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CD271(低亲和性神经生长因子受体,low affinity nerve growth factor receptor,LNGFR)及CD133免疫磁珠阳性分选富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的比较,选出一种相对理想的从骨髓中富集间充质干细胞的免疫磁珠分选方法。采用免疫磁珠的方法得到骨髓单个核细胞中的CD271+细胞及CD133+细胞;将得到的细胞分别进行培养,14天后计数成纤维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olony forming unit-fibroblast,CFU-F);对每个传代细胞进行计数,绘制细胞增殖曲线;取两种方法得到的细胞培养至3代以后,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抗原,通过细胞形态及免疫化学染色鉴定比较成骨及成脂肪定向诱导分化。结果表明:CD271阳性分选纯度为(89.50±0.98)%,CD133阳性分选纯度为(88.03±3.06)%;1×104个CD271+细胞培养后产生的CFU-F数目是1×104个CD133+细胞培养后形成CFU-F数目的2倍,CD271-细胞培养后无CFU-F形成,而CD133-细胞培养后可形成少量的CFU-F;两种方法得到的细胞培养至第3代后表型基本一致,即CD34-、CD14-、CD45-、CD90+、CD29+、CD44+、CD105+、CD73+;CD271+细胞的增殖能力比CD133+细胞的高出3倍,而且具有更强的成骨、成脂肪分化潜能。结论:虽然CD271及CD133阳性分选都可以得到间充质干细胞,但相比之下,CD271阳性分选得到的间充质干细胞有更强的增殖和分化能力,因而CD271阳性分选是一种相对理想的从骨髓中富集间充质干细胞的免疫磁珠分选方法。
林巍唐雪梅孔圆王卉刘开彦
关键词:CD133免疫磁珠分选间充质干细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