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701176)

作品数:7 被引量:141H指数:7
相关作者:徐力刚张奇左海军刘健徐进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河海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农业科学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氮磷
  • 2篇硝态氮
  • 2篇降雨
  • 1篇氮肥
  • 1篇氮含量
  • 1篇氮磷比
  • 1篇氮素
  • 1篇点源
  • 1篇点源污染
  • 1篇营养盐
  • 1篇影响因素
  • 1篇雨强
  • 1篇湿地
  • 1篇数值模拟
  • 1篇水旱灾害
  • 1篇水体
  • 1篇天然径流
  • 1篇土柱
  • 1篇农田
  • 1篇农田氮素

机构

  • 7篇中国科学院
  • 3篇中国科学院研...
  • 2篇河海大学
  • 1篇东南大学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江汉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南京工程学院
  • 1篇北京锦绣大地...

作者

  • 7篇徐力刚
  • 6篇张奇
  • 3篇左海军
  • 2篇刘健
  • 2篇徐进
  • 1篇潘继征
  • 1篇黄丽江
  • 1篇刘雪华
  • 1篇王晓龙
  • 1篇赵孟彬
  • 1篇马履一
  • 1篇杨自立
  • 1篇马晨
  • 1篇熊飞
  • 1篇蒋鸿昆
  • 1篇叶许春
  • 1篇王梓
  • 1篇夏天翔

传媒

  • 2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土壤学报
  • 1篇环境污染与防...
  • 1篇自然灾害学报
  • 1篇农业环境科学...
  • 1篇生态环境学报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8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不同种植方式下农田渗漏水硝态氮含量的动态变化特征研究被引量:7
2010年
该文选取江阴市沿江平原地区的3种典型农业种植区:即大棚葡萄集约化种植基地、蔬菜集约化种植基地和常规种植农田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间现场采样分析的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种植方式下农田渗漏水硝态氮含量的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大棚葡萄集约化种植区渗漏水硝态氮含量随着时间的变化波动较大,硝态氮平均含量达到31.94mg/L,其中硝态氮含量峰值高达45.90mg/L,这主要是由于大棚葡萄集约化种植条件下长期过量施肥导致土壤氮素累积水平过高,过量灌溉又加大了土壤氮素的淋失强度;而蔬菜集约化种植区和常规种植区渗漏水硝态氮平均含量分别仅为4.02,3.54mg/L,显著低于大棚葡萄集约化种植区,其中常规种植区渗漏水硝态氮平均含量最低,这与常规种植区施肥强度较低有关。大棚葡萄集约化种植条件下过量灌溉和施肥加剧了土壤氮素的渗漏损失,是引起农田地下水环境硝态氮污染的主要原因。研究结果可为优化田间管理措施、减轻农田氮素淋失以及防治农业非点源污染提供科学依据。
左海军张奇马履一徐力刚吕伟明马晨杨自立王梓
关键词:硝态氮
农田氮素淋溶损失影响因素及防治对策研究被引量:57
2008年
农田氮素损失是造成农业非点源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中由于大量施用氮肥引起的土壤氮素淋溶损失又是农田氮素损失的重要途径。因此,农田氮素损失研究已成为国际土壤化学和环境科学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根据近年来国内外在农田氮素运移领域的研究成果,从降雨和灌溉、施肥状况、土壤性质、耕作方式、作物种类和种植方式等方面分析了影响农田氮素淋溶损失的主要因素,提出了改进施肥方式、优化氮肥管理、推广缓释氮肥以及改善土地利用方式等提高氮肥利用率、减小氮素淋溶损失的防治对策。
左海军张奇徐力刚
关键词:农田氮素淋溶损失氮肥硝态氮
抚仙湖水体NP变化及其非点源污染特征被引量:21
2008年
通过调查抚仙湖1981—2005年水体N、P变化,以及监测该流域33条主要入湖河道水体N、P的输入情况,从而揭示抚仙湖水体N、P变化规律及该流域非点源污染主要特征。结果表明,近20多年来,抚仙湖水体N素水平增长迅速而P素水平稳定,2001—2005年表层水体TN∶TP平均值达到33.06,P素成为抚仙湖水体藻类生长的主要限制因子之一。2005年,抚仙湖33条主要入湖河道TN和TP输入量分别为528.3t和70.7t,抚仙湖北部澄江县已成为非点源污染源最为严重区域,化肥的过量施用和畜禽养殖规模的过快发展已成为该流域非点源污染的主要原因。
夏天翔潘继征刘雪华赵孟彬祁云宽熊飞徐力刚
关键词:氮磷比非点源污染
基于数值模拟的土壤水渗漏对降雨条件的响应被引量:10
2009年
为了揭示土壤水渗漏对不同降雨条件的响应规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模拟了不同降雨情景下土壤水渗漏量的变化,并与实际降雨条件下现场观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土壤水的渗漏率与降雨强度关系密切;在保持总降雨量不变的前提下,低频率但高强度的降雨条件下土壤水渗漏总量明显高于高频率但低强度的降雨条件下的土壤水渗漏总量。土壤水瞬时下渗率与前期降雨事件有关,短时间内多次出现的降雨事件显著增大土壤水的下渗率。本研究可为减少土壤营养物质流失以及制定合理的农田水肥管理措施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指导。
左海军张奇徐力刚刘健王晓龙
关键词:降雨条件数值模拟HYDRUS-1D
不同降雨强度对营养盐垂向迁移过程和淋失量的影响被引量:20
2008年
云南抚仙湖流域农田面源污染日益严重,土壤污染物主要随地表径流进入湖泊,使湖泊受到污染。但目前的现场观测表明,农田区浅层地下水也已受到污染,地下水已成为污染物输移的路径之一。通过四组不同降雨强度作用下的室内土柱试验模拟土壤污染物向地下水的淋失迁移量,对降雨入渗过程中总氮、总磷、铵态氮和硝态氮的垂向迁移过程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时段处理来对各组实验中营养盐累积淋失量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硝态氮的垂向迁移能力和出流浓度均大于铵态氮,总氮和总磷的累积淋失量与累积降雨量呈自然对数关系;降雨强度对总氮的淋失作用明显,对总磷淋失量的影响则相对较弱。实验结果有助于揭示抚仙湖流域降雨作用下农田土壤中污染物的垂向迁移过程及其对农田浅层地下水的污染机制,并为污染物垂向迁移的数学模拟提供数据基础。
徐力刚张奇徐进蒋鸿昆黄丽江
关键词:降雨强度土柱营养盐迁移
三级串联湿地对氮磷的净化效果被引量:7
2009年
采用三级串连湿地,对抚仙湖湖滨带的农业面源污染及部分县城生活污水进行了处理,以防止湖泊的富营养化。对湿地各串连单元(即沉淀池、表流湿地单元和潜流湿地单元)的总氮和总磷浓度进行了试验分析,来监测湿地对污染物的净化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除了表流湿地单元的平均脱氮率接近40%之外,其他的净化单元去除营养盐的效率都只有10%~20%左右。相对而言,沉淀池的TP去除率较好,而表流湿地单元的TN去除率最高。湿地在运行两年之后,其脱氮除磷的效果不是太佳。因此,在利用湿地进行污水处理的同时,要对其进行妥善管理,如植物的收割、基质土壤的翻新等,使其保持持续脱氮除磷能力。
徐进张奇徐力刚
关键词:湿地基质
鄱阳湖流域天然径流变化特征与水旱灾害被引量:20
2012年
为探讨鄱阳湖流域河川径流的变化过程和规律,深入了解径流特征及其与鄱阳湖水旱灾害的关系,利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对鄱阳湖流域五河水系干流河段主要控制水文测站的天然径流系列进行了研究。研究显示,鄱阳湖五河径流年内分配集中程度在0.43到0.56之间,集中期为每年的5月底6月初,比鄱阳湖汛期提前1-2个月。径流多年变化变差系数变化在0.28~0.33之间,径流年际变率较大,在年代际变化上20世纪90年代径流增加尤其突出;径流序列呈长期的增加趋势,1998年后增加趋势变缓;鄱阳湖流域五河水系出现特大枯水年和丰水年的概率较大,出现平水年的概率略小。以上结果表明,五河汛期来水是影响鄱阳湖洪水的重要因素,而其形成、发展过程还受到长江中上游洪水的控制;径流的长期变化中,气候因素是引起鄱阳湖流域径流变化主导因素,水土流失和水利工程的建设等人为因素起着一定的辅助作用;径流序列枯、丰循环周期的交替变化过程,与过去几十年间流域内出现的干旱、洪水现象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叶许春张奇刘健徐力刚
关键词:水旱灾害鄱阳湖流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