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09ZX08002-008B)

作品数:6 被引量:24H指数:3
相关作者:徐兆师马有志李连城陈明闵东红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4篇小麦
  • 2篇胁迫
  • 1篇蛋白
  • 1篇冬小麦
  • 1篇冬小麦品种
  • 1篇新品系
  • 1篇信号
  • 1篇信号转导
  • 1篇亚细胞
  • 1篇亚细胞定位
  • 1篇盐胁迫
  • 1篇叶表皮
  • 1篇生理特性
  • 1篇双杂交系统
  • 1篇品系
  • 1篇启动子
  • 1篇启动子克隆
  • 1篇气孔特性
  • 1篇转导
  • 1篇转运体

机构

  • 4篇西北农林科技...
  • 4篇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 4篇陈明
  • 4篇李连城
  • 4篇马有志
  • 4篇徐兆师
  • 3篇闵东红
  • 1篇霍冬英
  • 1篇南炳东
  • 1篇赵丽敏
  • 1篇郑天慧
  • 1篇邱志刚
  • 1篇陈丹丹
  • 1篇薛飞洋
  • 1篇何莎
  • 1篇胡笛
  • 1篇李秧秧
  • 1篇陈阳
  • 1篇赵月
  • 1篇张萍萍
  • 1篇姜钧升

传媒

  • 2篇作物学报
  • 1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麦类作物学报

年份

  • 3篇2012
  • 2篇201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小麦胁迫相关基因TaLEAL3的克隆及分子特性分析被引量:9
2012年
第3组LEA蛋白(late embryogenesis abundant protein)介导干旱、高温、高盐等非生物胁迫响应,关于普通小麦LEA基因的研究鲜有报道。利用噬菌体原位杂交技术,从小麦苗期干旱胁迫条件构建的cDNA文库中筛选出LEA蛋白基因TaLEAL3,其全长750bp,编码区长501bp,编码166个氨基酸,含有一个明显的核定位信号区。氨基酸同源性分析发现,TaLEAL3属于第3组LEA蛋白,序列中含有由11个氨基酸组成的3个不完全重复的基序和α-螺旋的LEA结构。电子定位结果显示,TaLEAL3基因位于4BL、4DL和5AL染色体上,主要在茎中表达,而在根中几乎无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在干旱、低温和ABA诱导下,TaLEAL3基因表达量明显增加。在该基因上游1.7kb序列处,预测具有启动子的核心序列和增强子序列,及与干旱和低温等多种逆境胁迫相关的调控序列。本研究为深入分析小麦LEA蛋白基因的功能,初步解析LEA蛋白的作用机制提供了数据。
闵东红赵月陈阳徐兆师霍冬英胡笛陈明李连城马有志
关键词:小麦LEA蛋白REAL-TIMEPCR亚细胞定位启动子克隆
盐响应信号途径SOS与植物K^+吸收关系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在盐胁迫条件下研究SOS突变体K+吸收的变化,旨在解析植物高盐胁迫响应与K+吸收的关系。【方法】以SOS信号途径的3个主要基因sos1、sos2、sos3突变体和野生型拟南芥(WT)为试验材料,在含有不同Na+/K+浓度比例的培养基上处理试验材料,观察各突变体与WT的表型差异,进行根系扫描、测定植物的RGR(相对生长率),植株体内Na+、K+的含量,计算植株体内Na+/K+浓度比值,同时,利用qRT-PCR分析K+转运体基因AKT1、AKT2、SKOR在突变体和WT间的表达差异。【结果】不同浓度K+进行处理时,突变体和WT之间没有明显差异;在30 mmol.L-1NaCl处理下,植株形态、RGR和体内Na+/K+浓度比值,体内K+浓度的测定结果显示,当K+浓度从0.2 mmol.L-1增加到60 mmol.L-1时,K+浓度增加缓解了高盐胁迫对突变体生长的抑制作用。所有植株体内的Na+/K+值降低,体内K+浓度提高。在相同处理条件下,突变体的Na+/K+值高于WT,WT体内K+浓度高于突变体;当K+浓度升高到80 mmol.L-1时,突变体的生长又重新受到抑制。所有植株体内的Na+/K+值升高,体内K+浓度降低。3个K+转运体AKT1、AKT2、SKOR的real-time PCR分析结果显示,在30 mmol.L-1NaCl处理时,在低钾条件下(0.2 mmol.L-1K+)AKT1和SKOR表达比较低,而高钾条件下(20.05 mmol.L-1K+或者60 mmol.L-1K+)AKT1、AKT2、SKOR的表达量没有明显差异,这3个基因的表达方式在突变体之间没有明显的差异。【结论】在中度盐胁迫条件下,外界K+浓度增加可以缓解盐胁迫对植物生长造成的抑制作用,但是当外界一价阳离子的总浓度高于110 mmol.L-1时,拟南芥的生长重新受到抑制。SOS信号途径对植物K+吸收没有直接的调节作用。
陈丹丹陈明薛飞洋徐兆师李连城马有志闵东红
关键词:高盐胁迫NA^+
转TaEBP基因小麦新品系G258抗旱性研究
2012年
以转TaEBP基因小麦新品系G258及其受体亲本衡观35种子为材料,研究了20%PEG人工模拟干旱胁迫对参试材料种子萌发期的胚芽鞘长度、胚根数、主胚根长度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结合盆栽控水法研究了水分胁迫对转基因小麦新品系生长发育中后期抗旱相关生理生化及形态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在20%PEG模拟干旱胁迫下,参试材料的胚芽鞘长、胚根数、主胚根都有所降低,而G258降幅较小,并且在同一胁迫下胚芽鞘长度、胚根数、主胚根指标都优于HG35;盆栽控水条件下,随着水分胁迫加剧和生长发育的推进,参试材料的水分利用率呈下降趋势,而转基因小麦G258下降幅度较小。丙二醛含量呈上升趋势,对照品种HG35上升幅度更大,G258上升幅度较小;在中度和重度胁迫下,转基因小麦G258每一生育期脯氨酸、ABA含量都明显高于对照品种HG35。上述结果表明,转基因小麦新品系G258具有较强的抗旱节水性能。
何莎闵东红南炳东徐兆师陈明李连城马有志
关键词:干旱胁迫抗旱性
冬小麦品种叶表皮导度的变异及其与叶片形态生理特性的相关性
2011年
为给小麦抗旱和高水分利用效率育种提供理论根据,选用陕西关中不同年代生产上主要推广种植的8个品种,研究了叶表皮导度的变异及其与叶片形态生理特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小麦拔节期的叶表皮导度为21.2~30.8mmol·m-2·s-1,灌浆期为11.9~23.2mmol·m-2·s-1,灌浆期的叶表皮导度低于拔节期。抗旱品种长武134的叶表皮导度显著低于其他品种。拔节期8个品种的叶表皮导度并无显著差异,灌浆期则存在极显著差异。拔节期叶表皮导度与叶面积和叶下表面气孔宽度呈显著正相关,与蜡质含量呈显著负相关;灌浆期叶表皮导度与叶形态特性、蜡质含量和气孔特性无相关性。说明拔节期和灌浆期影响小麦叶表皮导度变异的机制不同。
赵丽敏姜钧升张萍萍李秧秧
关键词:小麦气孔特性
小麦ERF转录因子W17互作蛋白的筛选和解析被引量:9
2011年
来自小麦的ERF转录因子W17基因参与胁迫应答,过表达W17可显著提高转基因拟南芥的抗旱性和抗病性。本研究构建了小麦cDNA文库,通过酵母双杂技术筛选W17的互作蛋白,进一步解析ERF蛋白的作用机制。将pGBKT7-W17质粒、pGADT7和小麦文库混合转入酵母细胞AH109,在SD/-Trp/-Leu/-His/-Ade营养缺陷型平板上培养,挑选直径大于2mm的克隆,在SD/Raf/Gal/X-gal平板上划线培养,筛选蓝色克隆。将筛出的克隆测序、BLAST分析,得到4类与W17相互作用的候选蛋白,分别是胁迫相关功能蛋白、翻译后修饰蛋白、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加氧酶(Rubisco)大亚基/小亚基以及功能未知蛋白。互作验证表明,HSP90和PPR蛋白与W17有相互作用关系。这些候选蛋白参与信号转导或免疫过程,暗示W17在植物的逆境信号转导、下游基因转录调控,甚至在翻译过程都有重要作用。
邱志刚徐兆师郑天慧李连城陈明马有志
关键词:酵母双杂交系统ERF信号转导小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