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河南省医学科技创新人才工程项目(2004013)

作品数:5 被引量:10H指数:2
相关作者:鄢文海邢莹许燕韩雪飞吴素霞更多>>
相关机构:郑州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河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创新人才工程项目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干细胞
  • 4篇细胞
  • 4篇间充质干细胞
  • 4篇骨髓间充质
  • 4篇骨髓间充质干...
  • 4篇充质干细胞
  • 3篇分化
  • 2篇多巴
  • 2篇多巴胺
  • 2篇源性
  • 2篇神经元
  • 2篇人骨髓
  • 2篇人骨髓间充质...
  • 2篇细胞分化
  • 2篇间充质
  • 1篇蛋白
  • 1篇电子显微镜
  • 1篇多巴胺D2受...
  • 1篇多巴胺能
  • 1篇多巴胺能神经

机构

  • 5篇郑州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河南大学

作者

  • 5篇邢莹
  • 5篇鄢文海
  • 4篇韩雪飞
  • 4篇许燕
  • 3篇柴立辉
  • 3篇吴素霞
  • 2篇陈中德
  • 1篇曹孟德
  • 1篇陈宗德
  • 1篇许烜慧
  • 1篇张紫娟
  • 1篇景莹
  • 1篇王建枝
  • 1篇程相树
  • 1篇马岚

传媒

  • 2篇中国应用生理...
  • 1篇解剖学杂志
  • 1篇神经解剖学杂...
  • 1篇河南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大鼠海马神经干细胞体外培养分化过程中钾电流的变化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干细胞体外培养分化后的神经元样细胞钾电流的变化。方法:神经干细胞体外扩增培养并传代后,撤除有丝分裂原并加血清诱导分化,应用全细胞电压钳技术检测分化后培养1d、7d、14d、21d细胞的电压依赖性钾电流。结果:分化后培养1d的细胞,未检测出钾电流;分化后培养7d、14d、21d的细胞,在+50mV电压水平下的钾电流幅值分别为(18.077±2.789)pA/pF,(13.099±2.742)pA/pF,(34.045±8.067)pA/pF。该电流为两种电流的混合,分别能被TEA和4-AP所阻断,可能为缓慢失活的延迟整流钾电流(IK)和快速失活的瞬时外向钾电流(IA)。结论: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干细胞诱导分化后,随着体外培养时间的延长,钾离子通道的功能逐渐成熟。
邢莹张紫娟景莹韩雪飞许燕鄢文海
关键词:神经干细胞
体外诱导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多巴胺能神经元被引量:6
2007年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是存在于骨髓中的非造血干细胞,在体外一定条件下可向神经细胞分化。本实验通过密度梯度离心获取人骨髓中的单个核细胞,贴壁培养纯化BMSCs,并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forskolin(FSK)和多巴胺(DA)联合对BMSCs进行诱导,电子显微镜观察诱导后细胞是否具有成熟神经元的超微结构特点;免疫细胞化学和RT-PCR检测DA能神经元分化过程中的标志物酪氨酸羟化酶(TH)的表达以及转录因子Nurr1、Ptx3、和Lmx1b的表达。结果显示:诱导2周后,电镜下可见细胞浆中有大量密集的呈扁平囊状的粗面内质网及其间的一些游离核糖体,以及神经丝。RT-PCR结果显示NSE(neuron specific enolase)、Nurr1、Ptx3、Lmx1b和TH的mRNA均有表达;免疫细胞化学表明诱导2周后TH阳性细胞的表达较诱导3d后明显提高。上述结果表明BDNF、FSK和DA可以在体外诱导人BMSCs定向分化为DA能神经元。
邢莹柴立辉吴素霞陈中德许燕韩雪飞曹孟德鄢文海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多巴胺能神经元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电子显微镜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细胞分化中Tau蛋白的表达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分化为神经细胞过程中,神经元微管相关蛋白Tau及其磷酸化位点pSer202的表达和含量的差异,探讨Tau蛋白在此过程中的作用。方法:使用EGF和bFGF联合诱导第4、第8和第12代的MSCs向神经细胞分化;14d后,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Tau蛋白和pSer202的表达;ELISA法分析各代细胞Tau蛋白含量。结果:第4、第8和第12代未诱导组Tau蛋白阳性细胞均<6%;诱导14d后,各代MSCs在形态上均分化为类似神经元样细胞,Tau蛋白阳性细胞率较未诱导组显著升高(P<0.05),但各代之间无显著性,而pSer202在各代MSCs未诱导组和诱导组中均未见表达。ELISA法检测发现Tau蛋白含量在诱导过程中呈上升趋势,14d时各代细胞分化后的Tau蛋白升高程度无显著性差异。结论:MSCs向神经细胞分化过程中Tau蛋白表达量增加且可能尚未发生磷酸化,将有助于神经细胞的正常分化和突触形成。
鄢文海许烜慧许燕韩雪飞马岚王建枝邢莹
关键词:间充质干细胞细胞因子TAU蛋白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神经元后多巴胺D2受体的表达
2007年
目的:检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分化为神经元后多巴胺D2受体(dopamine receptor D2,DRD2)的表达,探讨体外分化神经元的基本功能。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和贴壁培养的方法分离纯化MSCs,流式细胞仪检测MSCs表面标志,DMSO/BHA/FSK作为诱导剂来诱导分化;硝酸银染色法检测神经纤维丝,RT-PCR和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NSE、DRD2 mRNA及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分离纯化的MSCs经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CD34、CD45表达阴性;间充质干细胞相对特异性标志CD44强阳性表达;加入诱导剂后,MSCs形成多极神经元的形态。银染色法显示神经纤维丝阳性表达,RT-PCR显示诱导后细胞表达NSE、DRD2 mRNA,免疫组化显示NSE、DRD2蛋白表达阳性。结论:MSCs分化为神经元后可以表达神经受体DRD2。
鄢文海吴素霞柴立辉陈中德韩雪飞许燕邢莹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细胞分化神经元多巴胺D2受体
人骨髓源性神经样细胞的形态及超微结构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分化形成的神经样细胞的形态及结构特征。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和贴壁培养的方法分离纯化人BMSC,流式细胞仪检测CD34、CD45、CD44等细胞表面抗原在BMSC上的表达。联合应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factor,bFGF)、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二甲基亚枫(di methyl sulphoxide,DMSO)和丁羟基茴香醚(butylhydroxy anisol,BHA)诱导人BMSC向神经细胞分化。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变化;甲苯胺蓝染色法对分化后细胞进行尼氏体染色;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分化后细胞的超微结构特点。结果:分离纯化的人BMSC经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间充质干细胞相对特异性抗原CD44表达阳性,造血干细胞特异性抗原CD34、CD45表达阴性;加入诱导培养基培养2周后,细胞胞体变圆,折光性增强,有突起形成;甲苯胺蓝染色法显示分化后的细胞尼氏体染色阳性;透射电镜下细胞胞浆中有大量密集的呈扁平囊状的粗面内质网及其间的一些游离核糖体和多聚核糖体所组成的尼氏体的超微结构,并有神经微丝的形成。结论:EGF/bFGF/DMSO/BHA诱导人BMSC分化形成的神经样细胞能够表达成熟神经细胞典型的形态及超微结构特征。
柴立辉程相树吴素霞陈宗德鄢文海邢莹
关键词: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尼氏体超微结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