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208353)

作品数:3 被引量:23H指数:3
相关作者:赵鹏张宏伟陈曦张哲黄建军更多>>
相关机构:天津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天津城建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2篇水体
  • 2篇抗生素
  • 1篇饮用水源
  • 1篇输配
  • 1篇水质稳定
  • 1篇水质稳定性
  • 1篇天然水体
  • 1篇泥砂
  • 1篇铸铁
  • 1篇铸铁管
  • 1篇粒径
  • 1篇内衬
  • 1篇颗粒物
  • 1篇控制研究
  • 1篇HPLC-M...
  • 1篇不同粒径

机构

  • 3篇天津大学
  • 2篇天津工业大学
  • 1篇天津城建大学

作者

  • 3篇张宏伟
  • 3篇赵鹏
  • 2篇黄建军
  • 2篇张哲
  • 2篇陈曦
  • 1篇董琪
  • 1篇黄纯凯
  • 1篇田一梅
  • 1篇张新波

传媒

  • 2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海洋技术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天然水体中颗粒物吸附抗生素特征分析被引量:14
2014年
为了研究抗生素在天然水体中的固、液相分配规律,分析了水体中颗粒物对7种典型抗生素的吸附特征,并通过环境扫描电镜测定了颗粒物的表面结构及元素组成.同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与质谱串联(HPLC-MS/MS)的检测方法对抗生素进行测定,以Simeton为内标物,得到抗生素的检出限为15~25 ng·L-1,定量下限为50~83 ng·L-1.连续吸附实验结果表明:初始的20 min颗粒物对抗生素的吸附比较快,达到过量吸附;吸附达到过饱和后会进行10 min的解吸反应;实验进行30 min后,吸附与解吸过程的变化会趋于稳定,2 h后达到吸附平衡.抗生素的平衡吸附量在1616~15568 ng·g-1之间,其吸附量及吸附曲线的变化与抗生素的pKa值密切相关.
朱齐齐赵鹏张宏伟张新波黄建军张哲陈曦
关键词:抗生素HPLC-MS/MS颗粒物
带水泥砂浆内衬铸铁管输配海水淡化水水质稳定性控制研究被引量:6
2013年
随着老旧管网的改造,带水泥砂浆内衬的球墨铸铁管越来越广泛地被应用到城市供水系统。与铁制管网基于铁释放和碳酸盐体系的水质稳定性研究不同,带水泥砂浆内衬球磨铸铁管为硅酸盐体系。因此,通过实验室动态模拟管网试验,分析了海水淡化水在带水泥砂浆内衬球磨铸铁供水管网输配过程中的水质稳定性。通过对酸碱条件、碱度、硬度和余氯等不同的水质参数研究发现,pH值、余氯浓度对管网腐蚀速率影响较小;碱度、硬度对其影响较大,腐蚀速率随浓度的升高而降低。
董琪赵鹏张宏伟田一梅黄纯凯
关键词:水质稳定性
饮用水源中不同粒径颗粒物吸附抗生素特征研究被引量:6
2015年
天然水体中存在大量的细小颗粒,它们往往与污染物相互作用并成为其载体,在饮用水传统处理工艺中亦不能被很好去除,进而随水厂出水进入人体,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抗生素在饮用水源中的固、液相分配规律以及不同粒径颗粒对抗生素的吸附能力及影响因素亟待研究.实验利用微波萃取(MAE)和高效液相色谱与质谱联用(HPLC-MS/MS)的方法分别对颗粒物上吸附的抗生素进行了前处理和测定,进而分析了饮用水源颗粒物对4种典型抗生素的吸附特征.连续吸附平衡实验在360 min达到平衡,平衡时抗生素有32%~44%分布在颗粒上;除青霉素外,粒径0.05~1μm小颗粒的吸附量又占颗粒总吸附量的56%~70%.同时p H是影响饮用水源中颗粒吸附抗生素的重要因素,无论对于所有颗粒还是0.05~1μm的小颗粒,其吸附能力的最大值均出现在中性条件(p H=7)下.
张哲朱齐齐赵鹏陈曦张宏伟张新波黄建军
关键词:粒径抗生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