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172027)

作品数:7 被引量:40H指数:6
相关作者:夏群科盛英明杨晓志郝艳涛于慧敏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天文地球

主题

  • 6篇榴辉岩
  • 6篇辉岩
  • 5篇结构水
  • 4篇绿辉石
  • 4篇辉石
  • 4篇光谱
  • 4篇红外
  • 4篇红外光
  • 4篇红外光谱
  • 2篇深俯冲
  • 2篇石榴石
  • 2篇高压变质
  • 2篇光谱分析
  • 2篇红外光谱分析
  • 2篇俯冲
  • 2篇变质
  • 2篇超高压变质
  • 2篇超高压榴辉岩
  • 2篇大陆深俯冲
  • 1篇动力学

机构

  • 7篇中国科学技术...
  • 2篇南京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法国国家科研...

作者

  • 8篇夏群科
  • 6篇盛英明
  • 3篇郝艳涛
  • 3篇杨晓志
  • 2篇于慧敏
  • 2篇陈小明
  • 2篇王汝成
  • 1篇丁强

传媒

  • 2篇矿物学报
  • 2篇岩石学报
  • 1篇岩石矿物学杂...
  • 1篇地球科学(中...
  • 1篇矿物岩石地球...
  • 1篇2004年全...

年份

  • 1篇2007
  • 1篇2006
  • 3篇2005
  • 3篇2004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大别山榴辉岩中石榴石的结构水:红外光谱分析被引量:11
2005年
对大别山(包括南大别和北大别)几个典型产地榴辉岩中的石榴石进行了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结果显示所有石榴石颗粒都含有一定量的结构水,以OH-的形式存在,结构水含量w(H2O)最高可达1859×10-6。水含量在同一榴辉岩样品不同石榴石颗粒间表现出较大的差异,反映了原岩中水含量的不均一分布。与以前报道的南大别碧溪岭榴辉岩中石榴石情况相似,水含量的不均一性表明:①榴辉岩原岩经历的水-岩交换作用的方式是“隧道式”而非“弥散式”;②超高压变质过程中流体的活动性十分有限;③整个超高压板块俯冲-折返的过程十分快速。南大别石榴石水含量总体上高于北大别,这种差异可能与北大别所经历的高温麻粒岩相变质作用有关。
盛英明夏群科丁强杨晓志于慧敏郝艳涛
关键词:结构水红外光谱石榴石
大陆深俯冲过程中的水
运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技术,对南北大别几个典型露头(碧溪岭、黄镇、双河、五庙、毛屋、新店、百丈岩、黄尾等)超高压榴辉岩中主要构成的名义上无水矿物石榴石和绿辉石中结构水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结果发现所有的石榴石和绿...
盛英明夏群科
文献传递
大别山碧溪岭和黄镇榴辉岩中绿辉石的结构水:对原岩性质和动力学过程的制约被引量:15
2004年
运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技术,对大别山碧溪岭和黄镇榴辉岩中的绿辉石进行了详细的结构水观察。绿辉石中普遍含有结构水,以OH^-的形式存在,含量可达~2000ppm(H_2O wt.)。碧溪岭绿辉石的水含量在露头尺度(-150km)上是不均一的,而黄镇绿辉石是均一的(至少在3km的尺度上)。碧溪岭绿辉石水含量的不均一分布和黄镇绿辉石水含量的均一分布都反映的是原岩特征,碧溪岭榴辉岩原岩经历的水-岩相互作用是“隧道式”的而黄镇是“弥散式”的碧溪岭榴辉岩的原岩可能是基性的侵入岩而黄镇榴辉岩的原岩可能是玄武岩。碧溪岭绿辉石的水含量(<1400ppm)明显低于黄镇绿辉石(~1850ppm),这是原岩水含量差异的体现,原岩性质的不同和经历的水-岩相互作用方式的不同造成了原岩水含量的差异。
盛英明夏群科王汝成陈小明于慧敏杨晓志
关键词:结构水红外光谱绿辉石榴辉岩
超高压变质作用不同阶段的流体变化:碧溪岭榴辉岩的氢、硼同位素分析被引量:7
2004年
大别山碧溪岭榴辉岩中有三种含水矿物:多硅白云母、角闪石和黑云母,它们分别是超高压(UHP)阶段(即柯石英榴辉岩相阶段)或者石英榴辉岩相阶段、退变质后成合晶阶段和角闪岩相退变质阶段的产物,本文利用离子探针技术对它们进行了氢同位素和硼同位素的分析。三种矿物内部的同位素组成都是均一的,多硅白云母的δD为-105‰±9‰,δ^(11)B为-25.9‰±2.0‰;角闪石的δD为-100‰±9‰,δ^(11)B为-24.4‰±0.9‰;黑云母的δD为-65‰±4‰,δ^(11)B为-19.3‰±1.3‰。多硅白云母和角闪石的氢-硼同位素组成在误差范围内是相同的,而和黑云母则有明显的差别,这表明,从UHP阶段或者石英榴辉岩相阶段到随后的后成合晶阶段,变质流体是内部缓冲的,而在角闪岩相变质阶段,则有了外来流体的加入,这个流体是相对富集D和^(11)B的。碧溪岭榴辉岩矿物相对于其地壳原岩表现出低δ^(11)B的特征,说明俯冲过程中板块经历了强烈的脱硼。
夏群科盛英明Etienne DELOULE
关键词:榴辉岩氢同位素硼同位素变质流体
大别山双河超高压榴辉岩中的水:微区红外光谱分析被引量:8
2005年
大陆深俯冲板块到一定深度后(约90~110km),几乎没有含水矿物存在,超高压岩石中名义上无水矿物(NAMs)成为俯冲板块中水的主要载体,是示踪超高压变质流体的重要途径.对大别山双河地区超高压榴辉岩中的石榴石和绿辉石进行了详细的微区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MicroFTIR)分析.FTIR结果显示所有石榴石和绿辉石颗粒都含有结构水,以OH的形式存在,其含量范围分别为(30~1860)×10-6和(360~620)×10-6.榴辉岩全岩水含量为(300~750)×10-6,表明即使是在超高压变质作用的温压条件下,榴辉岩也可以至少携带数百10-6的水进入深部地球.对石榴石颗粒内部的多点观察发现,结构水含量的分布出现2种情况:(1)颗粒内部的均一分布;(2)核部水含量高而边部低.石榴石颗粒边部的低水含量可能是抬升过程中由于压力降低引起的H扩散所致,扩散出来的H可能构成了早期退变质流体的重要来源.对于同一样品来说,结构水含量在绿辉石和石榴石之间的比值为0.5~3.5.
盛英明夏群科郝艳涛王汝成陈小明
关键词:石榴石绿辉石榴辉岩结构水
大陆深俯冲过程中的水:"名义上无水矿物(NAMs)"的信息被引量:14
2005年
对大别山典型产地榴辉岩中石榴子石和绿辉石的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观察表明,石榴子石和绿辉石中都含育一定量的结构水,以OH-形式赋存。石榴子石中的水含量(H2O,wt)多为(200-1000)×10-6,可高达2200×10-6;绿辉石中的水含量相对高一些,多在500×10-6以上,最高可达3000×10-6;UHP榴辉岩的全岩水含量可高达10000×10-6。绿辉石的δD值为-67‰--110‰。矿物中的水含量和δD值都存在小尺度(同一样品不同颗粒间以及不同样品之间)的不均一性,这不仅表明超高压变质过程中自由流体的活动范围是有限的,而且说明板块的俯冲和折返都是十分快速的。"名义上无水矿物(NAMs)"的结构水含量和分布特征不仅可以示踪大陆深俯冲过程中流体的演化,还可以提供有意义的深俯冲过程的动力学信息。
夏群科
关键词:绿辉石大陆深俯冲榴辉岩石榴子石超高压变质不均一性
红外光谱测定绿辉石结构水含量的两种吸收系数之比较被引量:2
2006年
使用目前常用的两种红外吸收系数,对超高压榴辉岩中绿辉石的结构水含量分别进行了计算;结合最近的一些文献数据,对两种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定量比较了两种方法的优劣,表明使用Bell等(AM,1995,80:465-474)的吸收系数会使得计算结果明显偏高(一倍左右),这会对理解水对地球内部物性和动力学的影响带来较大的不确定性。本文计算表明,使用Libowitzky和Rossman(AM,1997,82:1111-1115)的方法计算绿辉石中的水可能更加准确,相应的红外摩尔吸收系数应该为(13.43±0.12)ppm-1.cm-2,即(7.47±0.0647)×104L/molH2O.cm-2。
杨晓志夏群科
关键词:绿辉石结构水红外光谱
大别山超高压榴辉岩中金红石的微量结构水被引量:7
2007年
对6个大别山超高压榴辉岩中的粒间金红石进行了显微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Micro-FTIR)观察和电子探针(EMP)分析。结果显示所有金红石颗粒都在3280cm^-1叫和3295cm^-1出现强的吸收峰,少数颗粒在约3360cm^-1出现较弱且宽的峰,这3组峰都是由金红石中的结构OH引起的。与高温高压合成实验结果比较发现,3280cm^-1叫峰主要是由Ti^3+H^+←→Ti^4+取代引起的,3295cm^-1峰可能是由Fe^3++H^+←→Ti^4+造成的,而约3360cm^-1的峰与Mg^2+取代Ti^4+的电荷补偿有关。由目前认为较可靠的两个金红石红外吸收系数获得结构水的含量(质量分数)分别为:161×10^-6~854×10^-6和202×10^-6~1075×10^-6,不同的IR吸收系数导致计算的水含量相差4~5倍,因此,前人所得到的金红石高水含量可能需要重新评估。与共存的石榴石和绿辉石相似,不同样品间的金红石水含量也表现出不均一分布,指示着超高压过程中有限的流体活动和快速的板块俯冲一折返过程。
盛英明夏群科郝艳涛
关键词:榴辉岩金红石结构水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