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属公益类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专项(2009R10026-1)
- 作品数:6 被引量:46H指数:4
- 相关作者:杨东黄庭旭张水金谢华安郑家团更多>>
- 相关机构: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福州国家水稻改良分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属公益类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专项福建省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花前光照亏缺对水稻根际土壤微生物生态效应的影响被引量:7
- 2011年
- 在大田条件下,以超级稻"II优航2号"为试验材料,水稻拔节期至始穗期设置55%和85%两个遮光强度,以全生育期正常自然光为对照,研究花前光照亏缺对水稻根际土壤微生物生态效应的影响,为光贫乏区土壤良性生态循环和超级稻栽培技术研究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水稻拔节期至始穗期弱光胁迫条件下,在水稻生长的孕穗期、始穗期、灌浆期、收获期,显著降低了水稻根际土壤微生物细菌、放线菌、氨化细菌、硝酸细菌、好气性自生固氮菌数量,增加了真菌、反硝化细菌、反硫化细菌数量,从而导致土壤微生物生物量C和N含量减少,抑制了根际土壤中脲酶、磷酸酶的活性。而且,随着弱光胁迫强度和时间的增加,水稻根际土壤微生物细菌、放线菌、氨化细菌、硝酸细菌、好气性自生固氮菌的生长和土壤微生物生物量C、N的含量和土壤中脲酶、磷酸酶的活性受抑制程度加重,真菌、反硝化细菌、反硫化细菌生长的促进作用增强。说明花前光照亏缺降低了稻田根际微生物生物量和土壤酶活性,改变了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破坏了稻株生长的根际微生态环境。
- 杨东段留生谢华安郑家团黄庭旭
- 关键词:弱光水稻根际土壤微生物生态效应
- 杂交水稻Ⅱ优航1号的选育与应用被引量:5
- 2009年
- Ⅱ优航1号是用强恢复系“航1号”与三系不育系Ⅱ-32A配组育成的中籼型三系杂交稻组合。该组合具有丰产稳产性好、适应性广、制种产量高、茎秆粗壮、根系发达、群体形态结构整齐、熟期转色好、穗大粒多等特点。2004-2005年先后通过了福建省和全国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介绍了该组合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栽培和制种技术要点。
- 谢华安王乌齐黄庭旭杨东郑家团肖承和张水金马宏敏
- 关键词:杂交稻籼稻选育
- 植物生长调节剂稻挺对杂交水稻宜优673茎秆性状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6
- 2010年
- 用不同用量的稻挺(一种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杂交水稻宜优673在拔节前7~10d进行喷施处理,研究稻挺对株高、节间性状及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稻挺处理后宜优673的株高降低,节间缩短,节间直径增加,提高了抗倒伏能力;喷施适当用量的稻挺(600~900mL/hm2),可提高每穗总粒数和结实率,显著增加产量,而高用量(1200mL/hm2)的稻挺处理增产不显著。
- 张水金杨东涂诗航黄俊明董练飞郑家团黄庭旭
- 关键词:杂交水稻宜优673株高
- 杂交晚稻组合京福1优673高产栽培技术被引量:3
- 2011年
- 对杂交水稻京福1优673的高产栽培技术进行探讨,以期促进京福1优673推广应用,实现杂交水稻良种良法配套。京福1优673参加福建省三明市区试2a平均产量489.8kg/667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7.97%,达极显著水平,2a均为第2名。其高产栽培技术要点:稀播种,培育壮秧;适时移栽,合理稀植;合理施肥,控氮增钾;合理灌溉,壮根防倒;防治病虫草害,重点防治稻瘟病。
- 黄俊明杨东游晴如张水金董练飞涂诗航周鹏董瑞王志赋
- 关键词:杂交稻高产栽培技术
- 空间诱变与杂交育种相结合育成高产杂交水稻新组合天优673被引量:1
- 2010年
-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利用空间诱变与杂交育种技术相结合的方法,育成的杂交水稻恢复系福恢673具有恢复力强,恢复谱广,配合力好等特点。并用恢复系福恢673与不育系天丰A配组育成了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天优673,在福建省2 a区试中,平均产量7.09 t/h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达5.39%,生产试验平均产量7.56 t/h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10.29%;在各地试验示范中,表现性状稳定,且丰产性、抗性、米质、适应性等均比生产上主栽品种优势明显,2010年3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利用空间诱变与杂交育种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可成功育成高产抗病杂交水稻新品种。
- 杨东李传国黄达彪王志赋梁世胡涂诗航董瑞霞张水金黄庭旭
- 关键词:杂交水稻航天育种
- 花前光照亏缺对水稻物质积累及生理特性的影响被引量:25
- 2011年
- 以超级杂交稻"Ⅱ优航2号"为试验材料,大田条件下,水稻拔节期~始穗期设置55%和85%两个遮光处理,以全生育期自然光为对照,对花前光照亏缺条件下水稻物质积累及生理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花前光照亏缺极显著地降低了水稻产量,遮光55%和85%处理的产量比自然光对照分别降低48.25%和70.54%,产量降低主要是由于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和穗粒数降低;但结实率在各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生物产量和收获指数显著下降。花前光照亏缺抑制了花前物质的积累、运转率、对籽粒贡献率,并随着强度增加,受抑制程度加大。生理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随光照亏缺程度增加,水稻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净光合速率和稻株伤流量受抑制程度增加,丙二醛含量增加幅度加大。光照亏缺引起了功能叶片光合性能、膜系统及根系活力等功能的全面弱化、紊乱、衰变,并引起光合产物运输受阻,降低了叶面积扩展速率,总叶面积减少,净同化率下降,从而导致水稻光合生产能力的下降,干物质生产量减少,最终导致水稻产量显著降低。
- 杨东段留生谢华安李召虎黄庭旭
- 关键词:遮光率水稻生物量生理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