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黑龙江省科技攻关计划(GC04A609)

作品数:38 被引量:161H指数:7
相关作者:郑文忠王英刘铁解恒燕谭军更多>>
相关机构: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东北石油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科技攻关计划哈尔滨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经济管理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8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1篇建筑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机械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19篇应力
  • 19篇预应力
  • 12篇混凝土
  • 10篇预应力混凝土
  • 9篇增层
  • 7篇套建
  • 6篇受力
  • 6篇套建增层
  • 6篇既有房屋
  • 6篇房屋
  • 5篇粘结
  • 5篇粘结预应力
  • 5篇组合梁
  • 5篇无粘结
  • 5篇无粘结预应力
  • 4篇载力
  • 4篇受力性能
  • 4篇换梁
  • 4篇承载力
  • 3篇性能试验

机构

  • 39篇哈尔滨工业大...
  • 4篇东北石油大学
  • 4篇黑龙江八一农...
  • 1篇东北林业大学
  • 1篇黑龙江工程学...

作者

  • 39篇郑文忠
  • 13篇王英
  • 9篇刘铁
  • 9篇解恒燕
  • 8篇谭军
  • 5篇计静
  • 5篇张格明
  • 4篇周威
  • 3篇张文福
  • 3篇孙绪杰
  • 2篇杨杰
  • 2篇王钧
  • 2篇郑鑫
  • 2篇柳旭东
  • 2篇张博一
  • 2篇李莉
  • 2篇白崇喜
  • 1篇张昊宇
  • 1篇潘景龙
  • 1篇王琨

传媒

  • 9篇哈尔滨工业大...
  • 9篇工业建筑
  • 7篇低温建筑技术
  • 4篇建筑结构
  • 2篇黑龙江八一农...
  • 1篇东北林业大学...
  • 1篇建筑结构学报
  • 1篇土木工程学报
  • 1篇湖南大学学报...
  • 1篇钢结构
  • 1篇科学技术与工...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年份

  • 2篇2010
  • 10篇2009
  • 8篇2008
  • 6篇2007
  • 7篇2006
  • 8篇2005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某科技竞赛展厅钢结构屋盖施工方案
2005年
某科技竞赛展厅钢结构屋盖主梁采用27m跨预应力索桁架,次梁采用8m跨H型钢,屋面采用彩钢屋面板。本文主要介绍预应力索桁架节点连接构造,索桁架与次梁节点连接构造,上弦支撑布置方式及其与主、次梁节点连接构造,钢结构屋盖施工工法等,可供同类工程设计及施工时参考。
柳旭东刘铁郑文忠
关键词:索桁架钢索胎架
预应力钢骨混凝土梁动力性能参数被引量:1
2009年
为促进预应力钢骨混凝土梁这一新型结构型式在地震区的推广应用,对7根跨度为3800mm、2根跨度为4500mm的预应力钢骨混凝土简支梁的骨架曲线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利用仿真分析方法,探索了截面型钢抗力与截面总抗力之比(α)与截面预应力筋抗力与截面总抗力之比(r)两个参数对截面单调弯矩-曲率曲线和构件单调荷载-位移曲线的影响,统计回归了预应力钢骨混凝土梁曲率延性和位移延性的计算公式.最后建立了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的预应力钢骨混凝土梁荷载-位移恢复力模型和弯矩-曲率恢复力模型.
计静郑文忠张文福贾永英
关键词:预应力钢骨混凝土延性恢复力模型
带过渡区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梁设计方法研究
提出了过渡区的概念,通过分析受力机理,给出了过渡区的设计方法。提出了将抗扭箍筋弥散成薄壁钢箱来计算过渡区扭转角,进而计算带过渡区梁附加变形的方法。给出了带过渡区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梁设计步骤,简要介绍了工程实例,为更合理...
郑文忠谭军解恒燕王英
关键词:过渡区受力机理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
文献传递
既有房屋与套建增层框架协同工作的相关问题被引量:7
2007年
针对与既有房屋协同工作的套建增层框架应采用怎样的设计原则这一问题,提出了应根据既有房屋的质量和使用要求,分别采取不同的设计原则和施工顺序的观点。针对与既有房屋协同工作的套建增层框架的不同工程条件和受力特点,介绍了四种新旧结构协同工作的连接构造,阐述了套建增层框架节点上下柱端弯矩分配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以一个与既有房屋协同工作的套建增层框架为例,说明了将套建增层框架与既有房屋协同工作的优越性。
张昊宇郑文忠
CFRP布加固无粘结预应力连续梁受力性能试验研究被引量:10
2008年
对10根经历了极限荷载的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用粘贴CFRP布进行了加固.完成了10根加固梁的试验,考察了平截面假定的适用性、无粘结筋的应力增长情况、加载过程中裂缝的分布与开展、跨中变形的发展、试验梁的破坏特征等.基于试验结果,建立了考虑原梁受荷历程影响的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方法,提出了以中支座控制截面在极限荷载下的弹性弯矩计算值MLoad与张拉引起的次弯矩Msec之和(MLoad+Msec)为调幅对象,以相对塑性转角θp/h0为自变量的调幅系数β的计算公式.
郑文忠谭军曾凡峰
关键词:碳纤维增强聚合物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塑性铰弯矩调幅
绥芬河青云市场套(扩)建工程结构设计方法与施工措施研究
绥芬河青云市场原为五层框架结构房屋,建筑面积为11000m2,为满足中俄边贸快速发展的要求, 决定在原房屋上新增套建四层,同时在原建筑南侧扩建9层,套(扩)建改造后总建筑面积为31000m2。结合绥芬河青云市场套(扩)建...
郑文忠刘铁谭军解恒燕李忠民
关键词:预应力
文献传递
套建增层巨型框架抗震设计方法被引量:2
2010年
为解决套建增层巨型框架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倒塌分析以及与施工相结合的设计方法等方面研究滞后于工程实践的问题,利用弹塑性分析程序IDARC2D分析现行抗震规范规定的I~III类场地土、第一~三地震分组、7~8度设防烈度的套建增层巨型框架的弹塑性地震反应,研究其倒塌机制.结果表明,底层巨型框架的设计是控制结构实现梁铰机制的关键.提出通过适当提高框架抗震等级的措施来避免倒塌.结合施工的实际情况,凝炼了套建增层巨型框架的施工技术措施.基于弹塑性地震分析结果提出与施工相结合的设计方法,为套建增层巨型框架结构的设计提供参考.
孙绪杰郑文忠李成河
关键词:混凝土结构套建增层抗震设计
三种套建结构在既有房屋增层改造中的应用被引量:9
2008年
为完善既有房屋套建增层改造决策系统和技术措施,结合具体工程实践,对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套建增层;新增结构一层顶采用内置预应力钢桁架-混凝土组合框架梁的框架结构套建增层;预应力钢-混凝土组合框架结构套建增层的设计与施工要点,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预应力钢-混凝土组合框架结构套建增层,不但可实现施工过程中底层楼盖的自承重,而且与其他方案相比,结构整体造价低,施工周期短.因此,在既有房屋套建增层改造中应优先选择预应力钢-混凝土组合框架结构.
计静王琨郑文忠
关键词:预应力套建增层混凝土框架
内置钢箱-混凝土连续组合梁受力性能试验被引量:3
2010年
为研究超静定内置钢箱-混凝土组合梁的塑性设计方法,进行了4根两跨内置钢箱-混凝土连续组合梁试验,获得了试验梁裂缝分布与开展、变形发展、破坏特征及塑性内力重分布等方面的试验结果.通过分析,给出了内置钢箱-混凝土连续组合梁等效塑性铰区长度计算公式,提出了以支座控制截面弯矩弹性计算值与组合梁正截面破坏时钢箱所承担弯矩之差为调幅对象、以相对塑性转角为自变量的弯矩调幅设计方法.
解恒燕郑文忠
关键词:受力性能内力重分布弯矩调幅
灌浆钢管桁架节点加载装置研制和应用
2007年
本文介绍了用于桁架T型节点、N型节点试验的钢筋混凝土五边形封闭框加载装置的设计步骤以及相应构造措施。通过41个不同形状桁架节点试件的加载试验,证明了所研制的钢筋混凝土五边形封闭框加载装置具有足够的刚度和承载力,能满足平面桁架N型节点、T型节点试验的加载要求。
张格明郑文忠
关键词:加载装置刚度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