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371020)
- 作品数:37 被引量:755H指数:14
- 相关作者:周寅康金晓斌易理强王慎敏张鸿辉更多>>
-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中南大学浙江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霍英东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 苏南地区农业生产模式创新与运作风险分析被引量:12
- 2006年
- 对苏南地区农业生产模式变迁过程进行了回顾与比较,详细分析了农村家庭承包制在农业产业化进程中表现出的制度性缺陷,并从现代农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发达国家经验和苏南实际情况出发,总结出苏南农业生产模式创新的理性选择是家庭农场制。在新生产模式下,随着经营规模扩大和市场参与程度提高,经营主体面临风险大幅度上升。文章从自然、经济、社会3个角度分析了家庭农场制运作风险,提出了依靠健全农业法制建设、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和加强政府支农力度等方面保证现代农业稳定发展的应对策略。
- 朱晓强金晓斌周彬
- 关键词:农业生产模式家庭农场
- 江苏省城市用地效益水平综合测度及障碍诊断被引量:5
- 2008年
- 采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法,对江苏省13个市2004年城市土地利用效益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和障碍度诊断。结果表明,江苏省城市土地利用效益整体水平较低,区域差异显著,经济因素是影响城市土地利用效益水平的主导障碍,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亟待提高,区域经济障碍因子各具特色。因此,在大力发展城市经济的基础上提出了统筹区域经济发展、科学规划与管理、提高城市土地的利用率和产出率、重视城市环境建设等政策建议。
- 王丽萍周寅康
- 关键词:障碍度
- 基于农用地分等土地整理项目的土地质量评价被引量:47
- 2006年
- 在省级农用地分等研究成果基础上,采用农用地分等自然质量参评因素及权重进行土地质量评价,以期实现在全国范围内土地整理质量评价结果的可比性。同时以江苏省泰兴市分界乡土地整理项目进行了案例分析,并根据各等级耕地进行等级折算,对土地整理计划制定进行了讨论。
- 金晓斌何立恒王慎敏周寅康
- 关键词:土地整理农用地分等
- 循环型城市建设的测度方法与案例研究被引量:3
- 2007年
- 城市发展引起的种种生态环境问题日益成为城市管理者和城市学家研究的热点。如何协调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成为城市发展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本文分析了循环城市建设的测算办法,提出了发展可持续指数和发展协调系数的概念,并以之测度特定样本循环城市建设水平。
- 许志晖林岚丁登山
- 关键词:循环型城市指标体系
- 江西南康市地形破碎区土地整理规划设计--以凤岗镇土地整理项目为例被引量:10
- 2008年
- 本文在分析地形破碎区土地整理规划设计流程与方法的基础上,借助GIS技术,将地形图中等高线进行栅格化处理,后利用ArcGIS软件对数据进行Natural Neighbor插值处理,建立不规则三角网,同时对高程点文件进行操作,生成三维地形模型,对项目区地形进行模拟,并分别从开发整理适宜性评价、项目规划择优以及项目工程设计三方面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证明,应用GIS技术构建地形破碎区三维地形模型,可为进行该类项目适宜性评价、规划方案择优、工程设计等工程内容提供客观依据,同时可以克服项目设计中传统方法存在的不足。
- 王慎敏金晓斌张培刚周寅康
- 关键词:土地整理GIS规划设计
- 循环型城市建设绩效评价研究——以珠三角城市群为例被引量:11
- 2007年
- 近年来,城市化进程加快产生了诸如生态环境恶化、资源浪费等诸多问题,本文拟根据循环型城市内涵,构建循环型城市建设绩效评价的“驱动力—状态—响应”模型,分析城市经济发展、资源减量利用、污染物减量排放、资源再利用和资源环境安全等对循环型城市建设绩效的贡献机理,对建设循环型城市提出建设性建议。文章引入“建设循环度”和“发展协调度”两个特征向量,将不同时序年份的评价结果进行了空间二维定位。对珠三角城市群1990-2004年城市发展的研究表明,不同年份的评价水平波动性显著,评价水平最大年份值较最小年份值高出0.786,相当于年平均水平的34.2%;由于波动性显著,其变化趋势显著性较低,总的趋势绩效水平不断提高。对不同年份“建设循环度”和“发展协调度”二维空间分布研究发现,综合绩效水平大部分处于弱循环层次,城市发展的协调水平相对较高,而城市建设的循环度有待提高,循环经济的社会意识亟待普及和加强。最后就加快珠三角乃至全国循环型城市建设提出了政策建议。
- 王慎敏易理强周寅康
- 关键词:循环型城市循环经济绩效评价珠三角城市群
- 基于模糊ISODATA聚类方法的农用地定级研究被引量:6
- 2008年
- 针对经典模糊聚类分析中采用传递闭包法在改造模糊相似矩阵过程中存在的传递偏差问题,本文尝试采用具有动态修正聚类中心,进行局部优化算法的模糊ISODATA聚类方法,结合GIS技术,进行农用地定级研究,并以江苏省金坛市为例进行定级评价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金坛市农用地划分为四个级别,Ⅰ~Ⅳ级之面积比例为42.20%:22.41%:20.35%:15.04%。与传统的采用多因素综合法计算评价单元总分值,以数轴法或总分频率曲线法进行土地级别划分的定级结果相比较,实验结果与江苏省农用地分等成果联系较为紧密,体现了较好的等、级承接关系。
- 金晓斌张鸿辉周寅康
- 关键词:农用地
- 开发区土地利用的可持续性评价及实践研究——以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被引量:22
- 2006年
- 目前国内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城市和县域尺度,关于开发区这一特殊经济区域的相关研究还较少。开发区是我国当前经济的重要增长点,所具有的良好示范和带动作用可促进其腹地甚至其他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评价和监测开发区土地可持续发展的状态和程度具有重要意义。以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从土地开发利用状况、社会影响和环境质量三方面构建了开发区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模糊数学的方法对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土地利用的可持续性进行了综合评价,评价结果为该区土地利用的可持续性对中度可持续的隶属度0.539最大,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该区土地利用的可持续性为中度可持续。
- 许素芳周寅康
- 关键词:开发区可持续性土地利用
- 城市土地储备潜力评价研究被引量:18
- 2005年
- 土地储备潜力评价是土地储备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为实现土地储备潜力的定量测度,该文在界定其内涵的基础上,建立了由区域因素、宗地因素、变动因素3方面14个指标组成的城市土地储备潜力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层次分析法进行赋权,以各参评指标的加权指数和作为具体地块储备潜力的评定结果,并以深圳市龙岗区为例,进行实证分析,为确定适宜储备地块,制定合理的土地储备计划提供依据。
- 金晓斌周寅康徐婷杜超许彦曦
- 关键词:城市化土地储备指标体系
- 中国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异地补偿的研究被引量:7
- 2007年
- 中国人多地少,耕地资源紧缺,人口增长与环境污染致使耕地资源不断减少。为保护耕地,确保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笔者提出了在全国范围内实行耕地的异地补偿,具体方式有异地开发、异地整理、异地复垦,以此来调整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利用率。
- 钟兰艳
- 关键词:耕地复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