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100481459)
- 作品数:6 被引量:44H指数:3
- 相关作者:罗锋廖光洪杨成浩盛建明徐晓华更多>>
- 相关机构: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解放军理工大学国家海洋局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水利工程更多>>
- 宁波镇海泥螺山北侧区域建设用海平面设计被引量:2
- 2011年
- 围填海工程的平面设计关系到海洋资源的合理利用,也直接关系到用海项目的生态环境影响,国家海洋局对此提出了指导性意见,而在高含沙量海域,如何应用"意见"提供的3种平面设计方式值得思考。本文结合宁波镇海泥螺山北侧区域建设用海规划,对高含沙量海域围填海项目平面设计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分析表明,"意见"倡导的3种平面设计方式并不适合于泥螺山北侧围填海建设,通过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提出了3种平面设计方案,从环境、经济和技术等方面综合比较,得出推荐方案。
- 徐伟郝春玲赵海涛沈家法
- 关键词:围填海海域使用论证
- 近底泥沙通量的处理方法及适用性被引量:1
- 2012年
- 为了正确理解悬沙运动方程底边界条件即近底泥沙通量的诸多处理方法的物理意义和适用性,避免泥沙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带来的偏差,归纳总结了近底泥沙通量的各种表达式,对它们的适用性和合理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以挟沙力、切应力、参考浓度或临界速度等方法处理近底泥沙通量,表达形式虽然多样,或将临界切应力换成对应的临界速度表示,或加入一些修正系数,但其物理本质不变,只是为了处理一些具体问题而做的简化或修正;挟沙力方法和切应力方法的经典形式用于描述近底泥沙通量更具一般性,这2种方法描述的物理过程有差别.
- 罗锋
- 关键词:泥沙悬沙输运挟沙力切应力
- 乐清湾水交换特征研究被引量:15
- 2011年
- 采用EFDC模式模拟研究了乐清湾水交换的三维过程和时空变化特征,并通过计算水示踪剂质量浓度分析水体置换过程。结果表明,乐清湾水交换主要是由鹿西岛两侧流入的外海水体与湾内水体的交换,以及乐清湾口门西侧附近的湾内水体与瓯江北口径流冲淡水之间的交换。从口门到湾顶,水交换能力差别较大。以最窄的连屿至打水山断面为界,以南水体1个月基本可以完全交换,而以北水体2个月后仍然无法交换至湾口水平。连屿至打水山断面以北地形复杂,岛屿较多,污染物主要通过岛屿间的潮汐汊道输运,断面的瓶颈效应也使得断面以北的水体交换能力稍弱。在口门附近90%以上的水体被外海置换所需时间不到5 d,而此时湾顶水质未有太大改变;15 d左右,80%湾内水体被外海水置换;90%湾内水体被置换仅需40 d;70 d时的水体置换率达97%。
- 罗锋廖光洪杨成浩徐晓华
- 关键词:水环境水交换EFDC
- 乐清湾海洋环境季节特征及水交换过程研究被引量:2
- 2012年
- 基于4个航次的实测资料,分析乐清湾的温(度)盐(度)、潮汐、潮流和余流等海洋环境季节分布特征,并采用环境流体动力学模型研究乐清湾的水交换过程,提出一个计算海湾水体平均置换率的简单公式,以直观描述湾内水体与湾外水体交换的过程特征。结果表明,乐清湾的水交换能力与湾内温(度)盐(度)水平及断面分布特征一致,从口门到湾顶,水交换能力差别较大,连屿至打水山断面以南的水体基本1个月可完全交换,连屿至打水山断面以北的水体2个月仍然无法交换到湾口水平。
- 罗锋廖光洪盛建明杨成浩
- 关键词:海洋环境水交换
- 江苏沿海精细化风暴潮模式研究与应用被引量:14
- 2014年
- 针对江苏沿海易遭受风暴潮影响的现状,分析了江苏历史上台风风暴潮灾害特征.选用Holland台风风场模型计算风场为强迫场,通过目前被国际上广泛接受的水动力模型ADCIRC建立台风风暴潮模式.建立的江苏海域精细化风暴潮数值预报模型,结合江苏沿海岸线和地形变化特点,采用非结构网格技术对研究区域复杂海域进行重点加密,选取历史上影响江苏沿海典型的四个台风,进行江苏沿海精细化风暴潮后报检验.通过对影响江苏海域的不同时期的台风风暴潮过程的数值预报检验可以得出:台风风暴潮数值预报模型的后报相对误差为18.3%,预报相对误差不大于20%,能够较好的预报风暴潮过程的发展,刻画不同台风过程引起的风暴增水过程,实现了江苏省沿海台风风暴潮的3d数值预报.
- 罗锋盛建明潘锡山刘秋兴
- 关键词:台风风暴潮精细化
- 水文气象条件变化对长江口盐水入侵影响研究被引量:11
- 2011年
- 分析论述了长江口盐水入侵的研究现状、影响因素、入侵变化规律及时空分布特征,将三维数值模式EFDC应用于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对长江口、杭州湾及邻近海区的水动力特性及盐度进行数值计算,研究结果表明,北港的盐水入侵强度高于北槽,北槽的盐水入侵强度又高于南槽,并且北港淡水往外冲淡的强度也高于南、北槽。在模拟长江口水动力特征和盐度分布的基础上,通过15组数值试验计算研究了枯季三峡水库调节量和南水北调最大调水量等不利状况下,径流量、海平面上升、风速、风向等水文气象环境因子变化单独和综合作用对长江口盐水入侵趋势和影响距离等的不同影响。结果表明,枯季不利状况径流量对长江口盐水入侵影响显著,径流量减少,盐水入侵加重;南水北调工程枯季流量、南水北调和三峡工程联合调节后的枯季流量时,南支水体盐度均超过0.5。径流量所引起的影响变化并不等效,径流量越小,影响程度越大,且对表层作用大于底层,南水北调工程枯季流量较多年枯季平均流量减小4 310 m3/s,表层1.5等盐度线影响距离则增加21.9 km,底层增加25.6 km。海平面上升后,盐水入侵加剧,上升越多,作用越显著,表、底层影响距离变化接近,海平面上升0.3 m,表层1.5等盐度线最大影响距离较海平面不上升的正常情况增加了约4.0 km;海平面上升0.6 m,影响距离则增加了7.6 km。不同的风速、风向对长江口各个汊道的盐水入侵有着不同的影响,10 m/s的北风较10 m/s的东北风影响距离增加了5.5 km,较5 m/s的东北风和北风增加了近24.0 km。综合径流量、海平面上升和风共同作用的最不利状况对盐水入侵影响最大,2等盐度线已接近南北支分叉口。
- 罗锋李瑞杰廖光洪曹晶晶黄祖英
- 关键词:长江口盐水入侵EFDC水利工程水文气象